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亡賠償100萬親屬分配案例(工亡賠償家屬怎么分配)
《底線》中駱優優工傷死亡賠償100萬怎么計算的?丨法商志
近幾天,中國法院司法題材電視劇《底線》正在各大電視網絡平臺播出,筆者很少追劇,但這次是例外。這部電視劇非常接近現實情況,對于老百姓了解中國特色法治非常有幫助,比如法院立案、訴前調解、開庭審判活動均有劇情。
對于網絡主播駱優優在直播時因過度勞累猝死賠償案深有體會。近幾年網絡直播行業風生水起,執業中也接到網絡主播們咨詢,但對于網絡主播和MCN機構之間屬于什么法律關系,如雙方發生糾紛,是按勞動關系還是合同關系處理,司法實踐中存在分歧。
劇中,因勞動仲裁委駁回確認父親駱輝國、母親陳素麗的女兒駱優優與新南咔吧咔吧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存在勞動關系等仲裁請求后,父親駱輝國、母親陳素麗到法院要求立案,法院主持調解多次不成,后來決定立案審理后作出判決:“一、判令確認原告駱輝國、陳素麗的女兒駱優優與被告新南咔吧咔吧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之間存在勞動關系;二、判令新南咔吧咔吧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賠償原告駱輝國、陳素麗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共計一百萬;三、判令停止使用案涉微博賬號;四、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實踐中,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發生工傷或工亡賠償糾紛,雙方協商調解不好,需經一系列法律流程來處理,而且一旦被認定工傷或工亡,加上沒有繳納社保,企業一方因此需支付一大筆費用。
今天不討論劇情中大家對駱優優死亡的前因后果,我們根據劇情聊一聊沒有勞動合同,工傷死亡案件如何處理,有哪些賠償項目,相應賠償費用標準等做簡要分享。
fashangzhi
一、確認勞動關系
有簽訂勞動合同,就沒有確認勞動關系這一步。但沒有勞動合同,第一步就需要先勞動仲裁確認存在勞動關系。很多人不理解,為何法院不直接受理立案工亡案件,那是因為這屬于勞動爭議案件,有法定前置程序,需經勞動仲裁機構審理裁決,不服裁決再到一審法院起訴。
很多企業老板不重視勞動法或者人事疏忽,沒有及時跟員工簽勞動合同,甚至不繳納社會保險,這并不能降低用人成本,也不能規避法律風險。很容易給企業帶來潛在的法律風險,尤其是員工在工作中發生事故傷害,職業病或工亡賠償糾紛。
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中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企業未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下面這些證據將作為判定事實勞動關系的因素。(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四)考勤記錄;(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駱優優工亡賠償案中,咔吧咔吧公司有對其進行考勤管理,對工作時間進行限制,符合勞動關系特征。
很多企業通過第三方軟件進行考勤管理,員工離職時直接關閉其賬戶,強制將其從微信工作群退出,但員工在未關閉之前可以通過截圖,錄屏進行初步取證,法律規定由企業保管的證據需要企業提供,否則需承擔舉證不能的后果。
fashangzhi
二、工亡認定流程
駱優優工亡案件中,勞動仲裁機構沒有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一審法院在一審訴訟程序中直接認定并作出判決,有觀點認為此程序與現行法律規定不符,實踐中,應先確認勞動關系后,到社保機構申請工亡認定,再申請工亡賠償。如果是工傷案件,法院也會在訴訟期間委托相應鑒定機構進行勞動能力鑒定,根據鑒定結果進行計算賠償。
fashangzhi
三、工亡待遇賠償項目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二條第二款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
根據上述法律規定,如沒有繳納社保,企業遇到職工因工死亡的,其近親屬可獲得的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由企業承擔。
1.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依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2021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12元。那么,2022年度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47412元×20=948240元。
2.喪葬補助金
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這個標準每年會有變化,每個地區標準不一樣。比如,湖北上年度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71110元,社平工資5926元/月,則喪葬補助金為35556元。
3.供養親屬撫恤金
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
因此駱優優工亡賠償案件100萬賠償款數額是存在的,甚至還會產生醫藥費等其他費用。
通過今天的分享,我們呼吁老板在在經營企業過程中,招用員工應及時簽訂勞動合同并做好社保繳納和轉移工作,為員工提供勞動安全保護。否則不僅存在未簽書面勞動合同雙倍工資,如發生工傷或工亡事故,將導致巨大的法律風險。
同時,我們員工在工作期間也要注意保護好自己,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避免過度勞累。
律師團隊介紹
劉仕波 律師
100萬的賠償金,配偶能分多少?
結論:40%。
解析:
一、由妻子和需要贍養的父母和子女共同享有工亡賠償金。
二、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
三、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近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工亡賠償100萬親屬怎么分配?
根據《勞動保障方案》的規定,職工死亡后,其家庭成員有權獲得死亡賠償金,死亡賠償金應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具體比例則由各地的規定而定。通常來說,各個家庭成員之間的賠償比例是不同的,具體分配方案可能如下:
- 配偶分得50%;
- 子女共同分得50%,其中每個子女平均分得總補償金的1/3。
具體分配可根據親屬之間的實際經濟需求來劃分,尊重家庭成員之間的利益和意愿。在分配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家庭成員的個人情況和實際經濟需求,確保公平合理分配。
工亡賠償100萬親屬怎么分配
一、工傷賠償100萬,妻子與子女不用分這傷心的經濟賠償,只需要過好以后的生活人生,畢竟人死不能復生,有錢也是痛苦,但能補救一家人的現實世界。
工傷就是意外事故了,也是作為一個工作者付出了生命代價而獲得了合情合理的經濟賠償,這也是對員工家屬給予了補償。
這筆生命保險基金用來養大孩子已經是完美收官的葬禮了,也是一家人痛苦過后的安慰。
子女不大,妻子有權利支配100萬世界的經濟賬單,子女只需要好好經營青春人生。
二、一般工傷補償金需要一家人分開使用時,也是子女已經有了各自的家庭,一個妻子也是母親,但依然是第一家產繼承人。
100萬是死亡體貼經濟賬單,也是家產里的一部分,子女有權利繼承一部分家產,但是母親還在世時,一切家產不需要急于分配好各自應該有的資產資格。
若是非要明細100萬死亡資產,那么也是一家人私了最好,不然就是對不起死了的父親,也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了家庭關系。
家產最終還是子女的,父母去世后的一切物質財富都由子女分得父母遺產。
三、若是子女不孝不忠不仁不義,活著的母親有權利改變一種遺囑世界,這也是一種家庭情感賬單的方向感,子女要有子女的義務才有子女應該有的家庭經濟繼承權。
100萬已經是一份遺囑了,自然是子女會有的家產,但是需要經過母親管理。
母親愿意分給子女,子女立刻就能分得100萬現實資助,母親不愿意過早分100萬經濟世界,子女也沒有權利去剝奪100萬家庭世界。
父親100萬的后來已經確定是子女的繼承物,但是現在由一個妻子決定它存在感,也由母親確定它如何存在。
工亡賠償100萬親屬怎么分配
一、工亡賠償100萬親屬怎么分配:
1、首先由與死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范圍內的近親屬即第一順位繼承人協商分配,即配偶、父母、子女,協商不成者可以走法律途徑分配,具體分配規則如下:
(1)在同一繼承順序中,死亡賠償金原則上按照繼承人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緊密程度決定分割的分額,同一順序一般應當均等的原則;
(2)死亡賠償金原則上應由家庭生活共同體成員共同取得。當事人未請求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分割;
(3)死亡賠償金的分割不同于遺產分配。死亡賠償金原則上應由家庭生活共同體成員共同取得,當事人未請求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主動予以分割,當事人請求分割且賠償協議未明確賠償項目,應視為是對權利人物質損失與精神損害的混合賠償。在分割該筆賠償金前,應扣除已實際支付的喪葬費用,并優先照顧被撫養人的利益,剩余部分的分配應根據與死者關系的親疏遠近、與死者共同生活的緊密程度及生活來源等因素適當分割,而非等額分配。
(4)如果繼承人明確表示放棄或轉讓的,應尊重其意思表示;
2、第一順序繼承人完全不存在時,才開始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即同胞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當第二順位繼承人死亡時,第二順位繼承人的子女或者直系血親可以代位繼承第二順位繼承人應該獲得部分的賠償。
二、此外,值得注意的是:
1、由于死亡賠償金不同于遺產,它具有人身專屬性,即專屬于受害人的近親屬,死者生前的債權人沒有請求權,不能要求分割死亡賠償金抵債。同理,賠償義務人也不能以死者生前欠其債務為由扣除部分或全部賠償金。
2、死亡賠償金并非死者的遺產,不能通過遺囑的形式對其進行處分,只能按補償原則在繼承人之間適當分割。
工亡賠償金100萬父母配偶各占多少錢
法律主觀:
根據他們與死者的遠近以及共同生活的緊密程度來進行合理分配。工亡賠償金不是遺產,不能繼承,該種賠償金不是對死者本身的財產性賠償,而是對死者近親屬的一種損害賠償,死亡賠償金由配偶、父母和子女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共同取得,當事人未請求分割的,法院不主動分割。
法律客觀: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 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妹弟金礦工傷死亡,賠償金共100萬,家屬怎么分配?非婚老婆和半歲女兒怎么分配?
1.首先,死亡賠償金不是遺產,不能繼承,但在司法實踐中,一般是參照《繼承法》的規定進行分配。
2.賠償金分配:
(1)喪葬費:按實際花費支付,剩余的按遺產處理;
(2)供養親屬撫恤金:父年滿60,母年滿55的可按月領取供養親屬撫恤金,直至二老去世,女兒也可按月領取供養親屬撫恤金,直至年滿18周歲。這個錢是誰的就是誰的,不存在繼承一說!
(3)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參照《遺產繼承法》規定處理結合你所說的情況,死者父母、子女同為第一順位繼承人,應享有同等的繼承份額(非婚妻子不是法定繼承人),如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話,在分配時還應多分。
3.當然,法律不外乎人情,《繼承法》也有明確的規定,繼承人同意的情況下,可以不均等的分配財產,畢竟家和萬事興,還是建議協商分配!如果實在無法達成一致,還是建議找個好一點的律師咨詢一下!
4.希望可以幫到你們!
相關法律條文:《繼承法》
第十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第十三條 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