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害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是否具有效力
合同侵犯第三人利益主張無效
法律分析:只有與無效合同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才能以起訴的方式請求確認合同無效。 沒有直接利害關系,不能提起訴訟確認合同無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九條 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條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侵害第三方利益的合同怎樣處理
我們現在隨時都會簽訂合同來確定合作,對于合同的簽訂大家都是了解的合同是為了保證雙方的權益,但是簽訂合同也可能會損害第三人的權益,那么合同損害第三人權益怎么樣辦?接下來為大家帶來合同損害第三人權利的怎么辦的相關法律知識,希望以下的知識對讀者有所幫助。
一、合同損害第三人權利的怎么辦
合同損害第三人權益的情況應當分情況予以處理,一種情況是,合同雙方惡意串通損害第三人權益的,這樣的合同屬于無效合同,根據《民法典》的相關規定,合同當事人因此而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第三人,第三人可以提起訴訟,要求當事人返還取得的財產(或者賠償損失)。另一種情況是,合同雙方不存在惡意串通的情形,一方當事人屬于善意取得時,對第三人造成損失的,由惡意的乙方承擔賠償責任。比如你把自己的自行車放在朋友家里,但是你的朋友卻擅自將自行車賣給不知情的其他人,這種情況下,你可以要求你的朋友賠償你的損失,但是確不能要求不知情的購買人賠償你的損失。
二、合同糾紛解決途徑有哪些
1.協商
合同當事人在友好的基礎上,通過相互協商解決糾紛,這是最佳的方式。
2.調解
合同當事人如果不能協商一致,可以要求有關機構調解如,一方或雙方是國有企業的,可以要求上級機關進行調解。上級機關應在平等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而不能進行行政干預。當事人還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機關、仲裁機構、法庭等進行調解。
3.仲裁
合同當事入協商不成,不愿調解的,可根據合同中規定的仲裁條款或雙方在糾紛發生后達成的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4.訴訟
如果合同中沒有訂立仲裁條款,事后也沒有達成仲裁協議,合同當事人可以將合同糾紛起訴到法院,尋求司法解決。
三、合同一定要法定代表人簽字嗎
公司在經營的過程中需要各種合同,比如跟其他的公司合作開展業務的時候,必須是在簽訂了合同的情況下開展。在簽訂合同的時候,里面有簽名蓋公章的情況,對于合同由誰簽名很多人也有疑問。
合同簽名不是法定代表人一樣具有法律效力,關鍵是合同應當蓋章,簽字人具有法定代表人的授權委托書即可。
以上就是關于合同損害第三人權利的怎么辦的相關知識,大家在簽訂合同的時候要了解一下合同的內容,注意合同的具體條款,尤其是要仔細的閱讀合同的內容,如果您還有不懂的問題,可以咨詢律師,他們會給您專業的建議。
合同無效后與第三人的合同是不是也無效
法律主觀:
合同無效后的法律后果有: 1、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 2、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所有或者返還集體、第三人。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條 無效的或者被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條 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生效力后,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三人能否主張確認合同無效
法律分析:如果該合同的內容侵犯到第三人利益的,第三人有權利向法院請求確認該合同是無效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則該合同沒有法律效力:一方故意以提供虛假的資料等,使人發生錯誤的認識為目的的行為、采用不正當手段訂立合同,國家利益受到損害的;以損害他人利益為目的,違反法律的行為,損害到任何人的利益;用合法的形式對非法的禁止性規定,或者處于法律沒有規定的進行掩蓋;破壞健康、安全的公共環境等損害到社會利益的;違反我國強制性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六條 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以虛假的意思表示隱藏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依照有關法律規定處理。
合同損害了第三人的利益,但合同一方不知道損害了別人的利益,這合同有效嗎
沒有效,不管合同一方知不知道損害了別人的利益,只要損害第三方利益的合同肯定就無效。如果只是合同部分條款損害第三方利益的則此部分無效,其余條款有效。
法律分析
合同如果是在雙方自愿、平等的基礎上簽訂,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且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不侵犯別人利益時,合同一般是有效的。合同生效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合同生效分為幾類:一是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二是除具備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外,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還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履行法定手續時生效。三是合同雖然成立,但還必須具備雙方當事人所約定的生效條件時或雙方當事人所約定的生效期限屆滿時才能生效。訂立合同內容不合法,表現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無效;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是無效的;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三人利益的合同是無效的;以合法形掩蓋非法目的合同是無效的;無處分權的人處分別人財產的合同是無效的。但事后經權利人追認的合同是無效的;事后取得處分權的合同是無效的。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即意思表示有瑕疵,如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是無效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四條 合同是民事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協議?;橐?、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有關該身份關系的法律規定;沒有規定的,可以根據其性質參照適用本編規定。
第四百六十五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百九十條 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訂立,當事人未采用書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