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銷合同的法律規定是什么(民法典撤銷合同的法律規定)

在線問法 時間: 2023.12.01
516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條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第一百五十條規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合同撤銷的法律規定

法律主觀:

合同撤銷的法定條件包括: 1、合同因重大誤解而簽訂; 2、合同因欺詐、脅迫而使一方當事人沒有表達真實的意思表示; 3、 合同顯失公平 。根據《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條規定,基于重大誤解實施的 民事法律行為 ,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第一百五十條規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法律客觀: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條基于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第一百四十八條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第一百五十條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合同法撤銷合同的法律規定

法律主觀:

合同法已經失效,根據最新《民法典》關于撤銷權的規定有撤銷權的情形、撤銷的時間等。合同可撤銷事由有:一方實施欺詐行為所訂立的合同;因重大誤解所訂立的合同;一方或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訂立的合同;其他法定情形的合同等。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條 基于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九條 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條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民法典撤銷合同的法律規定

合同法已經失效,根據現行《民法典》的規定,一般而言有以下四種法定解除情形:

第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第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的;

第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的;

第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續履行的債務為內容的不定期合同,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是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對方。

合同法撤銷權的法律規定有什么

法律分析:撤銷權有下列規定,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1、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2、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3、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

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法律依據:《中風化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七條 基于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九條 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條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合同可撤銷的情形 民法典

民法典規定的合同可撤銷的情形:

1、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行為人因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品種、質量、規格和數量等的錯誤認識,使行為的后果與個人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較大損失的行為。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構成要件為:

(1)必須對合同主要內容發生了重大誤解。如果僅僅對合同的非主要條款發生誤解,并且不影響合同的目的及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則不構成重大誤解;

(2)行為人因為誤解作出了意思表示。即行為人的誤解與其意思表示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3)誤解是由行為人自己的過錯造成的,主觀上并非故意;

2、因顯失公平訂立的合同,一方在緊迫或缺乏經驗的情況下而訂立的如果履行對其有重大不利的合同。顯失公平訂立的合同構成要件為:

(1)合同的履行對一方當事人有重大不利或明顯不公平,主要表現在一方要承擔更多的義務而享受極少的權利,或者在經濟利益上要遭受重大損失。而另一方則以較少的代價獲得較大的利益,承擔極少的義務而獲得更多的權利;

(2)一方獲得的利益超過了法律所允許的限度;

(3)受損失的一方是在輕率、缺乏經驗或緊迫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行為;

3、因欺詐訂立的合同,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虛假情況,誘使對方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的行為。欺詐訂立的合同構成要件為:

(1)必須有欺詐的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告知對方的情況是虛假的,且會使對方陷入錯誤意思表示,而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

(2)必須實施了欺詐的行為,即行為人將其欺詐故意表示于外部的行為;

(3)受欺詐人因欺詐而陷入錯誤,并基于錯誤而為意思表示;

4、因脅迫訂立的合同,因他人的威脅和強迫而陷入恐懼作出的不真實意思表示的行為。脅迫訂立的合同構成要件為:

(1)須脅迫人有脅迫的行為;

(2)脅迫人須有脅迫的故意;

(3)脅迫的本質在于對表意人的自由意思加以干涉;

(4)須相對人受脅迫而陷入恐懼狀態;

(5)須相對人受脅迫而為意思表示,即表意人陷入恐懼或無法反抗的境地,與意思表示之間有因果關系;

5、因乘人之危訂立的合同,行為人利用對方當事人的急迫需要或危難處境,迫使其作出違背本意而接受于其非常不利的條件的意思表示。乘人之危訂立的合同構成要件為:

(1)須有表意人在客觀上正處于急迫需要或緊急危難的境地;

(2)須有行為人乘人之危的故意,即相對人明知表意人正處于急迫需要或緊急危難的境地,卻故意加以利用,使表意人因此而被迫作出對行為人有利的意思表示;

(3)須有相對人實施了足以使表意人為意思表示的行為;

(4)須相對人的行為與表意人的意思表示之間有因果關系;

(5)表意人因其意思表示而蒙受重大不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條

基于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在我國可撤銷合同有哪些規定

法律主觀:

可撤銷合同的范圍如下:,1.重大誤解即行為人因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品種、質量、規格等的錯誤認識,使行為的后果與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較大的損失。,2.顯失公平是指一方在緊迫或缺乏經驗的情況下,而訂立的明顯對自己有重大不利的合同。它對利益受損方而言,并非自愿接受。合同的公平與否,還應當以當事人之間的物質利益是否均衡加以判定,只有將主客觀要件結合起來,才能正確認定顯失公平問題。,3.乘人之危是指當事人一方利用他人的危難處境或緊迫需要,強迫對方接受明顯不公平的條件,并做出違背其真意的意思表示。,4.欺詐、脅迫即一方當事人采用欺騙或實施不法行為給對方造成危難等手段,使對方做出違背真意的意思表示。,可撤銷合同撤銷權的行使方式在一般情況下,由撤銷權人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向人民法院提出撤銷合同即可。但重大誤解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內提出。,合同撤銷權成立要件有:,1.因重大誤解訂立的;,2.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條規定,基于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條 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生效力后,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可撤銷合同的五種情形

一、可撤銷合同的五種情形是什么

1、可撤銷合同的五種情形如下:

(1)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

(2)因顯失公平訂立的合同;

(3)因欺詐訂立的合同;

(4)因脅迫訂立的合同;

(5)因乘人之危訂立的合同。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稿畝源十七條

基于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重大誤解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二)當事人受脅迫,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三)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放棄撤銷權。

當事人自民事法律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

合同可撤銷合同解除的異同及法律規定

合同撤銷與合同解除的區別

(1)發生原因不同

從發生原因來看,合同撤銷權的發生一般是基于法律的規定,根據《合同法》第54條之規定,引起合同撤銷的原因是:重大誤解、顯失公平、欺詐、脅迫、乘人之危情形下所訂立的合同;而合同解除權的發生,既有法律的規定,又有當事人的約定,《合同法》第93條、第94條的規定即是。

(2)適用范圍不同

從適用范圍來看,合同的解除主要適用于合同關系;而合同的撤銷不僅可以適用于合同,對于有瑕疵的意思表示,不管其是否已成立為合同,均可予以撤銷。

(3)合同關系的消滅不同

從合同關系的消滅來看,合同的撤銷必須由撤銷權人提出,由仲裁機構或人民法院確認;而合同的解除則可以通過當事人協商或一方行使解除權而達到目的,不必經過仲裁機關或人民法院裁決。(4)發生的效力不同從發生的效力看,合同的撤銷都有溯及力,《合同法》第58條規定,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而合同的解除要根據合同的履行情況和合同的性質及當事人的意愿來決定合同被解除后是否具有溯及力。

溫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規定的合同問題#

#進行查看!若需幫助可#咨詢合同糾紛律師#

民法典關于可撤銷合同的規定是怎樣的

一、民法典中滿足什么條件合同可以撤銷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可撤銷的合同有以下情形:

(1)基于重大誤解簽訂的合同;

(2)以欺詐手段簽訂的合同;

(3)受第三人欺詐簽訂的合同;

(4)以脅迫手段實施簽訂的合同;

(5)顯失公平簽訂的合同。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九條

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二、不可撤銷合同有哪些

不可撤銷合同的情形有,當事人簽訂的合同中有不可撤銷的表示,受要約人有理由認為要約不可撤銷并依其信賴行事,不可撤銷的要約一般是指要約人以確定承諾期限或者其他形式明示要約不可撤銷或受要約人有理由認為要約是不可撤銷的,并已經為履行合同做了合理準備工作?;谥卮笳`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撤銷合同的法律規定

撤銷合同的法律規定如:1、因為重大誤解而訂立的合同;2、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3、在訂立合同時受到欺詐、脅迫。 一般基于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該錯誤的產生是當事人的內心意思缺陷,不是其他原因。當事人的意思真實與其內心意思一致,就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識、技能或信息等內心意思的缺陷,使其對合同的內容等發生誤解。另外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利用對方處于危困狀態、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顯失公平,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一條 一方利用對方處于危困狀態、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顯失公平的,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條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撤銷合同的訴訟流程

撤銷合同的訴訟流程如下:1、遞交訴訟狀;2、法院經審查受理后將起訴書副本送達被告;3、被告在十五日內提交答辯狀,法院在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送達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辯狀,不影響審理;4、決定開庭審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并公告;5、法庭調查階段包括:當事人陳述,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

【版權聲明】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律師投稿,刊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于本網聯系,我們將予以及時更正或刪除。【在線反饋】

民法典規定什么將土地承包經營權互換

《民法典》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有權將承包經營權轉讓、互換,但在未經批準的情況下,不能將承包地用于非農建設。此外,如果土地承包經營權人轉讓、互換后未進行登記的,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三十四條 ...
2023-12-14 16:32

臨時合同受法律保護嗎

臨時合同受法律保護。根據法律規定,合同符合當事人具有相應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內容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等條件的,應當具有法律效力及法律約束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 ...
2023-12-12 14:51

合同解除法律依據有哪些(合同解除法律規定)

解除勞動合同法律依據法律主觀:根據《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 解除勞動合同 的,二、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怎么辦用人單位違反 ...
合同
333熱度

法律上對于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都是如何規定的

法律上對于無效婚姻的規定:未到法定婚齡結婚、在有配偶的情況下結婚以及與直系血親或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結婚的都屬于婚姻無效的情形;法律上對于可撤銷婚姻的規定: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應當 ...
2023-09-28 10:39

撤銷合同的法律規定是什么(民法典撤銷合同的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條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 ...
合同
516熱度

民法典鎮里可以簽土地承包合同嗎

鎮里不可以簽土地承包合同。根據法律規定,農村集體土地歸農村經濟集體所有,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發包。因此城鎮不是土地發包的主體,不能簽訂土地承包合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三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 ...
2023-12-14 16:24

合同目的不能實現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合同目的不能實現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 1、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 2、合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請求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 ...
2023-12-13 16:11

質押合同的法律規定有什么(質押合同模板)

前款規定的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為出質人,債權人為質權人,交付的動產為質押財產,民法典關于保證金質押的規定法律主觀:一、民法典中保證金質押需要簽署質押合同嗎民法典規定,以保證金出質的,出質人和質權人要簽訂質押合同,質權自出質人交付質押財 ...
合同
159熱度

合同繼續履行的法律依據

合同繼續履行的 法律依據: 1、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2、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繼續履行合同義務。 法律依據: 《 ...
2023-12-12 15:07

法律對可撤銷和可變更合同如何處理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條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 ...
合同
868熱度

民法典荒山承包合同丟失怎么辦

荒山承包合同丟失的,承包人可按照以下程序補辦: 1、向發包方補辦申請; 2、發包方根據實際情況,報承包土地所在鄉鎮人民政府; 3、鄉鎮人民政府出具證明材料,同時將原始資料復印件報縣農村經營管理部門; 4、對符合規定的,予以補辦。 法律依據: ...
2023-11-30 15:15

欺詐合同的撤銷期限(民法典規定了7種無效合同)

法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1、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重大誤解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第一百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一)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 ...
法律
175熱度

合同代簽是否有法律效力以及代簽人需要承擔什么

合同代簽有法律效力。要求代簽人有當事人的授權委托,并在授權范圍內代簽,或者代簽人沒有經過授權、在授權范圍外代簽,但當事人對合同進行了追認。代簽人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這是指若代簽人無授權或超越權限代簽合同,當事人未對合同進行追認的 ...
2023-12-19 14:28

民法典關于撤銷權的法律規定(民法典法定撤銷權的四種情形)

民法典規定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多少日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權力消滅,(九)撤銷權受除斥期間的限制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的一年內未行使,或者明確表示自己放棄撤銷權的,撤銷權歸于消滅法律依據:《民法典 ...
法律
957熱度

合同無效自始無效的規定都有哪些

合同無效自始無效的規定主要有合同被確認為無效之后,自始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并且自始不具有法律效力。合同無效后,當事人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并且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 ...
2023-12-12 15:07

民法典債務承擔的法律規定(民法典債務承擔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新民法典債務規定法律主觀:民法典中對債務的規定為:以支付金錢為內容的債,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外,債權人可以請求債務人以實際履行地的法定貨幣履行,第三百九十二條,被擔保的債權既有物的擔保又有人的擔保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 ...
法律
823熱度

合同根本違約的法律規定

合同根本違約的法律規定為合同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義務不符合合同約定的,構成根本違約,需要依法承擔繼續履行、補救措施、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 ...
2023-12-29 14:49

關于利息的法律規定(民法典關于利息的法律規定)

我國法律雖然將民間借貸合同設定為合法的民事行為,雙方當事人在借貸過程中本著自愿原則有高度的自治性,但是,一旦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上述規定的限度,我國法律對超出部分的利息將不予保護,關于利率的約定,我國法律已有較為明確的規定,如《 ...
民事
38熱度

法律規定贈與合同是雙務合同還是單務合同

法律規定贈與合同是單務合同而不是雙務合同。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條 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 ...
2023-10-23 14:56

解除合同違約金賠償標準(合同違約金20%法律規定)

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 ...
法律
681熱度

民法典土地承包合同錯誤的怎樣確權

土地承包合同錯誤的,當事人可通過以下方式確權: 1、與對方進行協商,解決合同錯誤問題; 2、申請所在地人民政府處理; 3、對人民政府所作的處理決定不滿意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 《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條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 ...
2023-12-04 15:08

民法典關于合同撤銷權的規定是怎樣的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一)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重大誤解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三個月內沒有行使撤銷權,《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 ...
合同
417熱度

民法典關于人身損害賠償的法律規定(民法典關于人身損害賠償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誤工費的賠償 受害人誤工日期,應當按其實際損害程度、恢復狀況并參照法醫鑒定或者治療醫院出具的證明等認定,護理費的賠償 受害人受害后的生活自理能力,一般應以法醫的鑒定或者治療醫院出具的證明認定,護理人員一般設一至二人,但確有必要的除外, ...
法律
583熱度

三年訴訟時效的法律規定(民法典三年訴訟時效的法律規定)

他說,按照總則中訴訟時效延長至三年的規定,建筑公司在2017年1月30日起訴,仍然在三年訴訟時效內,其債權仍然受法律保護,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專家熱議《民法總則》訴訟時效兩年改三年訴訟時效三年何時開始法律主觀:一、從什么時候開始三年訴訟 ...
法律
359熱度

第三人撤銷權的法律規定(第三人撤銷權的法律規定時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條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無權代理場合之善意第三人,可決定自己行為不生效,二、 第三人行使撤銷權應注 ...
法律
215熱度
亚洲an天堂an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