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進行解約催告效力是什么
簡述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行為效力。
【答案】: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行為效力規則如下:
(1)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接受報酬、贈與、獎勵的行為有效。
(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進行的與其能力相適應的民事行為有效
(3)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進行的與其能力不相適應的合同行為效力未定。
(4)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進行的與其能力不相適應的單方行為、身份行為無效。
簡述限制民事能力人的類型和行為效力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跟他的年齡,精神狀態,智力成果相符合的民事活動,這些活動不需要通過監護人的同意就具有法律效力。若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進行與其年齡不符的活動時,需要經過監護人的同意。
一、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行為效力有什么?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主要差別在于對于自我的控制能力,兩者的區別其實是法律強制規定的,客觀上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也有可能存在比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更成熟的心智。
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怎么簽合同有效?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簽訂的合同要具有效力,一個最重要的條件就是要經過其法定代理人的追認,這種合同一旦經過法定代理人的追認就具有法律效力,在沒有經過追認前,該合同雖然成立,但是并沒有實際生效。所謂追認,是指法定代理人明確無誤地表示同意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與他人簽訂的合同。這種同意是一種單方意思表示,無須合同的相對人同意即可發生效力。這里需要強調的是,法定代理人的追認應當以明示的方式作出,并且應當為合同的相對人所了解,才能產生效力。特別指出的有兩點:
(1) 法定代理人以行動自愿履行合同的行為也可視為法定代理人對合同的追認;
(2) 法定代理人的追認必須是無條件的,法定代理人不得對合同的追認附加任何條件,除非合同相對人的同意。
對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簽訂的合同,并非所有的都必須經過法定代理人的追認。本條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簽訂的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就具有法律效力。所謂“純獲利益”在我國一般是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某合同中只享有權利或者利益,不承擔任何義務,如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接受獎勵、贈與、報酬等,對于這些純獲利益的合同,他人不得以行為人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為由,主張該合同不具有效力。同時,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也可獨立訂立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相適應的合同,這類合同一般是日常生活方面的合同,如購買書本、乘坐交通工具等;對于不能完全辨認其行為的精神病人在其健康狀況允許時,可訂立某些合同,而不經法定代理人追認。除此之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就必須經過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后才具有法律效力。
要想使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簽訂的合同有效,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經過其法定代表人的責任。但是不是所有的合同都需要進行追認的。如果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簽訂的是純利益合同或者簽訂的合同與其年齡,精神狀態相適應的,不需要進行追認就具有法律效力。
民事行為效力待定的情形
法律主觀:
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為,是指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尚未生效,須經權利人追認才能生效的民事法律行為。一旦權利人追認,民事法律行為自成立時生效;如果權利人拒絕追認,則民事法律行為自成立時起無效。包括兩種情況:,1.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是否有效,分情況。,(1)法定代理人實施的,有效,(2)獨立實施的,純獲利益的行為有效;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行為有效;其他行為經法定代理人追認有效;其他行為未經法定代理人追認無效。,注: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民事法律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2.狹義的無權代理,狹義的無權代理包括幾種情況?,狹義的僅指表見代理以外的無權代理。在中國,無權代理一般指后者,即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所進行的代理。,注: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行為人實施的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注意,1.相對人無論是否善意均可行使催告權。,2.只有善意相對人才可以行使撤銷權。,3.善意相對人有權請求行為人履行債務或者就其受到的損害請求行為人賠償,但是賠償的范圍不得超過被代理人追認時相對人所能獲得的利益。,指明確表示同意,使效力未定民事行為變為確定有效的民事行為;,追認行為屬于單方民事行為,無需征得相對人同意;,善意相對人的催告權與撤銷權,1、善意相對人:不知道且不應當知道上述致使民事行為效力未定事由的相對人,為善意相對人;,法律只賦予善意相對人催告權與撤銷權;,2、催告權:善意相對人得知上述致使民事行為效力未定事由后,可將該事由告知追認權人,并催告其在法定期限內予以確認;追認權人經催告后,在法定期限內沒有確認的,默示為拒絕確認;,3、撤銷權:善意相對人在追認權人未追認之前,行使撤銷權,使效力未定民事行為不發生法律效力的權利;,撤銷后,其溯及力至行為開始之時,即自始無效;,4、撤銷權的行使須滿足的條件:,(1)、撤銷方式應采取明示方式;,(2)、必須在未追認前撤銷,經追認后,不得撤銷;,(3)、只有善意相對人才享有撤銷權;,對效力待定合同的處理方式,無外乎有兩種。一是經過追認使其變成確定有效的合同,二是通過撤銷的意思表示使其變成確定不生效的合同。,1、追認,合同生效,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簽訂的合同是效力待定的合同,若想使合同具有效力,要經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的追認。在沒有經過追認前,該合同雖然成立,但是并沒有實際生效。,所謂追認是指法定代理人明確無誤的表示,同意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與他人簽訂的合同。這種同意是一種單方意思表示,無需合同的相對人同意即可發生效力,這里需要強調的是,法定代理人的追認應當以明示的方式作出,并且應當為合同的相對人所了解才能產生效力。,2、撤銷,合同不生效,這里的撤銷權是指合同的相對人在法定代理人追認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簽訂的合同之前,撤銷自己對限制民事行為人所作的意思表示。,但是相對人撤銷這類合同必須滿足以下條件:,(1)撤銷的意思表示必須法定代理人追認之前作出的,對于法定代理人已經追認的合同相對人不得撤銷。,(2)只有善意的相對人才可以作出撤銷合同的行為。,(3)相對人作出撤銷的意思表示時,應當用通知的方式作出,任何默示的方式都不構成對此類合同的撤銷。,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為一般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未經其監護人同意作出的超出其能力的行為或者代理人超出代理權限所為的行為。
法律客觀:
《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一條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的,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
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行為人實施的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行為人實施的行為未被追認的,善意相對人有權請求行為人履行債務或者就其受到的損害請求行為人賠償。但是,賠償的范圍不得超過被代理人追認時相對人所能獲得的利益。
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為人無權代理的,相對人和行為人按照各自的過錯承擔責任。
限制行為能力人的民事法律行為效力
法律主觀: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獲得純利益的,如果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該民事行為是有效的。如果實施其他民事行為的,該民事行為屬于效力待定的行為,需要經過其法定 代理 人追認才能生效。
法律客觀:
《 民法典 》第二十二條,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是什么
法律分析: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實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為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后有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十九條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二條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一百四十五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實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為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后有效。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民事法律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進行解約催告效力如何
法律主觀: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簽訂的合同在進行解約催告后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后,該合同有效。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這樣的解約催告也是有效的。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二條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
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民事法律行為如何是效力待定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民事法律行為效力待定:
(1)有效: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獨立)實施的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獨立)實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為:效力待定;
①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后有效。
②相對人(不論是否善意)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
③民事法律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行為效力
法律主觀:
一、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行為效力如何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行為效力如下:
1.純獲利益的行為能力有效。
2.行為能力以外的雙方行為是效力待定,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如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簽訂合伙協議是無效的,因為根據合伙企業法規定,合伙人必須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3.行為能力以外的單方行為無效,如訂立遺囑。如果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簽訂的合同與其年齡、智力性適應則不需要追認。
二、民法中限制行為能力人分為哪幾類
民法中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1.8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但年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以自己的勞動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就是16歲以上不滿18歲已經工作了的人)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2.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完全精神病的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三、限制行為能力人可以協議離婚嗎
限制行為能力人不可以協議離婚,民法中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包括兩類人,即一是10周歲以上18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但年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以自己的勞動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就是16歲以上18歲以下已經工作了的人)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二是身體有缺陷(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心理有缺陷的人不算)以及患有間歇性精神病的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離婚:
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離婚不能通過民政局協議離婚,只能通過法院訴訟離婚。
2.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作為原告提出離婚訴訟。
法律客觀:
《民法典》第十九條,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