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員出車禍誤工費怎么賠償(退休人員出車禍誤工費怎么賠償法律第幾條)
退休后和老公共同經營公司,老公是法人,半年前發生車禍,可以要求理賠誤工費嗎?
退休后與丈夫共同經營公司,半年前發生車禍,關于誤工費的索賠問題,主要取決于事故責任方是否對受傷者進行了賠償,以及受傷者是否有相應的收入損失。
首先,如果事故責任方已經對受傷者進行了賠償,那么受傷者就不能再要求理賠誤工費。這是因為,事故責任方已經承擔了相應的賠償責任,受傷者不能就同一損失向另一方索賠。
其次,如果受傷者有相應的收入損失,那么他或她可以要求理賠誤工費。退休人員雖然已經達到了法定退休年齡,但是如果他們仍然有實際的工作收入,那么他們就有權要求理賠誤工費。這是因為退休并不意味著完全停止工作,退休人員仍然可以繼續工作并取得收入。
在確定誤工費的數額時,需要結合受傷者的實際收入情況來進行計算。如果受傷者有固定的工作收入,那么誤工費就應該是其實際收入乘以誤工時間。如果受傷者沒有固定的工作收入,那么可以根據其從事的工作種類和當地同類工作的平均工資水平來計算誤工費。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受傷者沒有得到事故責任方的賠償,或者認為事故責任方的賠償數額不足,可以向當地的勞動監察部門或者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得到相應的賠償。
退休后車禍有沒有誤工費用
1.退休后有沒有在車禍中失去時間?
退休人員也可以索要誤工費。只要退休人員有工作能力,有穩定的工作收入,在受傷后失去的時間內,就會失去收入。當然,也會有誤工費。雖然法律規定退休年齡為60歲,但根據中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鼓勵老年人自愿、量力從事經營生產活動。老年人工作的合法收入受法律保護。因此,老年人盡其所能是受法律保護的。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誤工費。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如果被害人不能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可以參照上一年度上訴法院所在的相同或者類似行業的從業人員的平均工資計算。
2.計算損失時間的公式是什么?
損失時間補償金額=損失時間收入(元/月)×損失時間
(1)固定收入人員誤工補償金額=正常勞動收入-事故傷害后勞動收入。
(2)對無固定收入但能證明其最近三年平均收入=最近三年總收入÷3年÷12個月×損失時間的人員的損失時間補償。
(3)對無固定收入且不能用證據證明其最近三年平均收入的人員的誤工補償=法院所在地同類行業員工最近一年平均工資×誤工時間。3.我需要提供什么證據來彌補失去的時間?
1.提供證據證明收入狀況。
(1)收入證明
有固定收入的,用人單位應提供受害人上一年度工資清單和營業執照復印件,并加蓋單位公章。
包括受害人最近一年的工作時間、職位、平均月薪。
(2)收入狀況證明
沒有固定收入的可以提供一段時間(前三年)的收入狀況證明。
包括行業、地點和工作內容,并提供政府相關部門出具的證明文件。
2.提供證據證明損失的時間。
(一)《病歷》或《出院小結》。
一般情況下,應當以醫療機構的病歷或者出院小結為依據。
包括休息時間的建議,營養需要加強,醫療機器需要特別照顧。
(2)《遺失工作證明》
工作單位可以出具傷者誤工證明并加蓋單位公章。
(3)“工期延誤的司法鑒定”
也就是司法鑒定文書上的遺失時間??梢陨暾埶痉ㄨb定機構鑒定延期期限的長短,由鑒定文書確定延期時間。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薄弱的交通安全意識導致許多人在遇到車禍后的突發情況時不知所措。事實上,員工退休后仍然享有相應的工作權利,很多老人退休后從事其他力所能及的工作。因此,單純以受害人的年齡來判斷是否有誤工費是不合理的。
百萬購車補貼
交通事故退休人員誤工費賠償標準
法律分析:
退休人員出交通事故誤工費是根據實際造成的損失來賠償的,退休人員也可以繼續從事工作,那么因交通事故造成了工作損失的,也是需要賠償誤工費的,具體情況可以結合實際來進行合法的處理。如果退休人員沒有實際的收入減少則不需要賠償,如果有收入的減少部分則應當賠償。交通事故是指車輛在道路上因過錯或者意外造成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事件。交通事故認定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根據交通事故現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檢驗、鑒定結論,對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的責任作出的具體認定。公安機關在處理道路交通事故糾紛方面有人力、有經驗,由公安機關現場處理糾紛,有利于及時解決糾紛、方便群眾和降低訴訟成本。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七條 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
一、退休的條件:
1、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0周歲,連續工齡滿10年的;
2、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滿10年的。本項規定也適用于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干部;
3、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滿10年;
二、退休的程序:
1、申報人準備好身份證、戶口本、照片及申報退休的相關材料;
2、申請人向所在單位、申報,企業存在的去企業、失業人員去轄區就業局申報;
3、企業、就業局向當地人社部門申報;
4、合格后、檔案轉入當地社保局、社保局負責核定待遇;
退休人員交通事故誤工費賠償嗎
可以要求誤工費賠償。
對于誤工費的計算主要從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兩個方面進行考慮,并未從年齡上限制誤工費的相關規定。能否主張誤工費關鍵要看受害人有無收入來源,即在事故發生前,受害人是否具備勞動能力,能否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收入來源,而不是以年齡作為判斷標準的。
誤工費計算:
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人狀況確定。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人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 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人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誤工日期應當按其實際損害程度、恢復狀況并參照治療醫院出具的證明或法醫鑒定等認定。誤工日期由患者的住院天數和出院后治療醫院出具證明的休養天數兩部分組成,從醫療事故發生的當日開始計算,遇國家法定節假日均不扣減。治療終結后無正當理由拒不出院或無相關證明擅自休養的,不予計算誤工費。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殘疾的,自專家鑒定組出具《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后不再計算誤工費,即殘疾者定殘之后不再賠償誤工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七條 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60歲以上農民出了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不給誤工費怎么辦?
沒有法律規定,60歲以上沒有誤工費。一般認為60周歲已退休,領退休費,不存在誤工損失問題,如果60周歲仍在工作臺,確實存在因交通事故有誤工損失的話,是可以要求支付誤工費的,但需要提供相關證據。如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受害人是另謀職業的離退休人員,其因誤工而減少的收入區別以下情況處理:法律、政策明確認可的,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予以賠償;法律、政策未明確認可,也未明令禁止的,參照原在崗工資標準予以賠償,但新的收入低于在崗工資的,按照新的收入予以賠償;違反法律、政策規定而減少的收入,不予賠償。除了誤工費,還可以申請以下幾項,建議你看一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1.醫療費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藥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
2.誤工費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誤工天數×實際收入(或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或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
3.護理費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確定。護理人員原則上為一人,但醫療機構或者鑒定機構有明確意見的,可以參照確定護理人員人數。
4.交通費
5.住宿費
6.住院伙食補助費
7.必要的營養費
8.殘疾賠償金:找交警大隊申請傷殘鑒定。
9.殘疾輔助器具費
10.被扶養人生活費:你這種情況肯定有這項,被扶養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1
1.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續治療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