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軍官轉業安置新政策(部隊軍官轉業安置新政策出臺)
2023蘇州轉業軍官安置政策
2023蘇州轉業軍官安置政策如下:
1、服現役滿10年的;
2、服現役期間榮獲二等功以上獎勵的;
3、服現役期間因戰、因公致殘被評為二等、三等傷殘等級的;
4、服現役未滿10年,國家建設需要調出軍隊的;
5、符合退休條件,地方需要和本人自愿轉業的。
軍人退役按排方式:
1、軍齡不滿10年的不再安置,采取買斷的方式:每年4.7萬+住房補貼+服役津貼+6個月工資;
2、軍齡滿10年干齡滿6年但軍齡不滿16年的,采取應金制,前10年每年3.2萬,10年后按每年5.4萬計,并給予解決住房問題,轉業后每月發工資的百分比(根據服役年限和立功情況)、醫遼保險金自己交;也可選擇計劃安置;
3、軍齡滿16年的采取自主擇業(退役金較以前有所增加,每月發全工資的百分比,并解決住房和醫療問題),也可選擇計劃安置(參加公務員考試,立功的加分,考試分低者自主擇業);
4、軍齡滿25年的也可選擇退休安置;
5、地方大學入伍在校期間算軍齡。
綜上所述,軍人如果達到了一定的退休年齡的是可以進行退休的,當然如果在從軍的時間越長,則軍人在退休的時候的待遇就越好,軍人從軍的待遇一般在轉業的時候能夠充分體現。
【法律依據】:
《中國人民解放軍士官退出現役安置暫行辦法》第六條
士官服現役未滿本期規定年限,嚴重違反紀律或者無正當理由堅持要求退出現役的,經批準,可按義務兵作退伍處理;安居城鎮的,人民政府不負責安排工作。
部隊轉業軍人安置政策
法律分析:軍人轉業政策的出臺是對軍人退役的一種幫助,根據軍轉干安置政策規定來看,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是接收安置軍轉干部的兩大渠道。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第六十二條 士兵退出現役安置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規定。
第六十三條 軍官退出現役,國家采取轉業、復員、退休等辦法予以妥善安置。作轉業安置的,按照有關規定實行計劃分配和自主擇業相結合的方式安置;作復員安置的,按照有關規定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接收安置,享受有關就業優惠政策;符合退休條件的,退出現役后按照有關規定作退休安置。軍官在服現役期間因戰、因公、因病致殘喪失工作能力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安置。
第六十四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有接收安置退出現役軍人的義務,在招收錄用工作人員或者聘用職工時,同等條件下應當優先招收錄用退出現役軍人;對依照本法第六十條、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三條規定安排工作的退出現役軍人,應當按照國家安置任務和要求做好落實工作。軍人服現役年限計算為工齡,退出現役后與所在單位工作年限累計計算。國家鼓勵和支持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接收安置退出現役軍人。接收安置單位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稅收優惠等政策。
2022年轉業安置政策
法律分析:對退役的軍官,國家采取退休、轉業、逐月領取退役金、復員等方式妥善安置。
以退休方式移交人民政府安置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按照國家保障與社會化服務相結合的方式,做好服務管理工作,保障其待遇。
以轉業方式安置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根據其德才條件以及服現役期間的職務、等級、所做貢獻、專長等和工作需要安排工作崗位,確定相應的職務職級。
服現役滿規定年限,以逐月領取退役金方式安置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逐月領取退役金。
以復員方式安置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領取復員費。轉業費是對軍官、文職干部、士官經批準退出現役轉業到地方工作而發給個人的各種費用的統稱。轉業費包括轉業安家補助費、轉業生活補助費和轉業回鄉差旅費等。轉業安家補助費。按干部轉業時的職務、等級發放。對正師職(正局級、專業技術6級)以下軍官和文職干部,服現役11周年以下的,發給4個月的本人原工資;超過14周年的,從第15年起,服現役每滿1年再增發0.5個月的本人原工資;服現役時間按周年計算后,剩余月份可按滿周年的標準計發。轉業生活補助費。正師職、專業技術6級、正局級以下軍官、文職干部連續軍齡在8-9周年的,發給3個月的本人原工資;9周年以上的,每滿1年增發1個月的本人原工資,但最高不得超過16個月的本人原工資。連續軍齡不滿8年的干部和執行地方工資標準的干部,轉業時只發給安家補助費,不發給生活補助費。計發轉業費的軍齡時間,從批準參軍之日起,至下達轉業命令時止。二次入伍的干部,第一次入伍的軍齡不計發轉業費。原在地方工作的時間,不得按軍齡計發轉業費。士官的轉業費,報領證,由財務部門將轉業費直接發給個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第五十七條 現役軍人因戰、因公、因病致殘的,按照國家規定評定殘疾等級,發給殘疾軍人證,享受國家規定的待遇和殘疾撫恤金。因工作需要繼續服現役的殘疾軍人,由所在部隊按照規定發給殘疾撫恤金。
現役軍人因戰、因公、因病致殘的,按照國家規定的評定殘疾等級采取安排工作、供養、退休等方式妥善安置。有勞動能力的退出現役的殘疾軍人,優先享受國家規定的殘疾人就業優惠政策。
殘疾軍人、患慢性病的軍人退出現役后,由安置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有關規定負責接收安置中,患過慢性病舊病復發需要治療的,由當地醫療機構負責給予治療,所需醫療和生活費用,本人經濟困難的,按照國家規定給予補助。
現役軍人、殘疾軍人參觀游覽公園、博物館、展覽館、名勝古跡享受優待先購票乘坐境內運行的火車、輪船、長途汽車以及民航班機中,殘疾軍人按照規定享受減收正常票價的優待,免費乘坐市內公共汽車、電車和軌道交通工具。義務兵從部隊發出的平信,免費郵遞。
軍改后的轉業政策
法律分析:1.軍隊轉業干部隨調配偶的工作,安置地黨委、政府應當參照本人職務等級和從事的職業合理安排,與軍隊轉業干部同時接收安置,發出報到通知。調入調出單位相應增減工資總額。對安排到實行合同制、聘任制企業事業單位的軍隊轉業干部隨調配偶,應當給予2年適應期。適應期內,非本人原因不得擅自違約解聘、辭退或者解除勞動、聘用合同。2.軍隊轉業干部隨調配偶、子女符合就業條件的,安置地政府應當提供就業指導和服務,幫助其實現就業;對從事個體經營或者創辦經濟實體的,應當在政策上給予扶持,并按照國家和安置地促進就業的有關規定減免稅費。3.軍隊轉業干部配偶和未工作的子女可以隨調隨遷,各地公安部門憑轉業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門的通知及時辦理遷移、落戶手續。隨遷子女需要轉學、入學的,由安置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安排;報考各類院校時,在與其他考生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軍隊轉業干部身邊無子女的,可以隨調一名已經工作的子女及其配偶。各地在辦理軍隊轉業干部及其隨調隨遷配偶、子女的工作安排、落戶和轉學、入學習事宜時,不得收取國家政策規定以外的費用。4.軍隊轉業干部隨調隨遷配偶、子女,已經參加醫療、養老、失業、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的,其社會保險關系和社會保險基金,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一并轉移或者繼續支付。未參加社會保險的,按照國家和安置地有關規定,參加醫療、養老、失業、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 第十三條 公民遷移,從到達遷入地的時候起,城市在三日以內,農村在十日以內,由本人或者戶主持遷移證件向戶口登記機關申報遷入登記,繳銷遷移證件。沒有遷移證件的公民,憑下列證件到遷入地的戶口登記機關申報遷入登記:一、復員、轉業和退伍的軍人,憑縣、市兵役機關或者團以上軍事機關發給的證件;二、從國外回來的華僑和留學生,憑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或者入境證件;三、被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釋放的人,憑釋放機關發給的證件。
退伍轉業安置政策
2023年退伍轉業安置政策如下:
1、義務兵和服現役不滿12年的士官退出現役的,由人民政府扶持自主就業。
2、退役士兵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士官服現役滿12年的;服現役期間平時榮獲二等功以上獎勵或者戰時榮獲三等功以上獎勵的;因戰致殘被評定為5級至8級殘疾等級的;是烈士子女的。
3、中級以上士官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作退休安置:年滿55周歲的;服現役滿30年的;因戰、因公致殘被評定為1級至6級殘疾等級的;經軍隊醫院證明和軍級以上單位衛生部門審核確認因病基本喪失工作能力的。
轉業和退伍的區別
1、概念不同:轉業軍人是軍隊的軍官、文職干部、志愿兵退出現役轉到地方,由國家統一安排工作;退伍軍人是軍隊的義務兵退出現役。
2、條件不同:軍人要達到一定條件才能選擇轉業,普通義務兵和低級別士官沒有轉業,只有中級以上士官以及軍官才有轉業選項,也就是三期以上士官以及軍官和文職干部;退伍軍人是指1954年11月1日之后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含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持有退伍或復員軍人證件的人員。
3、待遇不同:轉業軍人可以選擇國家為其安排的工作,也可以自主找工作,不過選擇自己找工作的軍人都會得到一筆轉業費;退伍軍人有一次性退役金,獲得榮譽稱號或者立功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比例增發。
軍官轉業安置最新政策2022
2022年軍官轉業安置最新政策主要是為了更好地保障轉業軍官的生活和職業發展,提供了更為優惠的安置條件和更加全面的安置服務。
首先,新政策加大了對轉業軍官的安置力度,提高了安置質量和效益。政府將提供更多的安置選擇和優惠政策,包括住房、醫療、教育等方面的優待,以幫助轉業軍官順利適應地方生活和工作。
其次,新政策還加強了對轉業軍官的職業培訓和教育,提高了他們的就業競爭力。政府將提供各種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規劃指導,以幫助轉業軍官了解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方向和發展路徑。
此外,新政策還注重維護轉業軍官的合法權益,建立健全的申訴機制和法律援助制度。政府將加強對轉業軍官的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確保他們能夠得到公正的對待和合理的安置。
總之,2022年軍官轉業安置最新政策旨在更好地保障轉業軍官的生活和職業發展,為他們提供更多的選擇和機會,幫助他們順利適應地方生活和工作。這一政策的實施將有助于增強軍隊凝聚力和戰斗力,促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軍官轉業應金制是怎么規定的
1、軍齡不滿10年的不再安置,采取買斷的方式:每年4.7萬+住房補貼+服役津貼+6個月工資。
2、軍齡滿10年干齡滿6年但軍齡不滿16年的,采取應金制,前10年每年3.2萬,10年后按每年5.4萬計,并給予解決住房問題,轉業后每月發工資的百分比(根據服役年限和立功情況)、醫遼保險金自己交;也可選擇計劃安置。
3、軍齡滿16年的采取自主擇業(退役金較以前有所增加,每月發全工資的百分比,并解決住房和醫療問題),也可選擇計劃安置(參加公務員考試,立功的加分,考試分低者自主擇業)。
4、2010年開始實施本著保護軍人利益和兼顧地方經濟建設原則,將逐步減少計劃安置,加大自主擇業名額。
擴展資料:
軍官轉業的流程
1、部隊調查摸底,初步上報轉業計劃數。
2、上級干部部門確定轉業指數后,具體確定轉業對象。
3、部隊與轉業干部談話,交接工作。(部隊整理轉業干部檔案,移交地方軍轉部門)
4、離隊后在家復習,準備安置地人事局的轉業考試。
5、參考人事部門組織的統一考試,公布考核成績。
6、在確定的時間內選擇安置單位。
7、到安置單位報到。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軍隊轉業干部安置政策規定
轉業軍人安置政策2020
1、軍齡不滿10年的不再安置,采取買斷的方式:每年4.7萬住房補貼,服役津貼6個月工資。
2、軍齡滿10年干齡滿6年但軍齡不滿16年的,采取應金制,前10年每年3.2萬,10年后按每年5.4萬計,并給予解決住房問題,推薦關注微信查找“老兵微刊”轉業后每月發工資的百分比、醫療保險金自己交;也可選擇計劃安置。
3、軍齡滿16年的采取自主擇業,也可選擇計劃安置。
4、軍齡滿25年的也可選擇退休安置。
5、地方大學入伍在校期間算軍齡。
6、2010年開始實施。
擴展資料:
1、軍齡不滿8年或干齡不滿3年的軍隊干部原則上不得退出現役,確需退出現役的安排復員,推薦關注微信查找“老兵微刊”干齡滿3年或軍齡在8年以上16年以下的軍隊干部需退出現役的原則上安排轉業,
2、軍齡在16年以上的團以下干部需退出現役的,50周歲以下可安排轉業,也可安排自主擇業,50周歲以上或軍齡在30年以上的安排退休。
3、師以上干部需退出現役的,50周歲以下或軍齡在30年以下的安排轉業,50周歲以上或軍齡在30年以上的安排退休。
4、士官需要退出現役的,軍齡在10年以下的一律安排復員,軍齡在10以上20年以下的原則上安排復員,有需要轉業安置的必須有接收單位開具的有效證明材料,
參考資料:人民網——為退役軍人安置出實招(權威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