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簽字涂改是否屬于有效合同(合同簽字后多久生效)
合同上有涂改痕跡是否有效
只要涂改過后的合同是雙方都認同的,則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是一方當事人在沒有經過另一方當事人就擅自修改和通過內容的,隱瞞了真實意思的,并且有證據能夠證明的,則該合同將會被認定為無效合同。如果雙方經過協商而且不是主要內容的更改,并且修改之處蓋的有校對章或者手印,可以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
對于涂改的合同,我國有以下規定:雙方當事人經過協商認為應當修改的,則更改過后的合同有效;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更改的內容不明確的,則視為無效;合同的修改應該經過雙方當事人的同意,否在更改過后的合同無效;合同上涂改的內容如果是雙方都認可的,沒有異議的,則該合同是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的;如果一方擅自修改合同的,隱瞞了另一方當事人并且有證據的,該合同無效;涂改過后的合同應當有雙方當事人的簽章。要想合同生效,則需要先滿足雙方當事人對于合同條款都達成了一致的前提,其次合同中所約定的內容不能違反我國法律法規,合同中所附的條件成立,則該合同就是有效的。而合同成立則是指該合同已簽訂完成。兩者有本質的區別,合同成立是沒有任何法律效力的,合同生效才能對雙方當事人產生法律效力。無效合同與合同未生效時不同的,未生效的合同有可能是有效合同,而合同有效也與合同生效也不一樣,主要看令合同生效的條件和合同生效的時間。不同性質合同法律后果也不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準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準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準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
合同上有涂改痕跡是否有效
涂改后的合同是否有效要看合同的涂改是否是經過雙方的協商,是否是對重要內容的涂改。
如果雙方經過協商而且不是主要內容的更改,并且修改之處蓋的有校對章或者手印,可以具有法律效力。修改后的位置如果沒有再由合同當事人簽名確認的話修改的部分無效;但一般情況是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合同其他條款的效力,除非那部分是合同的主要、關鍵條款。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準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準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準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合同上有涂改痕跡是否有效
涂改合同并不屬于使合同歸于無效的情形,所以,原本有效的合同經過涂改仍然有效。
我國民法典規定的使合同歸于無效的情形包括以下四點: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2、當事人雙方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3、損害社會公共利益;4、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
但是,如果合同內容寫錯了必須要涂改的,雙方當事人最好在涂改處簽字或者蓋章確認,以免以后不必要的紛爭。
但是如果是單方面涂改合同的,屬于單方面變更合同的行為,違反意思自治原則,被擅自修改的部分對合同當事人沒有約束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十二條
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以下條款:
(一)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二)標的;(三)數量;(四)質量;(五)價款或者報酬;(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七)違約責任;(八)解決爭議的方法。
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一)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二) 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三)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四) 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五)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租房合同上有涂改,還有效嗎
租房合同上有涂改是否有效,視情況而定,具體如下:
1、租房合同上的涂改屬于雙方合意合同有效;
2、未經雙方對涂改部分簽字蓋章涂改內容不發生效力。
合同雙方發生爭議后,主要解決方式如下:
1、第一種是協商解決,協商是指合同糾紛發生后,由合同當事人就合同爭議的問題進行磋商,雙方都作出一定的讓步,在彼此都認為可以接受的基礎上達成和解協議的方式;
2、第二種是和解與調解,和解是指當事人自行協商解決因合同發生的爭議;調解是指在第三人的主持下協調雙方當事人的利益,使雙方當事人在自愿的原則下解決爭議的方式;和解、調解可以在訴訟外進行,也可以在訴訟中某個階段進行。當事人不愿和解、調解或者和解、調解不成功的,可以根據達成的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但和解與調解并非當事人申請仲裁或提起訴訟的必經程序;
3、第三種是仲裁,仲裁是指合同當事人根據仲裁協議將合同爭議提交給仲裁機構并由仲裁機構作出裁決的方式。仲裁機構是依照法律規定成立的專門裁決合同爭議的機構;仲裁機構作出的裁決具有法律約束力。仲裁機構不是司法機關,其裁決程序簡便,處理爭議較快。當事人發生合同糾紛,可以根據事先或者事后達成的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涉外合同的當事人不僅可以約定向中國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約定向國外的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4、第四種就是起訴。
綜上所述,合同生效后,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相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條
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當事人應當遵循誠信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當事人在履行合同過程中,應當避免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
合同有涂改痕跡是否還有效
法律分析:1、在合同簽訂之后,如單方對合同進行涂改,改變了原有合同約定的,則改變的部分無效,維持原合同約定內容。2、合同簽訂之后,任何一方想進行合同修改的,必須告知對方,經雙方協商一致同意后,重新簽訂合同或在原合同相應條款作修改或補充,并在修改地方加蓋雙方公章(個人手印)。3、若只有口頭答應但沒有對合同做修改,或者沒有在任何一處有修改變動的地方蓋章(手印),該修改視為無效,合同維持原有內容繼續生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準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準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準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