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人變更需要承擔之前公司的責任嗎(公司法人變更后原法人還有責任嗎)
法人變更了以前的責任誰來負責
公司法人變更了,其之前從事的公司職權范圍內的行為直接由公司承擔相應的責任,就不能再追究該 前 法人代表的責任。若是嚴重危害公司利益觸犯了刑法的行為,則由其自身承擔相應責任。
公司法定代表人往往被稱為公司法人。每個公司都會設立一位法人,我們知道,公司作為法人組織,獨立行使民事行為、再提民事責任的能力,但它需要有一個特定的代表人為其行使權利、承擔責任。那公司法人變更后責任由誰承擔?一起通過以下文章來了解一下吧。
一、公司法人變更后責任由誰承擔?
法人代表簡單來說就是,其在職權范圍內代表公司對外從事經營活動,因此產生的法律效果直接歸屬于公司。也就是說,法人代表在職權范圍內,以法人名義從事的經營活動的行為就是公司的行為。一般情況下是無須承擔任何責任,但是如果法人代表故意為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觸犯了刑法,就可能受到刑法處罰。所以,要分而論之。公司法人變更了,其之前從事的公司職權范圍內的行為直接由公司承擔相應的責任,就不能再追究該“前”法人代表的責任。若是嚴重危害公司利益觸犯了刑法的行為,則由其自身承擔相應責任。
二、法人代表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一)法人代表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1、企業的法人代表在不同的場合要承擔不同的法律責任,種類多樣。譬如,在代表該企業的場合,其個人簽名即導致企業承擔責任的后果;如果企業破產并負有個人責任,法人代表會受到將來再辦企業時的諸多限制;如果企業觸犯了有關法律的規定,可能法人代表的人身會受到限制,例如拒不執行法院判決法人代表被拘留;法人犯罪,法定代表人會受刑事處分,等等,以上只是列舉,不完全。
2、該法人如無成立上的缺陷(譬如出資瑕疵),其虧損責任應由法人自己承擔,既不是股東也不是法人代表。當然如果是國有企業,法人代表如有失職行為,嚴重程度達到刑法追究的程度或應給予行政處分時除外;
3、你所舉的案例是哪里看來的?應該不存在這種情形。個人獨資的法人,只要能分清法人財產與個人財產,亦不需法人代表承擔民事責任。有限公司形式的法人在負債時,由公司以全部財產承擔,不需股東個人承擔,成立時有出資瑕疵的情形除外。
(二)在發生矛盾糾紛時,法人代表、有限責任公司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公司的法人代表是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代表法人從事民事活動,成為法人代表后,其自然人格即被法人吸收,其以法人代表的身份進行的民事行為所承擔的責任都由法人承擔。但行使與法人代表身份無關的民事行為而承擔的責任由自己承擔,法人代表行使代表權違法法律法規存在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責任。我國民法通則第四十五條規定了六種情況:
(1)超出登記機關核準登記經營范圍從事非法經營活動的;
(2)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3)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4)解散、被撤銷、被宣告破產后,擅自處理財產的;
(5)變更、終止時不及時申請辦理登記和公告,使利害關系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6)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動,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這些非法行為仍然由法人來承擔責任,法定代表人由此而引起的其他責任,法律并不免除,也就是可以給予行政處分、罰款等處罰,構成犯罪的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如果是原法人代表有觸犯刑法等行為的,則該責任應由原法人代表承擔,否則一般情況下不追究原法人代表的責任。法人代表的變更是一項較為復雜的流程,法人代表變更之后,相應的銀行賬戶等信息都需要作出變更。
法人變更了以前的責任誰來負責
法律主觀:
公司在其經營過程中會面臨著其 法人變更 的問題,如果法人在之前的經營決策或其他代表公司行為中出了差錯,需要承擔責任,而此時《 公司法 》人發生了變化,法律責任該如何承擔呢 法人代表 簡單來說就是,其在職權范圍內代表公司對外從事經營活動,因此產生的法律效果直接歸屬于公司。也就是說,法人代表在職權范圍內,以法人名義從事的經營活動的行為就是公司的行為。一般情況下是無須承擔任何責任,但是如果法人代表故意為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觸犯了《 刑法 》,就可能受到《刑法》處罰。所以,要分而論之?!豆痉ā啡俗兏耍渲皬氖碌墓韭殭喾秶鷥鹊男袨橹苯佑晒境袚鄳呢熑?,就不能再追究該“前”法人代表的責任。若是嚴重危害公司利益觸犯了《刑法》的行為,則由其自身承擔相應責任。 《公司法》第三條
法律客觀:
《公司法》第三條 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第四條 公司股東依法享有資產收益、參與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
法人更換了,以前的違法責任誰承擔
法律主觀:
新法人變更的責任承擔:依據法律規定,法律后果由法人承擔,那么即使 法定代表人 發生變更,不影響法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和債權債務;若是“前法定代表人”個人的法律責任和債權債務,由其個人承擔。
法律客觀:
《公司法》第三條 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第四條 公司股東依法享有資產收益、參與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
法人變更后要承擔以前的責任嗎
法人變更后不需要承擔以前的責任。
【法律分析】
企業法人具有獨立的民事行為能力,法人代表變更后,企業的責任由企業承擔,原法人代表不需要承擔公司的責任。但如果法人代表作為股東,未履行出資義務的,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企業法定代表人在國家法律、法規以及企業章程規定的職權范圍內行使職權、履行義務,代表企業法人參加民事活動,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全面負責,并接受本企業全體成員和有關機關的監督。企業法定代表人可以委托他人代行職責。企業法定代表人在委托他人代行職責時,應書面委托。法律、法規規定必須由法定代表人行使的職責,不得委托他人代行。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代表企業行使職權的簽字人。法定代表人的簽字應向登記主管機關備案。法定代表人簽署的文件是代表企業法人的法律文書。法定義務是直接依據法律規定產生的而非由當事人約定的義務,如不得侵犯他人財物的義務。約定義務是指當事人自行約定的義務,如合同債務人的義務。積極義務,是指以義務人須為一定行為為內容的義務,如交付財物的義務。消極義務,是指以義務人須不為一定不作為為內容的義務,如不干涉所有人行使權利的義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三條 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第二十八條 股東應當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以貨幣出資的,應當將貨幣出資足額存入有限責任公司在銀行開設的賬戶;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股東不按照前款規定繳納出資的,除應當向公司足額繳納外,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新法人承擔變更前的責任嗎
公司法人變更,應當在法人成立后,其組織、名稱、住所、經營范圍等重要事項發生的變化,這些事項的變更,可依據法人意愿自主決定,法人只要作相應的變更登記,即可發生變更效力。新法人變更有如下兩點:
1、法人之消滅。在新設式合并,原法人均告消滅;在吸收式合并,被吞并的法人歸于消滅。在新設式分立,原法人消滅;在存續式分立,只是原法人的財產或組織機構發生變更;
2、債權債務承受。因合并而消滅的法人,其債權債務由合并后的法人概括承受。在法人分立,原法人的債權債務,應依分立前締結的合同確定的分擔份額,由分立后的法人承受。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條
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第五條
公司從事經營活動,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遵守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守信,接受政府和社會公眾的監督,承擔社會責任。
公司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不受侵犯。
公司法人變更了,以前的責任誰承擔
公司法人變更,以前的責任由變更后的公司全部承擔。變更法人的登記事項的流程如下:
1、準備變更的材料,如公司章程、身份證明、股東會決議等;
2、到工商局領取并填寫變更登記申請表;
3、提交上述材料;
4、辦理完畢后,根據通知領取營業執照。
變更企業法人需要準備些下列資料:
1、《公司變更登記申請書》;
2、經辦人身份證明,由企業登記代理機構代理的,同時提交企業登記代理機構營業執照;
3、原法定代表人的免職證明和新任法定代表人的任職證明;
4、新任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
5、法律、行政法規及國務院決定規定需要前置審批的,提交有關部門的批準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十七條
法人合并的,其權利和義務由合并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擔。
法人分立的,其權利和義務由分立后的法人享有連帶債權,承擔連帶債務,但是債權人和債務人另有約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