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時效的中斷的情形包括(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訴訟時效中斷的四種情形
訴訟時效中斷的四種情形如下:
1、提起訴訟或仲裁,是指權利人提起民事訴訟或申請仲裁,請求法院或仲裁庭保護其權利的行為。訴訟之舉,是權利人行使權利的最為強烈的表示,故訴訟之日便是時效中斷之時。權利人若以有效的判決、裁定、調解協議等法律文書,向法院申請執行程序的,亦發生與起訴同等的中斷時效的效果;
2、權利人主張權利,指的是權利人于訴訟外向義務人請求其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權利人提出請求,使不行使權利的狀態消除,訴訟時效也由此中斷;
3、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
4、與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訴訟時效的中止如何執行?
中止執行的原因一旦發生,人民法院即應依職權作出中止執行的裁定。當事人發現中止執行的原因存在時,應積極地將中止的原因告知法院或向法院提出中止執行的申請。中止執行的裁定,一旦送達當事人即發生法律效力。中止執行的裁定書應當寫明執行的理由和法律依據,執行人員簽名或蓋章,并加蓋人民法院公章。
綜上所述,提起訴訟或仲裁;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權利人主張權利;與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有關程序終結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一)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
(二)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
(三)權利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
(四)與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訴訟時效中斷的條件
法律主觀:
根據法律規定, 訴訟時效中斷 的條件有: 1、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 2、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 3、權利人提起 訴訟 或者申請仲裁; 4、與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 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有關程序終結時起, 訴訟時效期間 重新計算: (一)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 ( 二)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 (三)權利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 (四)與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法律客觀:
《 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有關程序終結時起, 訴訟時效期間 重新計算: (一)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 (二)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 (三)權利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 (四)與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訴訟時效中斷的情形
情形有提起訴訟,申請仲裁,申請支付令,申請破產、申報破產債權,為主張權利而申請宣告義務人失蹤或死亡,等等。
【法律分析】
情形:1、提起訴訟。2、申請仲裁。3、申請支付令。4、申請破產、申報破產債權。5、為主張權利而申請宣告義務人失蹤或死亡。6、申請訴前財產保全、訴前臨時禁令等訴前措施。7、申請強制執行。8、申請追加當事人或者被通知參加訴。9、在訴訟中主張抵銷。10、其他與提起訴訟具有同等訴訟時效中斷效力的事項。11、當事人一方直接向對方當事人送交主張權利文書,對方當事人在文書上簽字、蓋章或者雖未簽字、蓋章但能夠以其他方式證明該文書到達對方當事人的。12、當事人一方以發送信件或者數據電文方式主張權利,信件或者數據電文到達或者應當到達對方當事人的。13、當事人一方為金融機構,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從對方當事人賬戶中扣收欠款本息的。14、當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對方當事人在國家級或者下落不明的當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級有影響的媒體上刊登具有主張權利內容的公告的。15、權利人向人民調解委員會以及其他依法有權解決相關民事糾紛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社會組織提出保護相應民事權利的請求,訴訟時效從提出請求之日起中斷。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有關程序終結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一)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二)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三)權利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四)與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