腿部傷殘鑒定標準(腿部傷殘鑒定標準及賠償2021)
腿部殘疾鑒定標準
很多人的人生是不幸的,可能一場意外就會給人帶來無盡的傷害,有的人可能會因為交通事故等就會落下殘疾,為了更好的保障自己的權益,是可以對自己的殘疾狀況進行鑒定的,那么,腿部殘疾鑒定標準是怎樣的?下面就跟著一起來詳細的了解一下吧。一、腿部殘疾鑒定標準
肢體殘疾一級:不能獨立實現日常生活活動。
1、四肢癱:四肢運動功能重度喪失;
2、截癱:雙下肢運動功能完全喪失;
3、偏癱:一側肢體運動功能完全喪失;
4、單全上肢和雙小腿缺失;
5、單全下肢和雙前臂缺失;
6、雙上臂和單大腿(或單小腿)缺失;
7、雙全上肢或雙全下肢缺失;
8、四肢在不同部位缺失;
9、雙上肢功能極重度障礙或三肢功能重度障礙。
肢體殘疾二級:基本上不能獨立實現日常生活活動。
1、偏癱或截癱,殘肢保留少許功能(不能獨立行走);
2、雙上臂或雙前臂缺失;
3、雙大腿缺失;
4、單全上肢和單大腿缺失;
5、單全下肢和單上臂缺失;
6、三肢在不同部位缺失(除外一級中的情況);
7、二肢功能重度障礙或三肢功能中度障礙。
肢體殘疾三級:能部分獨立實現日常生活活動。
1、雙小腿缺失;
2、單前臂及其以上缺失;
3、單大腿及其以上缺失;
4、雙手拇指或雙手拇指以外其他手指全缺失;
5、二肢在不同部位缺失(除外二級中的情況);
6、一肢功能重度障礙或二肢功能中度障礙。
肢體殘疾四級:基本上能獨立實現日常生活活動。
1、單小腿缺失;
2、雙下肢不等長,差距在5厘米以上(含5厘米);
3、脊柱強(僵)直;
4、脊柱畸形,駝背畸形大于70度或側凸大于45度;
5、單手拇指以外其他四指全缺失;
6、單側拇指全缺失;
7、單足跗跖關節以上缺失;
8、雙足趾完全缺失或失去功能;
9、侏儒癥(身高不超過130厘米的成年人);
10、一肢功能中度障礙或兩肢功能輕度障礙;
11、類似上述的其他肢體功能障礙。
二、?幾級傷殘可以辦殘疾證
殘疾證是認定殘疾人類別,殘疾等級的合法證件。
在我國,目前殘疾的類別可以分為視力殘疾,聽力殘疾,智力殘疾,精神殘疾,肢體殘疾,言語殘疾等七種類別。
我國目前通行的是第二代殘疾人證,第一代殘疾人證已經過時了。持有殘疾人證的殘疾人可以享受一些比較特殊的待遇。殘疾證的發放需要先進行申請,申請人需要拿本人的身份證,戶口本,還有照片向縣級殘聯提出申請,申請被受理后,辦證人員會對提交的資料進行核對。如果符合標準的話,縣級殘聯會發放殘疾證。
能不能辦理殘疾證關鍵是看申請人申請的資料是否符合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殘疾標準,如果符合的話就可以發給殘疾人證。
三、評殘的時候要帶上哪些材料
1、被評定人應攜帶加蓋辦案單位公章和辦案人簽字的傷殘評定申請書;
2、攜帶縣級以上醫院的診斷證實,檢查結果以及損傷初期和治療終結后的CT、X片及診斷報告;
3、從治療醫院借閱有關手術病歷和檢查記錄;
4、對被撫養人的勞動能力進行評定時,還應攜帶評定人的身份證及戶籍證明和有關政府部門的說明;
5、評定時應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損傷或確定的并發癥治療終結為準,對治療尚未終結,因調解需要提供賠償依據的,在申請書中說明。
以上是為您詳細介紹的關于腿部殘疾鑒定標準的內容,對于腿部殘疾鑒定是有一定的鑒定標準的,在進行鑒定時,需要準備好相關的材料,做為被鑒定人是一定要親自前往鑒定中心的。
肢體殘疾等級鑒定標準
法律分析:標準如下:
(1)一級肢體殘疾:
1. 四肢癱;下肢截癱,雙髖關節無自主活動能力;偏癱,單側肢體功能全部喪失。
2.四肢在不同部位截肢或先天性缺肢;單全臂(或全腿)和雙小腿(或前臂)截肢或缺肢;雙上臂和單大腿(或小腿)截肢或缺肢;雙全臂(或雙全腿)截肢或缺肢。
3.雙上肢功能極重障礙;三肢功能重度障礙。
(2)二級肢體殘疾:
1.偏癱或雙下肢截癱,殘肢僅保留少許功能。
2.雙上肢(上臂或前臂)或雙大腿截肢或缺肢;單全腿(或全臂)和單上臂(或大腿)截肢或缺肢;三肢在不同部位截肢或缺肢。
3.兩肢功能重度障礙;三肢功能中度障礙。
(3)三級肢體殘疾:
1.雙小腿截肢或缺肢;單肢在前臂、大腿及其上部截肢或缺肢。
2.一肢功能重度障礙;兩肢功能中度障礙。
3.雙拇指伴有示指(或中指)缺損。
(4)四級肢體殘疾:
1.單小腿截肢或缺損。
2.一肢功能中度障礙;兩肢功能輕度障礙。
3.脊椎(包括頸椎)強直;駝背畸形大于 70度;脊椎側凸大于 45度。
4.雙下肢不等長,差距大于 5厘米。
5.單側拇指伴有食指或中指缺損;單側保留拇指,其余四指截除或缺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九條 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近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腿部傷殘鑒定標準
法律主觀:
傷殘的等級分為一級到十級傷殘。一級傷殘劃分依據a.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別人幫助或采用專門設施,否則生命無法維持;b.意識消失;c.各種活動均受到限制而臥床;d.社會交往完全喪失。二級傷殘劃分依據a.日常生活需要隨時有人幫助;b.各種活動受限,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動;c.不能工作;d.社會交往極度困難。三級傷殘劃分依據a.不能完全獨立生活,需經常有人監護;b.各種活動受限,僅限于室內的活動;c.明顯職業受限;d.社會交往困難。四級傷殘劃分依據a.日常生活能力嚴重受限,間或需要幫助;b.各種活動受限,僅限于居住范圍內的活動;c.職業種類受限;d.社會交往嚴重受限。五級傷殘劃分依據a.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爾需要監護;b.各種活動受限,僅限于就近的活動;c.需要明顯減輕工作;d.社會交往貧乏。六級傷殘劃分依據a.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償,條件性需要幫助;b.各種活動降低;c.不能勝任原工作;d.社會交往狹窄。七級傷殘劃分依據a.日常生活有關的活動能力嚴重受限;b.短暫活動不受限,長時間活動受限;c.工作時間需要明顯縮短;d.社會交往降低。八級傷殘劃分依據a.日常生活有關的活動能力部分受限;b.遠距離流動受限;c.斷續工作;d.社會交往受約束。九級傷殘劃分依據a.日?;顒幽芰Υ蟛糠质芟?;b.工作和學習能力下降;c.社會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十級傷殘劃分依據a.日?;顒幽芰Σ糠质芟?;b.工作和學習能力有所下降;c.社會交往能力部分受限。傷殘賠償金的計算公式為:殘疾賠償金=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傷殘系數×賠償年限。(1)60周歲以下人員的殘疾賠償金=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傷殘系數×20年。(2)60周歲—75周歲之間人員的殘疾賠償金=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傷殘系數×[20-(實際年齡-60)]。(3)75周歲以上人員殘疾賠償金=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傷殘系數×5年。上述公式中的傷殘系數是如果確定的呢?傷殘系數,傷情評定為一級傷殘的,按全額賠償,即100%;二至十級的,則以10%的比例依次遞減。多等級傷殘者的傷殘系數計算,參照《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GB18667-2002)附錄B的方法計算。多等級傷殘賠償金的計算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的多等級傷殘如何計算殘疾賠償金的問題,正確的做法是按照2002年公安部出臺的(GB18667-2002)《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標準附則及附錄B的規定:計算公式是:C=Ct×C1×(Ih+Ia,i)(Ia.i≤10%,i=1,2,3,…n,多處傷殘)C—傷殘者的傷殘實際賠償額;Ct—傷殘賠償總額;C1—賠償責任系數,即賠償義務主體對造成事故負有責任的程度,(0≤C1≤1);Ih—傷殘等級最高處的傷殘賠償指數,即多等級傷殘者,最高傷殘等級的賠償比例,用百分比(%)表示;
法律客觀:
《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準》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堅持以致傷因素對人體直接造成的原發性損傷及由損傷引起的并發癥或者后遺癥為依據,全面分析,綜合鑒定。對于以原發性損傷及其并發癥作為鑒定依據的,鑒定時應以損傷當時傷情為主,損傷的后果為輔,綜合鑒定。對于以容貌損害或者組織器官功能障礙作為鑒定依據的,鑒定時應以損傷的后果為主,損傷當時傷情為輔,綜合鑒定。
腿部1—10級傷殘鑒定標準
1—10級傷殘鑒定標準如下:1、一級傷殘:皮膚損傷導致瘢痕形成,且瘢痕面積大于等于全身體表面積的90%或軀干及四肢iii度燒傷,面積大于等于全身皮膚面積的60%。 2、二級傷殘:膚損傷導致瘢痕形成,且瘢痕面積大于等于全身體表面積的80%。
自2017年1月1日后所有交通事故案件、故意傷害案件、雇員損害等所有人身損害致傷的鑒定標準統一適用《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工傷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