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二級傷殘賠償標準是多少(車禍二級傷殘賠償標準是多少2021年)
車禍傷殘鑒定標準及賠償
車禍傷殘鑒定標準及賠償如下:
1、醫療費
醫療費:門診費+住院費+檢查費及其他醫療費用(憑正規醫療票據)
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藥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賠償義務人對治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異議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
醫療費的賠償數額,按照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實際發生的數額確定。器官功能恢復訓練所必要的康復費、適當的整容費以及其他后續治療費,賠償權利人可以待實際發生后另行起訴。但根據醫療證明或者鑒定結論確定必然發生的費用,可與已經發生的醫療費一并予以賠償。
2、住院伙食補助費
住院伙食補助:30元/天×住院天數
3、營養費
營養費:30元/天×住院天數(根據受傷情況、醫囑意見、客觀病情需要及醫療機構或司法鑒定意見等確定出院后的營養期限)。
4、誤工費(時間、收入)
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相關證明;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
誤工費:受害人固定收入(天/月/年)×誤工時間
5、護理費
護理費:陪護人員誤工費×陪護時間
6、交通費
交通費:根據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或者轉院治療實際發生的費用計算。交通費應當以正式票據為憑;有關憑據應當與就醫地點、時間、人數、次數相符合。
7、住宿費
住宿費:一般公職人員出差住宿標準×住宿天數(可按150元/天計算)
8、殘疾賠償金
(1)、受害人在60歲以下
城鎮居民殘疾賠償金:24366元×20年×傷殘賠償指數
農村居民殘疾賠償金:7932元×20年×傷殘賠償指數
(2)受害人在60-74歲之間
城鎮居民殘疾賠償金:24366元×[20年-(受害人實際年齡-60歲)]×傷殘賠償指數
農村居民殘疾賠償金:7932元×[20年-(受害人實際年齡-60歲)]×傷殘賠償指數
(3)、受害人在75歲以上
城鎮居民殘疾賠償金:24366元×5年×傷殘賠償指數
農村居民殘疾賠償金:7932元×5年×傷殘賠償指數
具體傷殘賠償數額如下:
1、城鎮居民:
一級傷殘為24366元× 20年=487320元;
二級傷殘為24366元× 20年× 90% = 438588元;
三級傷殘為24366元× 20年× 80% = 389856元;
四級傷殘為24366元× 20年× 70% = 341124元;
五級傷殘為24366元× 20年× 60% = 292392元;
六級傷殘為24366元× 20年× 50% = 243660元;
七級傷殘為24366元× 20年× 40% = 194928元;
八級傷殘為24366元× 20年× 30% = 146196元;
九級傷殘為24366元× 20年× 20% =97464元;
十級傷殘為24366元× 20年× 10% = 48732元。
2、農村居民:
一級傷殘為7932元× 20年= 158640元;
二級傷殘為7932元× 20年× 90% = 142776元;
三級傷殘為7932元× 20年× 80% =126912 元;
四級傷殘為7932元× 20年× 70% = 111048元;
五級傷殘為7932元× 20年× 60% =95184元;
六級傷殘為7932元× 20年× 50% = 79320元;
七級傷殘為7932元× 20年× 40% = 63456元;
八級傷殘為7932元× 20年× 30% =47592元;
九級傷殘為7932元× 20年× 20% = 31728元;
十級傷殘為7932元× 20年× 10% = 15864元;
9、殘疾輔助器具費
殘疾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準計算。傷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參照輔助期具配制機構的意見確定相應的合理費用標準。其更換周期和賠償期限參照配制機構的意見確定。
10、被撫養人生活費
(1)、被撫養人在18周歲以下
城鎮居民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17546元/年×(18-被撫養人實際年齡)÷對被撫養人承擔扶養義務的人數×傷殘賠償指數(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傷殘賠償指數)
農村居民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7252元/年×(18-被撫養人實際年齡)÷對被撫養人承擔扶養義務的人數×傷殘賠償指數(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傷殘賠償指數)
(2)、被撫養人在18-60周歲之間
城鎮居民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17546元/年×20年)÷對被撫養人承擔扶養義務的人數×傷殘賠償指數(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傷殘賠償指數)
農村居民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7252元/年×20年)÷對被撫養人承擔扶養義務的人數×傷殘賠償指數(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傷殘賠償指數)
(3)、被撫養人在60-74周歲之間
城鎮居民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17546元/年×[20年-(被撫養人實際年齡-60歲)]}÷對被撫養人承擔扶養義務的人數×傷殘賠償指數(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傷殘賠償指數)
農村居民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7252元/年×[20年-(被撫養人實際年齡-60歲)]}÷對被撫養人承擔扶養義務的人數×傷殘賠償指數(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傷殘賠償指數)
(4)、被撫養人在75周歲以上
城鎮居民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17546元/年×5年)÷對被撫養人承擔扶養義務的人數×傷殘賠償指數(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傷殘賠償指
農村居民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7252元/年×5年)對被撫養人承擔扶養義務的人數×傷殘賠償指數(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傷殘賠償指數)
11、喪葬費
喪葬費金額:平均工資/年÷ 12個月× 6個月= 24426. 5元(喪葬費用:城鄉標準一致(待2014年數據公布后調整)
12、死亡賠償金:
一起交通事故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按相同數額確定死亡賠償金。交通事故死亡人員身份暫時無法確認的,賠償費用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機構保管,待死亡人員身份確定后轉交賠償權利人。
(1)、受害人在60周歲以下
死亡賠償金:24366元× 20年= 487320元
(2)、受害人在60-74歲之間
死亡賠償金:24366元×[20年-(死亡人實際年齡-60歲)]
(3)、受害人在75歲以上
死亡賠償金:24366元×5年= 121830元
13、精神損害撫慰金
關于精神損害撫慰金法律沒有規定具體的計算標準及數額,可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八條規定,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第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等相關規定以及構成的傷殘級別、個案具體情況等因素綜合予以確定。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五條 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八條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被扶養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十八周歲;被扶養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九條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八條規定,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第十條。
交通事故二級傷殘賠償標準
交通事故二級傷殘賠償標準如下:
1、醫療費;按照醫院對當事人的交通事故創傷治療所必須的費用計算,憑據支付。結案后確需繼續治療的,按照治療必需的費用給付;
2、誤工費;當事人有固定收入的,按對收入高于交通事故發生地平均生活費三倍以上的,按照三倍計算;無固定收入的,按照交通事故發生地國營同行業的平均收入計算;
3、住院伙食補助費;按照交通事故發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計算;
4、護理費;傷者住院期間,護理人員有收入的,按照誤工費的規定計算; 無收入的,按照交通事故發生地平均生活費計算。殘疾者生活補助費根據生活費計算。自定殘之月起,賠償二十年。但五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最低不少于十年;七十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殘疾用具費因殘疾需要配制補償功能的器具照普及型器具的費用計算;
5、交通費;按照當事人實際必需的費用計算,憑據支付;
6、住宿費;按照交通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
7、財產直接損失費;因交通事故損壞的車輛、物品、設施等,應當修復,不能修復的,折價賠償。牲畜因傷失去使用價值或者死亡的,折價賠償。
交通事故處理具體如下:
1、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造成人身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因搶救受傷人員變動現場的,應當標明位置。乘車人、過往車輛駕駛人、過往行人應當予以協助;
2、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傷亡,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以即行撤離現場,恢復交通,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不即行撤離現場的,應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
3、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僅造成輕微財產損失,并且基本事實清楚的,當事人應當先撤離現場再進行協商處理;
4、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事故現場目擊人員和其他知情人員應當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或者交通警察舉報。舉報屬實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給予獎勵。
綜上所述,交通事故現場急救必須遵守人道原則、快速原則、有序原則以及自救原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八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本法的有關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二級傷殘賠償標準2023
1.享受低保待遇的殘疾人中,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的視力、肢體殘疾人和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三級的智力、精神殘疾人,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400元;殘疾等級為三級、四級的視力、肢體殘疾人,殘疾等級為四級的智力、精神殘疾人和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的聽力、言語殘疾人,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320元;
2.低收入家庭中未享受低保待遇的殘疾人中,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的視力、肢體殘疾人和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三級的智力、精神殘疾人,參照北京市低保標準按月享受生活補貼;殘疾等級為三級、讓吵四級的視力、肢體殘疾人,殘疾等級為四級的智力、精神殘疾人和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的聽力、言語殘疾人,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300元;
3.屬于非低收入家庭且未享受低保待遇,年滿16周歲未滿60周歲、失業且無穩定性收入的殘疾人或年滿16周歲及以上的全日制在校殘叢氏疾學生中,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的視力、肢體殘疾人和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三級的智力、精神殘疾人,參照北京市低保標準按月享受生活補貼;殘疾等級為三級、四級的視力、肢體殘疾人,殘疾等級為四級的智力、精神殘疾人和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的聽力、言語殘疾人,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200元。
一二三四殘疾補貼標準
1.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
低保家庭內的重度殘疾人按照當地低保標準35%發放生活補貼;低保家庭內的非重度殘疾人按照當地低保標準25%發放生活補貼,同時取消原低保內重度殘疾人重殘補貼金政策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對殘疾人的增發部分補貼。
二級傷殘賠償標準
一、二級傷殘賠償標準
1、二級傷殘賠償標準如下:
(1)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相當于22個月的本人工資的傷殘補助金;
(2)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相當于本人工資85%的傷殘津貼,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3)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攫B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2、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五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二、二級殘疾是什么標準
二級殘疾標準為:
1、偏癱或雙下肢截癱,殘肢僅保留少許功能;
2、兩肢功能重度障礙;
3、三肢功能中度障礙;
4、雙上肢或雙大腿截肢或缺肢;
5、單全腿和單上臂截肢或缺肢;
6、三肢在不同部位截肢或缺肢。
車禍重傷二級賠償標準
律師解答受害人若因車禍被鑒定為重傷二級,則對其進行賠償的標準包括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合理費用。根據我國《民法典》的相關規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