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方家暴女方起訴離婚孩子怎么判(男方家暴離婚孩子歸誰)
老公家暴被起訴離婚孩子歸誰一方
丈夫家暴離婚孩子一般是歸女方。如果婚姻存續期間丈夫家暴行為時間長且情節嚴重的,法院在判決孩子撫養權歸屬時會就一方的家暴行為作為一個考量因素。
【法律依據】
根據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第三款
離婚后,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愿。
家暴離婚孩子怎么判撫養權
家庭暴力離婚孩子撫養權的歸屬,可以根據以下幾點綜合考慮:
1、孩子的年齡:較小的孩子通常會判給母親撫養。因為這個時候孩子需要母親的照顧,而且母親更能給孩子提供更為親密的情感紐帶;
2、孩子的性別:女孩判給女方撫養的幾率會比男孩大;
3、雙方的經濟條件:有較好經濟條件的一方撫養孩子更為適宜;
4、考慮父母的感情:如果父母之間感情不破裂,不具備起訴離婚的條件,那么需要優先考慮父母雙方的感情,以此作為孩子撫養權判決的優先條件;
5、考慮其他因素:如父親賭博、性格暴力傾向等不良習氣,或者判給父親撫養對孩子成長環境更有利等,也應該作為判決撫養權歸屬的參考因素。
家暴離婚對孩子的傷害還包括:
1、孩子的安全感受到威脅:家暴離婚可能導致孩子感到恐懼和不安全,影響他們的情感健康和安全感;
2、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家暴離婚可能讓孩子感到自己不被愛和重視,影響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影響:孩子可能因為擔心自己被傷害而陷入悲傷、自我懷疑、自閉等不良情緒中,嚴重的可能會導致心理問題甚至是心理疾??;
4、孩子的社交能力受到限制:家暴離婚可能讓孩子感到孤獨和無助,影響他們的社交能力和人際關系;
5、孩子的學業表現受到影響:家暴離婚可能讓孩子因為心理上的不安全和壓力而影響學業表現,導致成績下降、失去信心等問題。
綜上所述,在將孩子的撫養權判給任何一方時,都應該綜合考慮以上因素,并且聽取孩子的意見,盡可能做出對孩子最有利的決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后,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愿。
我丈夫脾氣不好,有家暴的生活不能繼續下去,如果我和他離婚的孩子判給他可行
《民法典》規定一方有家暴行為的,孩子大概率會判給另一方,會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若是八周歲以上的子女,應當遵循子女的意見。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后,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適用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四十九條撫養費的數額,可以根據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和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確定。有固定收入的,撫養費一般可以按其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給付。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養費的,比例可以適當提高,但一般不得超過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無固定收入的,撫養費的數額可以依據當年總收入或者同行業平均收入,參照上述比例確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十九條 【被宣告死亡期間的民事法律行為效力】自然人被宣告死亡但是并未死亡的,不影響該自然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間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離婚后的父母子女關系】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后,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愿。
男方有家暴行為離婚孩子會判給誰
男方有家暴行為離婚孩子會判給女方。
男方家暴小孩不會判給他,家暴孩子的撫養權歸女方,男方有家庭暴力傾向,如果有證據證明家暴事實的,那么一般是會判給女方撫養,因為男方有家庭暴力行為的不利于孩子成長。
離婚需要準備以下材料:
1、戶口??;
2、居民身份證;
3、《結婚證》;
4、離婚協議書。協議書中應當載明雙方自愿離婚的意思表示以及對子女撫養、財產及債券處理等事項協商一致的意見;
5、同底色,近期正面彩色免冠二寸單人照片各二張。
辦理離婚手續的流程如下:
1、夫妻兩人準備好材料,就可以前去離婚機關離婚了兩人必須同時到場哦。所謂的離婚機關,跟結婚機關是同一處,就是一方常住戶口的區、縣級市民政局或鎮人民政府婚姻登記處;
2、兩人分別填寫《申請離婚登記聲明書》,并在婚姻登記機關簽名或按手印,在這里提醒各位不論是填寫結婚或者離婚的申請書,一定要本人簽名或按手印,不能代簽,否則未來因此產生糾紛就糟糕了;
3、兩人在離婚協議書一式三份上簽署同意協議內容的意愿,并在婚姻登記員面前簽名或按指印;
4、婚姻登記機關對離婚兩人所提交的證件、照片、協議書及申請書等材料進行審查,如果符合離婚條件的,離婚登記機關就會予以登記。隨后,就會發給離婚證。
綜上所述,婚姻是很多人向往的,也是一些人所追求的。好的婚姻能夠使人過得幸福美滿,但是很多夫妻在結婚后會因為感情破裂而離婚,離婚要辦理以上手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后,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愿。
男方有家暴行為離婚孩子會判給誰
當家庭暴力成為離婚的原因時,孩子撫養權的歸屬會受到法律的關注。在中國法律中,無論是男方還是女方,只要存在家庭暴力行為,都可能面臨失去孩子撫養權的風險。具體來說,法院會根據以下幾個因素來做出裁決:
首先,法院會考慮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如果父親在婚姻期間存在家庭暴力行為,法院通常會認為父親對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構成威脅,因此可能不會將撫養權判給父親。
其次,法院會考慮父母對孩子的照顧能力。如果母親在現實生活中比父親更有能力、更有責任心地照顧孩子,法院可能會將撫養權判給母親。
最后,法院會考慮孩子自身的意愿。如果孩子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認知能力,法院可能會聽取孩子的意見,并據此做出裁決。
總的來說,在涉及家庭暴力的離婚案件中,法院會以保障孩子的健康和安全為首要目標,同時會考慮父母的照顧能力和孩子的意愿。因此,如果父親存在家庭暴力行為,他的撫養權可能會受到限制或者剝奪,而孩子的撫養權則可能會判給母親或者其他監護人。當然,具體情況也需要結合案件事實和法律規定進行分析和裁決。如果您遇到了類似的問題,建議您及時咨詢專業的法律機構或律師。
喝酒家暴打老婆孩子起訴孩子怎么判?
您好,目前的情況對您爭取孩子的撫養權還是有利的。
您提到您的大女兒13歲,大兒子8歲。那么對于年滿八周歲的孩子,法官再判定孩子撫養權時會尊重孩子的真實意愿。對于您一歲半的小兒子,在法律上,未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
建議您可以搜集男方實施家庭暴力的相關證據,例如照片、視頻、報警記錄、就診記錄等,以證明孩子由男方撫養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
針對男方家暴的行為,您可以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來保護自己和孩子的人身安全。
希望回答對您有幫助,如有需要歡迎進一步咨詢。
相關法條: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后,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愿。
《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三條 當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實危險,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第二十九條 人身安全保護令可以包括下列措施:(一)禁止被申請人實施家庭暴力;(二)禁止被申請人騷擾、跟蹤、接觸申請人及其相關近親屬;(三)責令被申請人遷出申請人住所;(四)保護申請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
男方有家暴行為兩個孩子離婚怎么判
法律主觀:
男方有家暴行為,離婚時,法院會根據孩子情況按照最有利于子女成長的原則來判決撫養權歸屬。一般離婚后,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愿。根據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發展原則,一般情況下會判給女方;但是孩子已滿八歲并且選擇跟父親生活的;或者女方不具備撫養能力,法院也可能會判給男方。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后,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愿。
家暴離婚怎么判孩子歸誰
法律主觀:
一、家暴離婚怎么判孩子歸誰
如果想要孩子建議到法院起訴離婚,孩子如果在兩周歲以內法院一般會判給女方,除非女方有重大不能治愈的疾病,不盡撫養義務或者沒有撫養能力。
對于兩周歲以上的:一方已做絕育手術的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環境對子女生活不利的另一方當事人有傳染病久治不愈或者與其生活對子女身心健康不利的,隨外父母祖父母生活并且有能力照顧孫子女外孫子女的也可作為隨父或者母生活的優先條件考慮。十周歲以上的要征求孩子的意見,總之法院以保護子女利益為原則綜合考慮誰更有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其中包括經濟,道德等方面。
(一)若確定一方有暴力,另一方獲得孩子的可能性較大。因為暴力對孩子的成長會不好。
(二)撫養權方面,要按照那一方的撫養對孩子成長有利原則,法院確定撫養權時會綜合考慮孩子現在的生活狀態、夫妻雙方的工作收入及道德方面及孩子是否一直由一方父母在撫養等因素來判斷。
2歲以下的小孩一般判給母親撫養,除非女方有不適合撫養的情況,10以上的孩子,要聽取孩子的意見.若有兩個小孩,原則上是一人撫養一個小孩的沒有扶養孩子一方應支付撫養費,撫養費一般是一方收入的20-30%。撫養費包括生活費、教育費、醫療費等。撫養費的具體數額還要根據孩子所在城市的生活水平及孩子的實際生活需要確定。若有支付撫養費一方不給撫養費,可以以孩子作為原告,撫養孩子一方作為法定代理人起訴,要求應支付一方按離婚協議或判決支付。
二、家庭暴力離婚如何獲得賠償
遭受家庭暴力一方是有權請求損害賠償的,根據我國《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由于因家庭暴力導致離婚案件,無過錯方可以要求有過錯一方進行家庭暴力離婚賠償。
家庭暴力離婚賠償的侵害對象是人身損害,賠償范圍是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兩個方面。在家庭暴力情形下。這里物質損害主要包括由于身體、精神受到傷害而產生的醫療費,誤工費、殘疾者生活補助費等等。精神上痛苦是極其主觀的感受,別人無從得知,從而精神損害不可能精確計算,只能委之于法官憑借司法經驗,根據行為人的主觀惡意、情節、常理、醫學鑒定等因素予以判斷。下面是司法實踐中運用的一些原則:
(一)無過錯方作為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家庭暴力離婚賠償請求的,必須與離婚訴訟同時提出。
(二)無過錯方作為被告的離婚訴訟案件,一審時被告沒有提出家庭暴力離婚賠償,在二審時提出來的,人民法院應當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告知當事人在離婚后一年內另行起訴。
(三)無過錯方作為被告的離婚訴訟案件,如果被告不同意離婚也不提起家庭暴力離婚賠償的,可以在離婚后一年內就家庭暴力離婚賠償問題單獨提起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配偶一方因實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遺棄家庭成員,而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賠償\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
三、離婚孩子撫養權如何爭取
在律師代理的離婚案件當中,60%左右的案件存在爭奪孩子的撫養權的問題,除了尊重孩子的個人意見外,收集相關有利的證據可以最大可能爭取到孩子的撫養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雙方基本條件的取證
對雙方的基本條件進行取證,包括但不限于工作性質、工作環境、收入狀況、居住條件、文化程度、性格修養等,通過對雙方的基本條件進行比較分析,突出有利因素。即使夫妻雙方的基本條件,如工資收入、教育程度等差異不大,但并不表示就沒有差異。比如,一方的思想品質,就在爭取孩子撫養權方面尤為重要,因為直接撫養方的思想品質,會直接影響下一代的健康成長。
(二)雙方父母基本條件的取證
很多時候,真正帶孩子的往往不是夫妻任何一方,特別是對于學齡前兒童,通常是一方的父母。因此,孩子以往的生活環境,以及長期帶孩子的父母的意見及身體情況,往往也是影響孩子撫養權的一個重要方面。
(三)孩子生活環境方面的取證
離婚案件中孩子撫養問題的處理原則,是不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如果雙方離婚,但有一方距離學校較近,或生活小區成熟,對孩子人學、生活最為有利,當然得到孩子撫養權的可能性就會更大。因此,這方面的取證工作也是必須的。
(四)孩子的意見相當重要
一般,法院在處理撫養問題上,會認真聽取8周歲以上孩子的意見,并做筆錄入卷。在離婚前或離婚過程中,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使孩子愿意隨自己生活是尤為重要的。
綜上所述,家暴離婚的,為了保障孩子能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通常會判決給沒有家暴的一方父母。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后,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愿。
老公喝酒打老婆離婚怎么判孩子撫養權
你好,根據你的問題情況初步判斷,孩子應歸屬判給母親。
但在法律上,作為妻子一方需提供丈夫實施家暴的相關證明或材料,否則該情節將不能作為撫養權的判定先決條件被法院采納。
以下補充一些相關知識,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子女撫養權確定的依據是什么
婚姻雙方當事人離婚以后,彼此不再承擔同居義務,這就意味著雙方當事人只能由一方直接撫養未成年子女,或雙方輪流直接撫養未成年子女,在我國,根據婚姻家庭方面的法律規定及相關司法解釋,對未成年子女直接撫養權的確立主要有以下原則:
1、以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權益為原則;
2、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
3、哺乳期后的子女,以雙方協商優先,不能達成協議時,以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進行判決為補充為原則;
4、對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隨父或隨母生活發生爭執的,以適當考慮未成年子女的意見為原則。
二、子女撫養權變更的情形
1、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嚴重疾病或因傷殘無力繼續撫養子女的。一方患病或者傷殘,必然影響到對孩子的教育和照料,從孩子成長的角度出發,不是“如何變更撫養權?”的問題,而是必須要變更孩子撫養權問題。
2、與子女一同生活的一方不盡撫養義務或有虐待行為的或其與子女共同生活對子女身心健康有不利影響的。有的父母離婚時爭奪撫養權不是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只是為了在財產分割或是為了達到報復的目的。目的一旦達到,就對孩子不管不問,不履行自己的撫養義務,有的還甚至對孩子打罵虐待。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變更撫養權?關心孩子成長的另一方可以要求變更離婚孩子撫養權。但是,變更撫養權不能要求重新分割原有的共同財產。
3、十周歲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隨另一方生活的。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屬于限制行為能力人,可以從事與其年齡相關的民事活動。父母離婚時,對于十周歲以上的子女的撫養權歸屬,應當聽取孩子的意見。而在離婚時不滿十周歲,過了幾年,超過十周歲后,如果孩子明確表示愿意跟隨另一方生活,就可以申請變更離婚孩子撫養權。
4、有其它正當理由需要變更的。這是個兜底條款,社會現實是復雜的也是在不斷發展的,對于那些制定司法解釋時考慮不到的問題,司法解釋賦予了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權,在這里,如何變更撫養權?法官可以根據自己對客觀情況的主觀認識來判斷是否應該變離婚孩子撫養權。
根據以上規定,只要具有上述任意一個條件,即可向人民法院申請變更撫養權。
家暴離婚怎么判孩子歸誰?
家暴屬于侵犯人身權利的行為。一方實施家暴,意味著該方對于子女成長極其不利,而撫養權的判決都是有利子女原則,因此,家暴方一般不會取得孩子的撫養權。
孩子撫養權的歸屬:哺乳期內的孩子原則上母親,八周歲以上的征求孩子的意見,其他的要看誰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利,要綜合考慮夫妻的工作,收入,教育等。另一方按固定收入的20-30%支付撫養費,并有權探視。
法院判決的原則是根據子女的利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因此如果對方有家庭暴力,有證據證明對方是對女方和孩子都有家庭暴力行為,這樣法院在判決時很大可能會判給女方。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后,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愿。
第一千零八十五條離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撫養的,另一方應當負擔部分或者全部撫養費。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前款規定的協議或者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者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