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鑒定完后還要多久賠償能下來(9級傷殘一共賠多少萬)
勞動能力鑒定后多久可以拿到賠償
一、勞動能力鑒定后多久可以拿到賠償
1、工傷殘鑒完成之后,約30天內可以進行賠付。一般賠償一次性就業補助金、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工傷保險待遇主要的補償有醫療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就業補助金、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資、伙食補助費、護理費、交通費等。
2、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并書面通知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和該職工所在單位。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對受理的事實清楚、權利義務明確的工傷認定申請,應當在15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
作出工傷認定決定需要以司法機關或者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結論為依據的,在司法機關或者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尚未作出結論期間,作出工傷認定決定的時限中止。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工作人員與工傷認定申請人有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
二、申請勞動能力鑒定的流程怎么走
申請勞動能力鑒定的流程為:
1、提出申請,以書面形式向勞動鑒定委員會提出勞動能力鑒定申請;
2、進行審查;
3、鑒定程序;
4、鑒定回避;
5、鑒定結論。
工傷鑒定下來后多久能拿到賠償金
工傷鑒定后一般需要六個月左右發放賠償金。用人單位在事故發生之日起三十日申請工傷認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自受理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工傷職工根據需要做勞動能力鑒定,根據傷殘等級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單位為工傷職工購買了足額的工傷保險的,則等工傷傷殘鑒定書下來后,工傷保險經辦機構會在60個工作日內賠償給工傷職工或其家屬。
工傷賠償標準
(一)醫療費
1、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等部門規定。
2、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輔助器具配置機構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簽訂服務協議,并公布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輔助器具配置機構的名單。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分別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民政部門等部門制定。
3、經辦機構按照協議和國家有關目錄、標準對工傷職工醫療費用、康復費用、輔助器具費用的使用情況進行核查,并按時足額結算費用。
4、受害人獲得工傷事故醫療費賠償有前提條件,即除緊急情況外,職工治療工傷應當在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且其各項費用需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在滿足上述條件后,受害人可獲得醫療費賠償。
(二)康復費
賠償時,如當事人身體尚未康復,確需繼續治療的,根據醫療證明或者鑒定結論確定必然發生的費用,可以與已經發生的醫療費一并予以賠償
對損傷經治療后體征固定而遺留后遺功能障礙確需再次治療的,或傷情未恢復的器官功能恢復訓練所必要的康復費、適當的整容費以及其他后續治療費,賠償權利人可以待實際發生后另行起訴。受害人在康復型醫院治療的,其醫療費用的賠償問題應區別不同情況予以處理:
1、受害人治療傷疾,一般應在普通型醫院治療。非治療傷疾所必須而選擇康復型醫院就診的,其醫療費用的賠償應按普通醫院治療同種傷疾的收費標準計算。
2、在普通型醫院就診治療后,經治療醫院批準轉至康復型醫院繼續治療,并確系治療傷疾所必須的,其醫療費應根據國家制定的康復醫院收費標準計算。經治療傷情平穩,但仍需繼續進行康復、對癥等治療的,經縣級或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可以在縣級以下的醫療機構或者門診治療。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并書面通知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和該職工所在單位。
《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五條
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應當自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必要時,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的期限可以延長30日。
傷殘鑒定結果出來后多久可以拿到賠償
法律主觀:
傷殘鑒定結果出來后一般三十天內就會拿到賠償,對此法律并沒有明確的期限限制。如果單位沒有給員工繳納社保,并且不同意支付賠償;或者因為其他問題就賠償與單位發生糾紛的,則還需要通過勞動仲裁解決糾紛,這種情況下就不一定多久才能拿到賠償了。
法律客觀: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七條
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
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七條
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
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工傷鑒定后多久能拿到賠償金
工傷鑒定后1-6個月能拿到賠償金,具體情況如下:
1、發生工傷事故后,由工傷保險基金和用人單位按不同的情形分別支付賠償款;
2、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費用,如醫藥費,一般都由用人單位墊付,后期報銷,不需要支付給勞動都本人;如果經過勞動能力鑒定,工傷級別達到10級及以上的,工傷保險基金應當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這部分費用在完成工傷鑒定,申請工傷保險基金支付費用后,一個月左右可以到公司賬戶,至于公司什么時候轉到工傷職工賬戶,要看用人單位的效率;
3、由用人單位支付的費用,一部分是按月支付,比如停工留薪期的工資,如果經過勞動能力鑒定,工傷級別達到10級及以上的,用人單位還應當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這部分費用是在受傷職工離職之后才支付的。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工傷鑒定后多久能拿到賠償金
一、工傷鑒定后多久能拿到賠償金
1、工傷鑒定后一般一到六個月內可以拿到工資。
工傷鑒定后工傷保險基金應當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這部分費用在完成工傷鑒定,申請工傷保險基金支付費用后,一個月左右可以到公司賬戶,至于公司什么時候轉到工傷職工賬戶,要看用人單位的效率。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五條
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后,應當從其建立的醫療衛生專家庫中隨機抽取3名或者5名相關專家組成專家組,由專家組提出鑒定意見。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根據專家組的鑒定意見作出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必要時,可以委托具備資格的醫療機構協助進行有關的診斷。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應當自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必要時,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的期限可以延長30日。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應當及時送達申請鑒定的單位和個人。
二、工傷鑒定程序是什么
工傷的鑒定程序如下:
1、是用人單位在得知有勞動者發生工傷事故時,應該在一個月以內申請有關認定工傷的事宜,如果有特殊的情況,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申請延長期限;
2、如果用人單位并沒有及時提出申請,勞動者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可以去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時限為一年。
工傷鑒定出來后,賠償金大概多久到賬
工傷鑒定結果出來以后,當事人應當向所在地的勞動部門提交相關申請資料,其中包括工傷認定書,傷殘的鑒定報告,勞動者的身份證復印件以及銀行帳號等去申請工傷待遇,等到工傷保險基金審核完成之后,當事人自然就會收到傷殘的待遇。所需要的時間一般是為兩個月左右。
法律分析
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當中規定的內容可以得知的是,傷者員工可以領取到工傷保險待遇主要是看用人單位是否主動快速配合其勞動者,如果快的話需要半個月的時間,慢的話會出現遙遠無期的可能。所以勞動者在領取到傷殘鑒定結論以后,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雙方解除勞動合同之后是可以申請領取工傷保險待遇的,勞動者可將工傷保險待遇所需要申請的資料交給用人單位,然后再由用人單位代為到相關勞動局工傷保險賠償窗口去申請進行領取,然后在雙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時候一次性對勞動者結清所需要給予的補償金以及工資。或者還可以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雙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時候,勞動者先于用人單位去協商領取一次性的就業補助金,然后再由用人單位出具相關各種證明材料,再去配合其工傷認定書、鑒定結論書等相關材料到勞動局工傷保險賠償窗口去申請領取其他的一次性工傷保險待遇。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六條 申請鑒定的單位或者個人對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該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再次鑒定申請。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為最終結論。
工傷鑒定下來后多久能拿到賠償金
法律分析:
工傷賠償費用的到賬時間問題,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從做出勞動能力鑒定的結論次月起計發;供養親屬撫恤金從死亡的次月起計發,下落不明的從事故發生的第4個月起計發。 用人單位或工傷職工墊付的工傷醫療費可通過簽訂代發協議的商業銀行進行支付;在工傷保險協議機構發生的費用可通過與工傷協議機構網上審核后進行直接結算并支付。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60日內能拿到錢。
法律依據: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印發工傷保險經辦規程的通知(2012修訂)(一)》第七十九條 業務部門應將工傷待遇核定結果通知申請工傷待遇的用人單位或工傷職工、供養親屬,履行告知義務。
第八十條 業務部門每月根據工傷待遇、待遇調整、待遇重核等相關信息,建立當月工傷職工待遇支付臺賬,生成《工傷保險基金支出核定匯總表》(表6-1),轉財務部門。 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從做出勞動能力鑒定的結論次月起計發;供養親屬撫恤金從死亡的次月起計發,下落不明的從事故發生的第4個月起計發。 用人單位或工傷職工墊付的工傷醫療費可通過簽訂代發協議的商業銀行進行支付;在工傷保險協議機構發生的費用可通過與工傷協議機構網上審核后進行直接結算并支付。
第八十一條 工傷職工在享受工傷待遇期間被判刑收監的,其工傷待遇仍按照原渠道支付。
工傷等級鑒定下來,多久能拿到錢啊
一、這和單位是不是給你繳納社保有關系,如果沒有繳納社保,那么你直接和單位協商或者去仲裁委起訴要求支付工傷賠償,仲裁時間30-45天。
如果單位有繳納是社保,鑒定結果出來15天之后去社保局申請醫療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社保大概一個月左右會出來第一筆賠償(具體以社保局的辦公時間為準);之后你離職可以再向社保申請一次性醫療補助金,最后一筆是單位支付的一次性就業補助金。
二、如果你只有工傷認定書,那么要等你病請穩定后再申請憑殘。等憑殘結論書下來后,社保賠償會在60個工作日內賠償給你。單位的賠償在你出工傷開始那天開始給你發工資,等有評殘結論書后可以馬上向單位申請一次性補償。
三、勞動者傷殘鑒定結論出來以后,一般一次性就業補助金(根據勞動者所在省的工傷條例確定,解除勞動關系時領取)、一次性醫療補助金(根據勞動者所在省的工傷條例確定,解除勞動關系時領取)。
擴展資料:
工傷保險賠償流程:
1、由單位在事故后30天內向勞動局申報工傷,有工傷認定書后申請勞動能力鑒定,然后由工傷保險機構賠償。
2、如果單位在30天內沒有申報:工傷職工個人應在事故后一年內向所在地勞動局申請工傷認定,拿到工傷認定后申請勞動能力鑒定,有鑒定結果后按傷殘等級向工傷保險機構申請賠償。
3、如果單位沒為職工交工傷險:由單位按《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標準進行賠償,申請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的程序同上。
4、關于申請工傷認定和索要工傷賠償:協商不成時,可以提起勞動仲裁解決。
參考來源:百度百科-工傷保險賠償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