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工工地受傷骨折怎么跟老板談賠償(農民工工地受傷沒簽合同怎么賠償)
在工地上受傷骨折怎么賠償怎么要求公司賠償
申請工傷認定,然后再申請工傷等級鑒定。按賠償標準要求公司賠償。 工傷賠償標準如下: 一、一級至四級傷殘待遇標準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1、一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7個月 2、二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5個月 3、三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3個月 4、四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1個月 按月享受傷殘津貼(按月支付) 1、一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90% 2、二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85% 3、三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80% 4、四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75% 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二、五級、六級傷殘待遇標準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1、五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18個月 2、六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16個月 傷殘津貼 1、五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70% 2、六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60% 難以安排工作的工傷職工由用人單位按照月發給傷殘津貼,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三、七級至十級傷殘待遇標準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1、七級傷殘=本人工資×13個月 2、八級傷殘=本人工資×11個月 3、九級傷殘=本人工資×9個月 4、十級傷殘=本人工資×7個月 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我在工地骨折了該怎么跟老板談賠償
在工地上受傷,和老板談賠償的問題應當有相應的依據。首先先去人社部門申請工傷認定(可由公司申請,也可由個人申請,如果公司給交了工傷保險,醫療費用和工傷補償由工傷保險基金承擔),工傷認定后認為能夠構成傷殘等級的再向人社部門指定的鑒定機構申請工傷鑒定。
如果認定構成了傷殘等級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予以工傷補償。不夠傷殘等級的報銷相應的醫療費、停工留薪期工資、住院伙食補助、護理費、交通費住住宿費等。構成傷殘等級的工傷賠償除以上費用外,還包括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傷殘津貼或者一次性就業補助金和一次性醫療補助金等等。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的規定:工人因工致殘被判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貼金,準則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薪水,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薪水,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薪水,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薪水;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工人本人提議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貼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貼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貼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貼金的具體準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限定。
《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四條規定:本條例所稱薪水總額,是指用人單位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工人的勞動報酬總額。本條例所稱本人薪水,是指工傷工人因工作遭到意外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交費薪水。本人薪水高于統籌地區工人平均薪水300%的,按照統籌地區工人平均薪水的300%計量;本人薪水低于統籌地區工人平均薪水60%的,按照統籌地區工人平均薪水的60%計量。
在工地受傷了怎么和老板談賠償
一、工地受傷怎么跟老板談
1、工人在工地受傷應當在就醫時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縣級勞動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出具工傷認定結論后與老板協商相關賠償事宜,協商不成應及時到用人單位所在地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出具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后可以到用人單位所在地縣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2、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七條,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第二十一條,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二、工人受傷老板怎么賠償
1、工人受傷,如果老板是沒有用工資格的私人老板,工人與老板之間屬于雇傭關系,不屬于勞動關系,就申請不了工傷,只能按照雇傭關系要求老板承擔人身損害的賠償責任,賠償的項目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
、營養費 、如果構成傷殘的,還有殘疾賠償金、被撫養人生活費 、精神損害撫慰金等。
2、如果老板單位是有用工資格的,那么工人與老板的單位之間形成勞動關系,這時工人受傷,就可以申請工傷認定,走工傷認定程序,如果老板單位有購買工傷保險的,由工傷保險基金依法支付工傷待遇,如果老板單位沒有購買工傷保險的,由老板單位按照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
工傷保險待遇包括:醫療費、護理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交通費、停工留薪工資、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等。
工地上受傷骨折怎么賠償 打工者必須知道?
你這是工傷,首先需要先做工傷認定,只有認定為工傷了才能繼續談賠償的事情,不然其它的都免談。認定了工傷然后在去做傷殘等級的評定,這是常規的流程,傷殘等級評定是根據受傷的程度來定的,受傷越重能夠獲取的賠償相對應的就越多,根據等級來評。
工傷的具體賠償按照等級劃分,從一級到10級依次劃分,10級最輕,我們一般常見的骨折看清楚一般會被認定為8級到10級這個之間,按照容易發生工傷的建筑類工人的工資標準來計算,10級大該能夠拿到5-10萬左右的樣子,9級大概就是8-15萬,8級差不多就是10-20萬了,受傷員工的戶口類型也會影響到賠償的多少。
腳在工地摔骨折該怎么向老板賠償
法律主觀:
在工地干活受傷骨折后,可以按照下述方式向老板討要賠償:雙方進行協商,協商一致的,按照協商內容進行賠償;或者去當地的勞動社保部門申請工商認定,申請勞動仲裁。
法律客觀: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工地上受傷骨折老板不給賠償怎么辦? 工地上班受傷怎么處理怎么賠償
你這種情況已經構成工傷,單位應該在一個月內給你申報工傷,單位不申報的話,你可以在一年內委托律師或者自己去勞動局申報。第二、認定工傷之后可以 申請傷殘鑒定 ,你這種情況很可能構成十級傷殘。第三、賠償的項目主要有:醫療費、交通費、住院 伙食補助費 、護理費,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 解除勞動合同 的還應該支付你 一次性醫療補助金 及一次性 就業補助金 ,具體數額根據具體情況計算另外,你工傷期間的工資應該照常發放;第四、你的后續醫療費是需要單位承擔的。如果有工傷險的話,由保險基金支付。
農民工工地受傷骨折老板不賠錢怎么辦
法律分析:發生工傷事故老板不予賠償的,建議按照流程申請工傷鑒定,之后的賠償金額可根據鑒定等級出來后才能確定,如果老板不能按時賠償,可以向當地的社會保障局進行投訴,然后雙方進行協調,如果老板依舊不賠償,那么就可以走法律程序進行解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三十八條 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
(一)治療工傷的醫療費用和康復費用;
(二)住院伙食補助費;
(三)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交通食宿費;
(四)安裝配置傷殘輔助器具所需費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的生活護理費;
(六)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一至四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
(七)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醫療補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遺屬領取的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因工死亡補助金;
(九)勞動能力鑒定費。
第三十九條 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由用人單位支付:
(一)治療工傷期間的工資福利;
(二)五級、六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
(三)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第四十一條 職工所在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工傷保險費,發生工傷事故的,由用人單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用人單位不支付的,從工傷保險基金中先行支付。
從工傷保險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應當由用人單位償還。用人單位不償還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可以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追償。
在工地上受傷了沒有合同怎樣跟老板談
在工地上受傷了沒有合同,采取以下措施與老板進行談判:
1 、保留證據:首先需要保留好與傷情相關的證據,如醫療報告、醫藥費收據、病假證明等。
2 、找到相關法律法規:用法律的語言向老板說明自己的權益和應得的賠償。
3 、尋求幫助:如果自己無法處理此事,可以咨詢律師或者勞動保障部門的相關工作人員,尋求幫助和指導。
4 、與老板進行溝通:與老板進行積極溝通,說明自己的權益和應得的賠償,盡可能達成協議。
5 、適當威脅:如果無法通過友好協商解決,可以適當威脅老板采取法律措施,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工地上受傷具體處理如下:
1 、應該立即停止正在進行的工作,將受傷人員從危險區域轉移到安全地帶,并及時進行急救處理,以保證受傷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2 、應該立即向工地管理部門報告事故情況,并提供詳細的受傷人員信息和事故經過,以便工地管理部門及時采取應急措施,避免事故擴大化和影響其他工人的安全。
3 、受傷人員需要住院治療,應該及時聯系醫院進行救治,并盡快通知企業的保險公司,啟動工傷保險賠償流程,對受傷人員進行醫療保障和經濟賠償。
4 、工地管理部門應該對事故現場進行調查,找出事故的原因和責任,采取措施避免類似事故再次發生,并對受傷人員進行慰問和關懷,盡可能減少其身體和心理上的傷害。
綜上所述,在工地上受傷是一種不幸事件,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和重視,尤其是企業和工地管理部門應該加強安全管理和培訓,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識和技能,減少工傷事故的發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在工地干活受傷骨折后怎么向老板討要賠償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相關規定,在工地上干活骨折后,在30日內可以向當地的社保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治療費用由工傷保險和用人單位支付;治療結束后有影響勞動能力的,可以申請勞動能力鑒定,根據鑒定結果還可以獲得相應的補貼;如果工地老板拒絕賠償的,可以向勞動局申請仲裁或向法院起訴。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四)患職業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豆kU條例》第十七條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豆kU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我在工地上班摔傷,骨折了,請問工地受傷賠償費
你好,工傷索賠的賠償項目有以下幾種情況:
1、造成一般傷害(未達到殘疾)的賠償:醫療費、傷者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生活護理費、工傷期間的工資、交通食宿費。
2、造成傷殘的賠償:醫療費、傷者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生活護理費、工傷期間的工資、交通食宿費、輔助器具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