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事故處理(重大事故處理原則)
重大事故怎么處理責任人
法律分析: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安全事故的,要對事故進行調查才能確定事故的責任,再依據調查結果對責任人進行處罰。事故劃分為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4個等級。
法律依據: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
第二十五條 事故調查組履行下列職責:(一)查明事故發生的經過、原因、人員傷亡情況及直接經濟損失;(二)認定事故的性質和事故責任;(三)提出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建議;(四)總結事故教訓,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五)提交事故調查報告。
第二十六條 事故調查組有權向有關單位和個人了解與事故有關的情況,并要求其提供相關文件、資料,有關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事故發生單位的負責人和有關人員在事故調查期間不得擅離職守,并應當隨時接受事故調查組的詢問,如實提供有關情況。事故調查中發現涉嫌犯罪的,事故調查組應當及時將有關材料或者其復印件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司機造成重大交通事故怎么處罰
司機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可以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或者1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并處吊銷機動車駕駛證。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有逃逸行為的,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犯罪后果嚴重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發生交通事故如何處理
發生交通事故后千萬不要慌,把下列緊急的事情處理好:
1、立即停車,發生交通事故后的車輛必須立即停車。
2、搶救傷者,當事人必須保護現場,搶救傷者和財產(必須移動時應當標明位置)。
3、及時報警,當事人要迅速報告公安機關或者執勤的交通警察,等待交警過來處理。
4、做好防范措施,為防止事故擴大,當事人首先應關掉車輛引擎,消除事故隱患。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法律分析:重大交通事故的處理方式是:1、作為交通肇事方不要逃逸;2、保留好現場,固定有關證據;3,與交警及時做好溝通;4、在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作出后,如對認定結論有異議,應在收到認定書三日內及時向上級公安機關交管部門提出復核。發生交通事故的要及時報警,由交警部門對事故責任做出劃分;發生車禍造成人員受傷的,要及時把傷者送往醫院搶救且打電話報警。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條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造成人身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因搶救受傷人員變動現場的,應當標明位置。乘車人、過往車輛駕駛人、過往行人應當予以協助。
四個等級事故分別由誰來處理
四個等級事故處理的部門具體如下:
1、一般事故上報至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
2、較大事故逐級上報至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
3、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級上報至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
事故等級劃分標準是:特別重大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重大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較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一般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其中,事故造成的急性工業中毒的人數,也屬于重傷的范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一百一十三條
本法規定的生產安全一般事故、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別重大事故的劃分標準由國務院規定。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根據各自的職責分工,制定相關行業、領域重大事故隱患的判定標準。
重大交通事故的處理步驟是什么
重大交通事故 的處理步驟: 1、首先,積極報警。作為 交通肇事 方不要逃逸,根據《 刑法 》及其司法解釋規定, 交通肇事逃逸 的,罪加一等,如將受害方帶離事故現場隱藏或者遺棄,致使受害人無法得到救助死亡或嚴重殘疾的,更會構成 故意殺人罪 、 故意傷害罪 ,得不償失。 2、應注意保留好現場,固定有關 證據 ,等待交警前來。如是發生在有攝像頭的十字路口,因為日后有錄像可調取查閱,固定證據問題不會太大,如是發生在沒有攝像頭的地方,雙方尤其是受害方應及時掌握相關目擊 證人 ,固定有關現場,等待交警前來處理。一旦現場遭到破壞,或者證人無法作證,導致交警對事故雙方責任無法判定,將來對受害方會非常不利。 3、如發生人員傷亡,需要送醫救助治療的,盡量選擇縣級以上資質正規醫院。一來縣級以上醫院醫療水平好,能獲得比較好的救助,二來目前許多辦理“ 交強險 ”業務的保險公司都僅承??h級以上資質醫院的用藥賠付。 4、與交警及時做好溝通。交警的事故責任認定除了依據事故現場、第三方證言外,還要依據當事人自己的陳述,因此,及時、如實、全面的將事故發生的原因、經過告訴交警非常重要。當然,在告知前也要深思熟慮,想好了再說,因為事故筆錄一經簽字,就會產生證據效力,將來要想推翻會非常不易。同時在簽字時,也要看清楚筆錄內容是否與自己所說一致,如若不一致,應及時提出來,讓交警作相應修改。 5、在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作出后,如對認定結論有異議,應在收到認定書三日內及時向上級公安機關交管部門提出復核。復核必須以書面的形式提出,并載明請求、理由和主要依據。根據《道路 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 》,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以及應當事人、證人要求保密的內容外,當事人及其 代理 人收到 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 后,可以查閱、復制、摘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理道路 交通事故 的證據材料。 6、在因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受到 行政處罰 時,如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應及時提出行政復議或行政 訴訟 。逾期不提的,行政處罰即會生效,到時即使不服也只能遵照執行。 7、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結論確定后,肇事方應根據事故情形和責任大小,做好與受害方溝通工作。根據《刑法》及其司法解釋規定,對情節比較嚴重的,肇事方將構成 交通肇事罪 ,如果取得受害方諒解,可以獲得從輕處理。 8、對于未能在交警處理階段獲得賠付的受害方,應及時向法院起訴。請求對方賠付的 交通事故賠償項目 包括 醫療費 、誤工費、 護理費 、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如受害人因傷致殘的,還包括 殘疾賠償金 、殘疾輔助器具費、被 扶養 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續治療費;如受害人死亡的,另包括賠償 喪葬費 、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還可以提起 精神損害賠償 ,要求對方承擔一定的 精神損害 撫慰金。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十三條 發生死亡事故、傷人事故的,或者發生財產損失事故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應當保護現場并立即報警: (一)駕駛人無有效機動車駕駛證或者駕駛的機動車與駕駛證載明的準駕車型不符的; (二)駕駛人有飲酒、服用國家 管制 的精神藥品或者麻醉藥品嫌疑的; (三)駕駛人有從事校車業務或者旅客運輸,嚴重超過額定乘員載客,或者嚴重超過規定時速行駛嫌疑的; (四)機動車無號牌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號牌的; (五)當事人不能自行移動車輛的; (六)一方當事人離開現場的; (七)有證據證明事故是由一方故意造成的。 駕駛人必須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立即組織車上人員疏散到路外安全地點,避免發生次生事故。駕駛人已因道路 交通事故死亡 或者受傷無法行動的,車上其他人員應當自行組織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