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成妨害民事訴訟行為必須具備的條件(構成妨害民事訴訟行為必須具備的條件)

在線問法 時間: 2024.01.28
401

妨害作證罪的構成要件

法律主觀:

有以下要件會構成妨害作證罪: 1、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司法機關的正常訴訟活動和公民依法作證的權利。采用暴力或威脅手段妨害證人作證的,還侵害了公民的人身權利,是復雜客體。 2、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了采用暴力、威脅、賄買等方法阻止證人依法作證或者指使他人作偽證的妨害作證行為。 3、主體為一般主體,凡是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為妨害作證罪的主體。 4、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且為直接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妨害證人作證的行為會妨害國家司法機關正常的訴訟活動和他人的作證權利或人身權利,仍決意實施妨害作證行為,希望這種社會危害性的發生,行為人往往出于個人利益或他人利益之動機可以多樣,但不影響妨害作證罪的成立。 根據《刑法》 第三百零七條 妨害作證罪 以暴力、威脅、賄買等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他人作偽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員犯前兩款罪的,從重處罰。

法律客觀:

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司法機關的正常訴訟活動和公民依法作證的權利。采用暴力或威脅手段妨害證人作證的,還侵害了公民的人身權利,是復雜客體。 證人證言是最普遍使用的證據,對司法機關及時查明案件事實,正確適用法律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和作用。 依法作證是證人的一項法定義務。既然法律規定證人有作證的義務,那么就應該依法規定證人相應的權利,其中之一便是證人應該享有能夠順利及時依法作證的環境和條件,也即證人作證享有不受外界非法干擾的權利,享受人身不受侵犯的權利和依法自由作證的權利。對此,我國有關法律也作了規定,例如我國刑事訴訟法第43條規定:"必須保證一切與案件有關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觀地充分地提供證據的條件,"我國民事訴訟法第70條規定:"有關單位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為了維滬法律的尊嚴,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保障司法機關工常的訴訟活動和秩序,保障經濟建設順利進行,在本法中增設妨害作證罪已實屬必要。 關于妨害作證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我國立法機關也有所認識,也認為對于妨害作證行為,構成犯罪的,應該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例如,我同民事訴訟法第102條規定:"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該條第(二)項所列的行為之一便是"以暴力、戚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我國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也作了相同的規定??梢?,根據目前我國法律的規定,妨害證人作證的行為,只要達到相當的社會危害性,就構成犯罪,就應該追究刑事責任,為了便于司法實踐準確適用刑事法律,及時有效地打擊犯罪行為,本法增設妨害作證罪。 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了采用暴力、威脅、賄買等方法阻止證人依法作證或者指使他人作偽證的妨害作證行為, (1)行為人非法勸止、阻止證人依法作證,具體可采用暴力方式如綁架等方法使證人人身自由受到嚴重限制甚至喪失自由而無法作證;或者以暴力作后盾對證人進行威脅使證人不敢作證;或者采用金錢、財物或其他利益,或許諾錢財或其他利益使證人不愿作證;或者采用引誘、唆使、勸說來說服證人不要作證:還有利用職務等身份迫使從屬部下不要作證等等。無論采用何種方式,只要主觀上具有故意,客觀上實施了妨害證人依法作證的行為,妨害了司法機關的正常的訴訟活動,就構成本罪。證人是否被勸止或被阻止而沒有作證,或者證人是否接受賄買的金錢、財物,對行為人構成犯罪沒有影響。 (2)行為人實施希望他人(不一定是證人)作偽證的行為。行為人具體可用脅迫的手段來實施,可以采用賄買的辦法,也可以采用唆使、引誘的方法,還可以采用具他手段如利用職務迫使下屬作偽證等。不管采用何種打法、手段,其實質都是一樣的,即都是行為人希望他人作偽證,在客觀上侵害了司法機關的訴訟活動,因此都是妨害作證的行為,行為人依法構成犯罪。在刑事案件偵查或審判過程中,辯護人、訴訟代理人以各種手段致使證人作偽證這種方式來妨害作證,如果構成犯罪的,應以妨害刑事證據罪論處。 本罪是舉動犯,只要實施了妨害作證的行為,均構成犯罪,情節嚴重是本罪的加重情節,所謂情節嚴重,主要是指行為人實施的妨害作證行為嚴重,侵害司法機關正常的訴訟活動,甚至使之無法進行;或者采取的手段極其惡劣:或者產生嚴重的后果,如造成冤、假、錯案:或者行為人經批評教育后,仍繼續實施妨害作證行為,等等。對于那些妨害作證行為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能認定構成妨害作證罪。例如證人的親朋好友怕證人作證后遭報復叫證人不要作證,這種作法雖然是錯誤的,但是情節輕微,危害不大,不構成妨害作證罪。 對于妨害作證罪來說,還有幾點必須指出:其一,行為人只要實施了符合上述構成要件,妨害作證的行為,就構成妨害作證罪且為既遂。至于證人是否被勸止、阻止沒有作證,或者是否接受賄買或者接受賄買后是否作證,對成立本罪無實際意義,同樣他人是否因行為人的指使作偽證,或者是否接受賄買或接受賄買后是否作偽證對成立本罪也無實際影響。以上這些情節只是量刑時考慮的因素。其二,妨害作證罪發生的時間、空間較廣,既可以發生在訴訟提起以后的訴訟活動中,也可以發生在訴訟提起之前,因為在這一階段,行為人實施有妨害作證的行為,同樣會影響以后即將發生的訴訟活動,也即實質上仍會侵害國家司法機關正常的訴訟活動,同樣具有相當的社會危害性,在性質上與在訴訟提起后實施的妨害作證的行為和社會危害性及其程度沒有兩樣。其二,妨害作證罪可以發生在刑事案件、民事案件中,也可以發生在經濟案件、行政案件中,這里所說的案件皆是指法律訴訟上的案件,不包括沒有進入訴訟的違紀案件、行政案件等。 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是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司法工作人員犯本罪的,從重處罰。 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且為直接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妨害證人作證的行為會妨害國家司法機關正常的訴訟活動和他人的作證權利或人身權利,仍決意實施妨害作證行為,希望這種社會危害性的發生,行為人往往出于個人利益或他人利益之動機 動機可以多樣,但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虛假訴訟罪的構成要件及立案標準

1,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年滿16周歲,具備刑事責任能力,且還應當是具備民事訴訟行為能力,能夠提起民事訴訟的自然人。單位也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2,本罪的主觀方面為故意,一般來說是直接故意,明知自己是用捏造的事實提起訴訟,本罪并未規定行為人需具備特定的主觀目的,所以行為人進行虛假訴訟的主觀目的是否為了謀取利益,謀取利益的性質是否正當均不影響本罪的成立。3,本罪所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既包括司法機關的正?;顒又刃?,具體而言,是司法機關正常的民事訴訟活動秩序,也包括他人的財產權、婚姻權、收養權、監護權、繼承權等合法權益。虛假民事訴訟的行為,不僅浪費寶貴的民事司法資源,導致真實訴訟無法得到及時審理,嚴重妨害司法公信力和判決權威性,同時還可能對法官職業帶來不可預測的風險。4,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零七條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論述構成妨害民事訴訟行為應當符合的條件。

【答案】:妨害民事訴訟行為,指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或者案外人在訴訟過程中故意實施的擾亂民事訴訟秩序、阻撓民事訴訟進程的行為。構成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行為條件。妨害民事訴訟行為的行為人故意實施了一定的行為或者故意不實施一定的行為。如某案件的原告甲故意在法庭上辱罵被告欠債不還,同時還厲聲指責承辦法院收受賄賂、徇私舞弊,還聯合其家屬數人對制止其行為的承辦人大打出手,并造成其重傷,導致訴訟程序無法繼續進行。又如某案件的被告乙在法院判決其敗訴,經上訴仍然敗訴以后對法院判決極其不滿,一真拒絕履行判決內容。在法院對其進行強制執行時,乙從廚房拿出一把菜刀對執行法官實施人身威脅,導致法院判決無法及時執行。甲和乙的上述行為便有可能構成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

(2)時間條件。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發生在訴訟進行過程中。如上例中甲如果在案件敗訴后一直心存不滿,某日在路上偶遇承辦法官,便對其破口大罵并直至大打出手,造成該法官重傷。甲的這種行為發生在民事訴訟依法終結之后,屬于一般的故意傷害行為,應當由被辱罵的法官向公安機關報警,由公安機關對甲進行立案偵查,通過正常的刑事訴訟程序對甲進行懲罰。

(3)結果條件。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擾亂了訴訟秩序、妨害了訴訟的正常進行。若丙在訴訟過程中僅因為輕微不滿而對對方當事人稍有微詞,并說了一句臟話,但沒有出現過激行為,民事訴訟仍然正常進行。那么甲說臟話的行為由于情節輕微,并沒有對民事訴訟造成妨害,不構成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

妨礙民事訴訟的行為有哪些

法律分析:(1)人民法院認為必須到庭的被告,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2)偽造、隱藏、毀滅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3)以暴力、威脅v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4)有關單位拒絕或者妨害人民法院調査取證;(5)以隱瞞存款和其他財產等方法推拖、拒絕履行義務;(6)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査封、扣押、凍結的財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一條 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并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一百一十四條 有義務協助調查、執行的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除責令其履行協助義務外,并可以予以罰款:

(一)有關單位拒絕或者妨礙人民法院調查取證的;

(二)有關單位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后,拒不協助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的;

(三)有關單位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后,拒不協助扣留被執行人的收入、辦理有關財產權證照轉移手續、轉交有關票證、證照或者其他財產的;

(四)其他拒絕協助執行的。

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對仍不履行協助義務的,可以予以拘留;并可以向監察機關或者有關機關提出予以紀律處分的司法建議。

妨害民事訴訟行為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法律主觀:

一、什么是妨害民事訴訟行為

妨害民事訴訟行為,是指訴訟參與人和其他人在民事訴訟過程中,故意干擾、破壞訴訟秩序,阻礙訴訟活動正常進行的違法行為。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毀滅重要 證據 ,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并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二、妨礙民事訴訟行為的構成要件

1.行為主體。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主體,既可以是案件的當事人,也可以是其他訴訟參與人,還可以是案外人。

2.行為人實施了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行為人在訴訟中實施了具體的妨害民事訴訟秩序的行為,該行為在客觀上妨礙和干擾了民事訴訟的正常進行,引起了妨害民事訴訟秩序的后果。

3.行為人實施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主觀上是故意的。所謂主觀上的故意,是指行為人在主觀上希望或放任妨害民事訴訟結果的發生,也就是說,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有可能造成妨害民事訴訟秩序的結果且追求或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

4.行為人實施妨害民事訴訟秩序的行為一般是在訴訟過程中。如果是在訴訟之前或在訴訟結束之后,行為人所實施的在形式上與妨害民事訴訟秩序類似的行為,雖然有可能也是違法的。

同時具備了上述四個要件,就構成了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人民法院可以對行為人依法采取強制措施。

三、妨礙民事訴訟行為的行為特點

第一,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是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強制性手段,其目的在于排除妨害,保證民事訴訟順利進行。

第二,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適用于民事訴訟的全過程,既包括審判階段也包括執行階段。

第三,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適用的對象比較廣泛,既包括案件當事人和訴訟 代理 人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也包括妨害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外的人例如旁聽群眾。只要他實施了妨害訴訟秩序行為,阻礙了訴訟的正常進行,法律都要對其采取相應的強制措施。第四,在適用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在適用時,依照行為人妨害民事訴訟的程度輕重不同,既可單獨適用某一種強制措施,也可以將幾種強制措施合并適用。綜上所述,妨礙民事訴訟行為主要發生在民事訴訟活動過程中,法律明確規定了妨害民事訴訟行為的種類。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 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有哪些

您好!妨害民事訴訟行為,是指民事訴訟當事人、訴訟參與人和其他人在民事訴訟過程中,故意干擾、破壞民事訴訟秩序,阻礙民事訴訟活動正常進行的行為。正確認定妨害民事訴訟行為是準確適用強制措施的前提條件。構成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必須有妨害民事訴訟行為發生

2.必須是在訴訟過程中實施的行為

3.必須是出于行為人的主觀故意

4.必須是足以妨害民事訴訟進行,但尚未構成犯罪的行為

如能提供更多信息,則可給出更為周詳的法律意見。

妨礙民事訴訟的行為

目前的這個妨礙民事 訴訟 的行為,具體來說1.行為主體。根據 民事訴訟法 的規定,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主體,既可以是案件的當事人,也可以是其他訴訟參與人,還可以是案外人。因為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是針對妨害民事訴訟秩序的行為的,因此,無論是誰,只要是其行為妨害了民事訴訟秩序,就可以對其采取強制措施,而不論其是否是案件的當事人或其他訴訟參與人。 2.行為人實施了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行為人在訴訟中實施了具體的妨害民事訴訟秩序的行為,該行為在客觀上妨礙和干擾了民事訴訟的正常進行,引起了妨害民事訴訟秩序的后果。行為可能表現為作為,如偽造 證據 或毀滅證據、指使他人做偽證等;也可以是不作為,如被告經傳票 傳喚 無正當理由拒絕到庭、有義務協助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的人員拒絕協助人民法院開展工作等。 3.行為人實施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主觀上是故意的。所謂主觀上的故意,是指行為人在主觀上希望或放任妨害民事訴訟結果的發生,也就是說,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有可能造成妨害民事訴訟秩序的結果且追求或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如果行為人是因為過失而造成妨害民事訴訟秩序的結果的,如因為大意或疏忽而丟失了證據等。不構成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 4.行為人實施妨害民事訴訟秩序的行為一般是在訴訟過程中。如果是在訴訟之前或在訴訟結束之后,行為人所實施的在形式上與妨害民事訴訟秩序類似的行為,雖然有可能也是違法的。但一般不能認為該行為構成妨害民事訴訟秩序。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有關司法解釋,在個別特殊情況下,在訴訟外實施的行為,符合一定情形的,也構成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即在人民法院執行完畢后,被執行人或者其他人對已執行的標的有妨害行為的,人民法院應當采取措施,排除妨害,并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第102條的規定處理。 同時具備了上述四個要件,就構成了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人民法院可以對行為人依法采取強制措施。

排除妨害糾紛的構成要件

排除妨礙責任的構成要件如下:

1、存在妨礙他人民事權益的狀態。排除妨礙的主要構成要件是存在妨礙他人行使民事權利或者享有民事權益的狀態。與停止侵害的主要構成要件不同之處在于:一為動態,一為靜態。妨礙狀態多為行為造成的,例如,堆放影響通行;違章建筑物妨礙相鄰一方通風、采光;在他人建筑物上設置廣告;將有害液體泄漏在他人使用的土地上等。妨礙狀態也有自然原因形成的,例如樹根蔓延至相鄰一方的土地;

2、妨礙狀態具有不正當性。妨礙狀態具有不正當性是指沒有法律根據,沒有合同約定,缺乏合理性。有些妨礙同時造成他人財產的損失,例如,在施工過程中,塔吊因超負載掉下,破壞了他人的房屋,并阻塞了通道(排除妨礙是獨立的責任方式,不直接涉及因妨礙同時造成的賠償損失責任);有些妨礙是給他人造成不便。

妨礙民事訴訟行為的特點包括:

1、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是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強制性手段,其目的在于排除妨害,保證民事訴訟順利進行;

2、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適用于民事訴訟的全過程,既包括審判階段也包括執行階段;

3、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適用的對象比較廣泛,既包括案件當事人和訴訟代理人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也包括妨害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外的人例如旁聽群眾。只要他實施了妨害訴訟秩序行為,阻礙了訴訟的正常進行,法律都要對其采取相應的強制措施;

4、在適用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在適用時,依照行為人妨害民事訴訟的程度輕重不同,既可單獨適用某一種強制措施,也可以將幾種強制措施合并適用。

綜上所述,排除妨礙的意思是指權利人行使其權利受到不法阻礙或妨害時,有權請求加害人或排除或請求人民法院強制排除,以保障權利正常行使的措施;排除妨礙既適用于侵害財產權的情況,也適用于侵害人身權的情況。權利人提出該項請求后,不論侵害人的妨礙有無故意或過失,應立即排除對受害人權利行使的妨礙。如果侵害人自己不排除,受害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排除妨礙的訴訟,該項訴訟不受時效限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三條

物權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可以通過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途徑解決。

【版權聲明】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律師投稿,刊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于本網聯系,我們將予以及時更正或刪除。【在線反饋】

什么行為不構成交通肇事逃逸

不認定為肇事逃逸的情況有: 1、交通事故當事人對事故事實無爭議,撤離現場自行協商解決。 2、交通事故當事人為及時搶救事故傷者,標明車輛和傷者位置后駕車駛離現場并及時報案的。 3、交通事故當事人將傷者送醫院后,確因籌措傷者醫療費用需暫時離 ...
2023-12-04 15:48

代位繼承權必須具備的條件:法律解析與實際案例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家庭成員之間的繼承關系變得越來越復雜。在眾多的繼承方式中,代位繼承權是一種特殊的制度,它允許晚輩在特定情況下代替長輩繼承財產。然而,代位繼承權的行使并非毫無條件,它需要滿足一系列法定要求。本文將結合真實案例,對 ...
婚姻
16熱度

不構成故意殺人罪的辯護的條件有哪些

不構成故意殺人罪的辯護的條件有不符合犯罪構成;證據不足、疑罪從無;程序違法等。根據法律規定,正當防衛致人死亡的不構成故意殺人罪。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 ...
2023-11-20 15:43

民事訴訟二審改判條件是怎樣規定的

民事訴訟二審改判條件: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3、法律主觀:民事訴訟二審改判條件: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民事訴訟二審改判條件是怎樣規定的1、法律主觀:民事訴訟二審改判的條件是:原判決、裁定認定 ...
婚姻
545熱度

債務人轉讓債務應具備的條件

債務人轉讓債務應當具備的條件包括:該債務必須合法有效,必須取得債權人的同意,該債務應當具有可轉讓性,債務轉讓的,其從債務也一并轉讓,且新的債務人可以主張原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抗辯。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一條 債 ...
2023-12-08 14:42

不當得利的構成條件有什么,不當得利的構成條件有什么法律規定

2、不當得利的構成要件:一方獲得利益(包括財產積極增加與財產消極增加),不當得利的構成要件有四:一方獲得利益(包括財產積極增加與財產消極增加),不當得利的構成要件法律規定1、不當得利是指個人或組織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得的利益,其構成要件包 ...
法律
602熱度

幫dubo收錢轉賬這是什么行為

幫dubo收錢轉賬可能構成dubo罪或開設賭場罪的共犯。還可能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dubo罪指以營利為目的,聚眾dubo或者以dubo為業。若存在事先通謀,一人通過以dubo為業或者聚眾dubo等手段獲得利益之后,由另一人負責收錢轉賬,就會構成dubo的共 ...
2023-12-19 14:20

民事法律行為的生效條件包括,民事法律行為的生效條件有哪些?

民事法律行為有效應具備的條件如下:民事法律行為的一般有效條件: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法律主觀:根據法律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有效需要的要件主要有:行為人必須是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人,2 ...
法律
208熱度

幫殺人犯掩蓋罪行會構成什么罪

幫殺人犯掩蓋罪行一般會構成包庇罪或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若為幫殺人犯掩蓋罪行還毀滅證據的,還會構成毀滅證據罪;若在公安機關偵查時幫其故意作虛假證明,還構成偽證罪。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三百零七條 以暴力、威脅、賄買等方法阻止證人作證 ...
2023-12-19 14:03

債務免除的條件有哪些

債務免除的條件為:要向債務人作出免除債務的意思表示,作出免除債務表示的債權人要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該行為是其真實意思表示,債權人免除債務后不得撤回。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五條 債權人免除債務人部分或者全部 ...
2023-12-29 14:17

民法典里的提存需要具備哪些條件,提存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3、法律分析:提存,指由于債權人的原因而無法向其交付合同標的物時,債務人將該標的物交給提存機關而消滅債務的制度,3、提存,指由于債權人的原因而無法向其交付合同標的物時,債務人將該標的物交給提存機關而消滅債務的制度,2、提存,指由于債權 ...
民事
37熱度

國外結婚國內又結婚構成重婚嗎

當事人在國外結婚,但是在國內又和其他人登記結婚的構成重婚。法律規定,在一夫一妻制下,有配偶的人又與他人結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行為是重婚。所以當事人只要是在有配偶的狀態下,有發生與他人另行登記結婚的行為,那么當事人依法構 ...
2024-01-03 16:00

交通肇事罪條件(什么情況構成肇事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交通肇事罪】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4、交通肇事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在交通運輸活動中違反交通運 ...
法律
544熱度

政府強拆行為違法判決后怎么賠償

政府強拆行為違法判決后,當事人可要求政府賠償財產損失費用和人身損害費用,其中財產損失賠償包括房屋價值、附著物價值以及臨時安置的費用賠償,如果強拆過程中造成了人損害,還可要求其賠償相應的醫療費及傷殘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 ...
2023-12-04 15:18

民事訴訟簡易程序的適用條件(民事訴訟簡易程序的適用條件一審)

適用簡易程序的條件有哪些以下情況適用簡易程序: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的民事案件以及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前述規定以外的民事案件,當事人雙方約定適用簡易程序,《最高人民法院關 ...
法律
134熱度

打掉牙齒構成什么罪

打掉牙齒致人輕傷及以上的,構成故意傷害罪,一般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傷害罪具體是指行為人故意非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 ...
2023-12-13 15:38

民間借貸構成詐騙的條件(告人詐騙需要什么證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法律客觀:《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 ...
法律
511熱度

我國民事訴訟的主體

我國民事訴訟主體包括人民法院、原告、被告和第三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三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2023-12-08 15:33

起訴離婚網上可以立案嗎(起訴離婚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人民法院在審理離婚案件時應當調解,調解無效,且婚姻感情確實已經破裂的,應當準予離婚,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條夫妻一方要求離婚的,可以由 ...
婚姻
49熱度

有哪些可使債權轉讓生效的條件

可以使債權轉讓生效的條件包括:該債權是合法有效的,不屬于根據債權性質不得轉讓的債權,不屬于根據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的債權,不屬于根據法律規定不得轉讓的債權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條 債權人轉讓債權,未通知 ...
2023-12-29 14:17

債權人提出破產清算申請需具備的條件是什么呢

債權人申請的實質條件:債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對債務人進行重整或者破產清算的申請,債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對債務人進行重整或者破產清算的申請,債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 ...
民事
438熱度

車禍出院理賠雙方必須都去嗎

車禍出院理賠雙方必須都去。確定交通事故賠償需要先進行定損。交通事故定損是需要肇事者到場的,如果肇事車輛的保險公司全額賠償,肇事者可以不去,但肇事車輛的保險公司必須有人到場。雙方只有對車輛損壞以及賠償金額協商一致后才可以通過進行下一 ...
2023-12-14 15:52

民間借貸具備哪些條件是有效的(民間借貸需要什么條件)

二、民間借貸認定具備條件是什么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民間借貸是屬于一種民事法律行為,民間借貸成立的條件包括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不違反法律規定等,民間借貸認定具備條件是什么一、民間借貸認定具備條件是什么法律 ...
債權
469熱度

綁架罪預備行為的認定

綁架罪預備行為的認定是其僅實施了為綁架而做的準備行為,如調查踩點、購買犯罪工具等準備行為。綁架罪的預備要求其為開始實施控制被害人人身自由的行為。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 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綁架他人的,或者綁架他人作為人質的 ...
2023-12-01 14:52

民事訴訟起訴條件(民事訴訟起訴條件法條)

(四)、立案:經審查認為起訴符合受理條件的,應填寫立案審批表,由負責審查起訴的審判人員決定立案,立案時需要提交訴狀、當事人的身份證復印件(法人提供營業執照和機構代碼證復印件),證明案件事實的必要的證據材料并交納訴訟費用,當事人及其訴訟代 ...
法律
366熱度

破產債權應該具備的條件有哪些

破產債權應當具備的條件為:應當是破產宣告之前成立的債權;是不享有優先受償權的債權;是可以強制執行的債權;是非依破產程序不得行使的債權。債權人要申報債權的需要在法院確定的期限內申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四十八條 債 ...
2023-11-08 15:42

符合哪些條件認定構成根本違約(構成正當防衛符合哪些條件)

總的來說,根本違約的條件要求違約行為嚴重到足以使另一方當事人無法實現合同的主要目的,并且該損失必須是實質性的,第五百八十四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造成對方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 ...
合同
202熱度

保外就醫的保證人要具備哪些條件

保外就醫的保證人要具備與本案沒有任何牽連,享有政治權利,能夠與被保證人共同居住或者居住在同一市、縣,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的條件。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五條 對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 ...
2023-12-01 15:22

合同的當事人要具備什么條件

合同有效成立需具備的條件是什么合同有效成立需具備的條件是:1、雙方當事人應具有實施法律行為的資格和能力,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合同成立的要素如下:1、簽訂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 ...
合同
302熱度
亚洲an天堂an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