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罪是刑事案件還是民事案件(詐騙罪是刑事案件還是民事案件)

在線問法 時間: 2024.01.12
506
合同詐騙屬于刑事還是民事案件合同詐騙既屬于刑事又屬于民事案件,由于刑事案件的社會危害較大,故此法院會先處理刑事案件,在審理結束之后,由于對方通過簽署合同,實施詐騙行為而造成財產損失的,才能提出附帶的民事訴訟,一、合同詐騙屬于刑事還是民事案件1、合同詐騙既屬于刑事又屬于民事案件,由于刑事案件的社會危害較大,故此法院會先處理刑事案件,在審理結束之后,由于對方通過簽署合同,實施詐騙行為而造成財產損失的,才能提出附帶的民事訴訟。

合同詐騙屬于刑事還是民事案件

合同詐騙既屬于刑事又屬于民事案件,由于刑事案件的社會危害較大,故此法院會先處理刑事案件,在審理結束之后,由于對方通過簽署合同,實施詐騙行為而造成財產損失的,才能提出附帶的民事訴訟。關于合同詐騙屬于刑事還是民事案件的問題,下面由我為您詳細解答。

一、合同詐騙屬于刑事還是民事案件

1、合同詐騙既屬于刑事又屬于民事案件,由于刑事案件的社會危害較大,故此法院會先處理刑事案件,在審理結束之后,由于對方通過簽署合同,實施詐騙行為而造成財產損失的,才能提出附帶的民事訴訟。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

【合同詐騙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二、合同詐騙去哪個部門報案

1、合同詐騙可以去犯罪地的公安機關報案。

2、犯罪地包括犯罪行為發生地和犯罪結果發生地。

3、法律、司法解釋或者其他規范性文件對有關犯罪案件的管轄作出特別規定的,從其規定。

4、《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十五條第一、三、四款規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機關管轄。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機關管轄更為適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機關管轄。居住地包括戶籍所在地、經常居住地。經常居住地是指公民離開戶籍所在地最后連續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法律、司法解釋或者其他規范性文件對有關犯罪案件的管轄作出特別規定的,從其規定。

被騙是刑事案件么

詐騙是一種違法行為,通過欺詐的手段獲取利益。詐騙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款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被騙是刑事案件么?接下來將由我為您介紹關于被騙是刑事案件么及其相關方面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解決相應的問題。

一、被騙是刑事案件么

詐騙行為只要涉案數額達到刑事立案標準,就是刑事案件。達不到刑事立案標準的按治安案件處理。詐騙是一種違法行為,就追究其法律責任來說,不是民事案件。但不管是刑事案件還是治安案件,行為人都有賠償受害人的義務,這一塊屬于民事案件范圍。

二、詐騙罪成立情況

(一)通過發送短信和撥打電話或者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發布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

(二)詐騙救災和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款物的。

(三)以賑災募捐名義實施詐騙的。

(四)詐騙殘疾人、老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殺、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

三、受騙原因

雖然詐騙行為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在一些共同的特征把握這些特征予以防范,是可以避免使自己誤入歧途、落入圈套的。更何況很多騙子的手段并不見得很高明,受騙的主要原因還是出于受害人本身。一般說來,受害人具有一些不良或幼稚的心理意識,是詐騙分子之所以能輕易得手的關鍵。通常,下面幾種不良心理意識易被詐騙分子利用

1、虛榮心理。

2、不作分析的同情、憐憫心理。

3、貪占小便宜的心理。

4、輕率、輕信、麻痹、缺乏責任感。

5、好逸惡勞、想入非非。

6、貪求美色的意識。

7、易受暗示、易受誘惑的心理品質等等。

以學生為例

(一)思想單純,分辨能力差

很多同學從小學、中學到大學都有“十年寒窗”的經歷,與社會接觸較少,思想單純;對一些人或者事缺乏應有的分辨能力,更缺乏刨根問底的習慣,對于事物的分析往往停留在表象上,或根本就不去分析使詐騙分子有可乘之機。

(二)同情心作祟

幫助有困難的人,這是我國的優良傳統,是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的。但如果不假思索去“幫”一個不相識或相識不久的人,這是很危險的。然而遺憾的是,我們有不少大學生就是憑著這種幼稚、不作分析的同情、憐憫之心,一遇上那些自稱走投無路急需幫助的“落難者”,往往就會被他們的花言巧語所蒙蔽,繼而“慷慨解囊”,自以為做了一件好事,殊不知已落入騙子設下的圈套。

根據法律法規規定,被詐騙這種情況,只有達到了詐騙罪的立案標準,才會構成刑事案件的。受害者應第一時間報警立案,必要時用法律的手段保護自己。

詐騙是屬于刑事案件嗎

詐騙是屬于刑事案件視情況而定:

1、詐騙行為只要涉案的數額達到法律規定的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至一萬元以上和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就應當列為刑事案件進行審理并處罰;

2、如果達不到詐騙罪的涉案金額則不構成刑事案件的立案標準,屬于民事案件,應按治安案件處理。

詐騙罪判刑標準如下:

1、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犯此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2、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

詐騙罪判刑時間:

1、詐騙不足4000元的,為罰金刑;

2、4000元以上不足5000元的,為管制刑;

3、5000元的,為拘役三個月,每增加167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4、1萬元的,為有期徒刑六個月,每增加10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綜上所述,只要構成犯罪,就都是刑事案件,但在司法實踐中,并不是實施詐騙行為就一定會構成犯罪,詐騙的數額低于3000元的,就不構成刑事犯罪,在3000元的基礎上,各地對詐騙罪規定的立案標準也不一樣。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詐騙案是刑事案件還是民事案件

法律主觀:

對于有詐騙行為的,根據具體數額和情節確定承擔的法律責任,達到《刑法》追訴標準的要 承擔刑事責任 ;未達到刑法追訴標準的,可按照《 治安管理處罰法 》處罰。 1、《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 詐騙公私財物 ,數額較大的,處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數額特別巨大 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一、根據《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和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 構成詐騙罪 。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000元以上的,屬于“數額較大”;個人詐騙公私財物3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 2、《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 故意損毀公私財物 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1000元以下罰款。

法律客觀:

根據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九條 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詐騙案是刑事案件還是民事案件

詐騙行為只要涉案數額達到刑事立案標準,就是刑事案件,并且詐騙行為只要涉案的數額達到法律規定的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至一萬元以上和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就應當列為刑事案件進行審理并處罰。達不到刑事立案標準的按治安案件處理。

詐騙是一種違法行為,就追究其法律責任來說,不是民事案件。但不管是刑事案件還是治安案件,行為人都有賠償受害人的義務,這一塊屬于民事案件范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準,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第二條 詐騙公私財物達到本解釋第一條規定的數額標準,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酌情從嚴懲處:

(一)通過發送短信、撥打電話或者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發布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

(二)詐騙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款物的;

(三)以賑災募捐名義實施詐騙的;

(四)詐騙殘疾人、老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殺、精神失?;蛘咂渌麌乐睾蠊?。

詐騙數額接近本解釋第一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標準,并具有前款規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屬于詐騙集團首要分子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其他特別嚴重情節”。

詐騙是民事還是刑事?

詐騙可以同時構成民事和刑事責任。

在民事法律方面,詐騙是一種侵權行為,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賠償經濟損失、精神損害賠償等,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在刑事法律方面,詐騙是一種犯罪行為,犯罪嫌疑人如果被刑事定罪,將面臨刑罰,例如拘留、有期徒刑、罰款等。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詐騙涉及民事和刑事責任,但詐騙的行為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很高,因此被認為是一種“公益性犯罪”,即對社會公共利益產生影響的犯罪行為。

詐騙屬于刑事還是民事

詐騙屬于刑事案件或治安案件,不屬于民事案件。涉及賠償受害人義務時,方屬于民事案件的范圍。具體而言,詐騙行為只要涉案數額達到刑事立案標準,就是刑事案件;達不到刑事立案標準的按治安案件處理;詐騙是一種違法行為,就追究其法律責任來說,不是民事案件。但不管是刑事案件還是治安案件,行為人都有賠償受害人的義務,這一方面屬于民事案件范圍。

騙公私財物達到上述規定的數額標準,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能夠依照規定酌情從嚴懲處:

1、通過發送短信和撥打電話或者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發布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

2、詐騙救災和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款物的;

3、以賑災募捐名義實施詐騙的;

4、詐騙殘疾人、老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

5、造成被害人自殺、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詐騙數額接近上述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標準,并具有前款規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屬于詐騙集團首要分子的,理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其他特別嚴重情節”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1000元以下罰款。

詐騙罪的構成要件是:

1、客體要件

詐騙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這個要件很好理解,例如部分如拐賣婦女兒童案件采用的犯罪手法是欺騙手段獲利,但是它侵犯的是人身權利,就不構成詐騙罪。

2、客觀要件

詐騙罪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這一點可以理解為行為人使用了欺詐行為讓對方產生了錯誤認知,被害人進而作出財產處分后,行為人獲利。這里有四個要點,缺一不可。分別是“使用欺詐方法”“錯誤認識”“財產處分”以及“從中獲利”。

3、主體要件

詐騙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也就是說,法律規定不負刑事責任的主體不構成本罪,例如未成年人犯罪、不具備行為能力的人犯罪等等,是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

4、主觀要件

詐騙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這一要件可以分為兩個注意點,分別是故意犯罪和非法占有目的。例如犯罪嫌疑人明確通過虛構事實的手段騙取他人財產,并且是故意目的占用的。

詐騙罪的行為:

1、欺騙行為

欺騙行為的內容是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F實生活中,詐騙罪的欺騙手段是多種多樣的,有語言欺騙也有文字欺騙等。

2、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

欺騙行為必須使對方產生或者繼續維持錯誤認識,即使受騙者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騙行為的成立。需要注意的是,認識錯誤必須是處分財產的認識錯誤。

3、使對方基于錯誤認識處分財產

處分財產的具體表現通常有直接交付財產、承諾行為人取得財產、承諾轉移財產性利益、承諾免除行為人的債務等。行為人實施欺騙行為,使他人放棄財物,行為人拾取該財物的,也宜認定為詐騙罪。

4、行為人或者第三者獲得財產

欺騙行為使對方處分財產后,行為人或第三者獲得財產。獲得財產包括兩種情況:一是積極財產的增加,如將被害人的財物轉移為行為人或第三者占有,或者獲得債權等財產性利益;二是消極財產的減少,如使對方免除或者減少行為人或第三者的債務。

5、被害人遭受財產損失

我國刑法要求詐騙罪的既遂情形是欺騙行為導致被害人遭受財產損失或者導致發生了財產損失的緊迫危險。其中的被害人不僅包括自然人,而且包括單位與國家。比如,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等社會保險金或者其他社會保障待遇的,成立詐騙罪。

6、責任形式

本罪的責任形式為故意,同時,要求行為人在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版權聲明】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律師投稿,刊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于本網聯系,我們將予以及時更正或刪除。【在線反饋】

合同詐騙罪與民事欺詐的聯系有哪些

合同詐騙罪與民事欺詐的聯系是都實施欺詐手段使對方陷入錯誤認識,進而獲得對方財產。但兩者的欺詐的內容與手段不同。民事欺詐有民事內容的存在,即欺詐方通過商品交換,完成工作或提供勞務等經濟勞動取得一定的經濟利益,而合同詐騙罪根本不準備履 ...
2023-12-13 15:30

一般刑事案件律師收費(一般刑事案件律師收費標準是多少)

第三條[虛報注冊資本案(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條)]申請公司登記使用虛假證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詐手段虛報注冊資本,欺騙公司登記主管部門,取得公司登記,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一)超過法定出資期限,實繳注冊資本不足法定注冊資本最低限 ...
法律
137熱度

合同詐騙罪中“合同”的界定

合同詐騙罪中“合同”的界定是限于經濟合同。合同詐騙罪保護的客體除他人財產權之外,主要是正常的市場秩序,因此,行為人所利用的“合同”也要求具有一定的“市場秩序”屬性。這種合同一般就限于經濟合同。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 有 ...
2023-12-13 15:38

犯了刑事案件,請律師到底有沒有用(刑事案件律師到底用處大嗎)

辯護律師持律師執業證書、律師事務所證明和委托書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應當及時安排會見,至遲不得超過四十八小時,律師是一位專業的法律代理人,可以為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制定辯護策略、保護被告人權益和 ...
法律
769熱度

購車合同詐騙罪立案標準

購車合同詐騙罪的立案標準: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合同詐騙罪是指行為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實施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等欺騙手段,騙取對方當 ...
2023-11-10 15:34

貸款詐騙罪的金額與量刑(貸款詐騙罪的金額與量刑標準)

非法占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構成貸款詐騙罪,貸款詐騙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2、觸犯貸款詐騙罪,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 ...
法律
835熱度

合同詐騙罪詐騙十二萬如何量刑

合同詐騙罪詐騙十二萬會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合同詐騙十二萬屬于詐騙數額巨大的情形。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采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等欺騙手段,騙取對方當事人的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
2023-12-12 15:15

一般刑事案件處理流程(一般刑事案件處理流程圖)

三、審判階段人民法院對提起公訴的案件進行審查后,對于起訴書中有明確的指控犯罪事實并且附有證據目錄、證人名單和主要證據復印件或者照片的,應當決定開庭審判,2、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 ...
法律
421熱度

中國刑事案件追訴期是多久

刑事案件追訴期是多久法律分析: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法律客觀:《刑法》第八十七條 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 ...
法律
383熱度

詐騙罪是刑事案件還是民事案件(詐騙罪是刑事案件還是民事案件)

合同詐騙屬于刑事還是民事案件合同詐騙既屬于刑事又屬于民事案件,由于刑事案件的社會危害較大,故此法院會先處理刑事案件,在審理結束之后,由于對方通過簽署合同,實施詐騙行為而造成財產損失的,才能提出附帶的民事訴訟,一、合同詐騙屬于刑事還 ...
法律
506熱度

法醫鑒定費用誰承擔(法醫鑒定費用誰承擔刑事案件)

法律依據:《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二條訴訟過程中因鑒定、公告、勘驗、翻譯、評估、拍賣、變賣、倉儲、保管、運輸、船舶監管等發生的依法應當由當事人負擔的費用,人民法院根據誰主張、誰負擔的原則,決定由當事人直接支付給有關機構或者單位,人 ...
法律
115熱度

刑事案件管轄權異議的法律規定(刑事案件判后答疑的法律規定)

刑事案件移送管轄的法律規定一、移送管轄刑事訴訟法有哪些規定根據《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于本法院管轄的,應當移送給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若尚未受理的案件,經審查不歸本法院管轄的,不存在 ...
法律
56熱度

借貸詐騙罪的如何認定(民間借貸詐騙罪的如何認定)

這種情況中,行為人雖然主觀有過錯,但其沒有非法占有貸款的目的,故不能以本罪認定,這種情況中,行為人雖然主觀有過錯,但其沒有非法占有貸款的目的,故不能以本罪認定,(4)將上述因素綜合起來考察,通過多方做客觀行為全面考察行為人主觀心態,從 ...
法律
461熱度

北京刑事案件律師(北京刑事案件律師前十名)

3、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傳統大所中,刑事辯護最強的律師所,1、陳曉偉陳曉偉律師是北京盈科刑民交叉法律事務部北京分中心主任,《北京刑事辯護律師網》團隊主任,主要從事刑事辯護工作,他具備豐富的訴訟經驗和專業的法律知識,在辦理刑事案件中能夠 ...
法律
524熱度

案件立案后可以撤銷嗎(刑事案件立案后可以撤銷嗎)

立案之后撤案就是刑事案件的撤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四)依照刑 ...
法律
553熱度

刑事案件的訴訟時效(刑事案件的訴訟時效是多少年)

刑事案件為什么有訴訟時效法律主觀:一、刑事案件有訴訟時效嗎我國刑法根據罪刑相適應原則,以犯罪的法定最高刑為標準,規定了4個檔次的追訴時效,根據刑法第87條的規定,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一)法定最高刑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經過5年,刑 ...
法律
456熱度

貸款詐騙罪的主體可以是單位嗎(貸款詐騙罪的犯罪主體可以是單位嗎)

對于單位十分明顯地 以非法占有為目的 ,利用簽訂、履行借款合同詐騙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符合《刑法》第224條規定的合同 詐騙罪構成要件 的,應當以合同 詐騙罪定罪 處罰,但是,在司法實踐中,對于單位十分明顯地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簽訂、 ...
法律
250熱度

民事案件訴訟時效(民事案件訴訟時效最長多久)

民事訴訟需要多久簡易程序,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普通程序,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所以一般情況下,民事糾紛過了三年就不能起訴了,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 ...
法律
224熱度

民事案件開庭后多久下判決書,刑事案件開庭后多久出判決結果

開庭后當時就會出結果嗎法律主觀:開庭當天能不能知道判決結果要依據具體案情而定,如果開庭當天就當庭宣判的,當天就知道判決結果,開庭后如果法院是當庭宣判的,在15天內能拿判決書,2、開庭后如果法院是當庭宣判的,在15天內能拿判決書,如果開庭當 ...
法律
554熱度
亚洲an天堂an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