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款擔保反擔保合同(工程款支付擔保反擔保)
工程反擔保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1、乙方為多人,則乙方中多人各為獨立的保證人。
2、合同項下的保證具有獨立性及完整性,不受其他擔保合同效力的影響。
3、合同的保證方式為連帶責任保證:乙方對反擔保范圍內債務的清償與借款人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4、對甲方的反擔保既有本保證又有物的擔保,則乙方和物的擔保人承擔連帶責任。在實現擔保權時,甲方可以請求乙方先行承擔全部擔保責任;甲方也可以請求乙方先對物的擔保范圍外的余額承擔保證責任,然后再在物的擔保變現后尚不能清償的債權范圍內承擔保證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百九十四條 為擔保債務的履行,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財產的占有,將該財產抵押給債權人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債權人有權就該財產優先受償。
前款規定的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為抵押人,債權人為抵押權人,提供擔保的財產為抵押財產。
第三百九十五條 債務人或者第三人有權處分的下列財產可以抵押:
(一)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著物;
(二)建設用地使用權;
(三)海域使用權;
(四)生產設備、原材料、半成品、產品;
(五)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
(六)交通運輸工具;
(七)法律、行政法規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財產。
抵押人可以將前款所列財產一并抵押。
第四百二十五條 為擔保債務的履行,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出質給債權人占有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質權的情形,債權人有權就該動產優先受償。
前款規定的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為出質人,債權人為質權人,交付的動產為質押財產。
反擔保和擔保的區別,通俗點的,誰能跟我說一下呢
1、定義不同
擔保是指當事人根據法律規定或者雙方約定,為促使債務人履行債務實現債權人的權利的法律制度。
反擔保又可稱為求償擔保、償還約定書或反保證書,是指為保障債務人之外的擔保人將來承擔擔保責任后對債務人的追償權的實現而設定的擔保。
2、目的不同
反擔保目的是確保第三人追償權的實現。
擔保通常由當事人雙方訂立擔保合同。
3、作用不同
擔保所具有的社會經濟作用,即能促進資金融通和商品流通,保障債權的實現。擔保的意義已不僅是單純的擔保問題,而且可能通過擔保借貸關系的安全實現來推動借貸關系的蓬勃展開,對促進資金融通直到了不容忽視的積極作用。
反擔保具有促進資金融通和商品流通、保障債權實現、維護交易安全的作用。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擔保
百度百科-反擔保
什么是反擔保方式
工程擔保是建筑工程領域控制工程建設履約風險的一種國際慣例,是由保證人暫時承擔被保證人的信用風險,然后保證人可通過反擔保追回部分或全部損失的機制。
反擔保,也稱為求償擔保,它是指第三人為債務人向債權人提供擔保時,由債務人或者債務人以外的其他人向第三人提供的確保第三人對債務人的追償權得以實現的一種擔保,反擔保措施有助于擔保關系的設立。為保證第三人對債務人追償權的實現,我國《擔保法》第4條規定:第三人為債務人向債權人提供擔保時,可以要求債務人提供反擔保。在工程擔保中,反擔保頗為常見,反擔保措施也是工程擔?;顒又凶詈笠坏里L險保障手段。
反擔保的作用和條件
作為工程擔?;顒又械男庞蔑L險保障機制,“反擔保”對于各類擔保活動主體都有著重要價值意義,因此,了解“反擔保”的作用、形式以及實務要點有著一定必要性。
反擔保的作用
1.反擔保是維護擔保人的利益、保障其將來可能發生的追償權實現的有效措施。這是其最直接的作用。
2.反擔保有助于本擔保關系的設立。謹慎的第三人在為債務人向債權人提供擔保時,尤其是在擔保人與債務并無緊密的利益關系或隸屬關系且對其承擔擔保責任后追償權能否實現懷有疑慮的情況下,往往會要求債務人提供反擔保。
3.反擔保能夠作為一種調劑手段,根據情況和需要與本擔保結合,為復雜情況下擔保關系的建立提供便利?,F實生活中,時常會因某種特殊情況或出于特殊的考慮,使得某一擔保的直接設定遇到一些困難或障礙。
除此之外還需注意一點:在反擔保業務中,反擔保合同是擔保合同的從合同,沒有擔保合同則反擔保不成立。除此之外反擔保成立還需要以下條件:
反擔保的成立條件:
1. 第三人已經向債權人提供了擔保。
2. 債務人或債務人之外的第三人向第三人提供擔保。
3.只有在第三人為債務人提供保證擔保、抵押擔保和質押擔保時,第三人才能要求債務人向其提供反擔保。
4.須符合法定的形式(反擔保應當以書面的形式訂立)。
反擔保的方式和實務概況
在各類工程擔?;顒又?,包括銀行、保險公司、擔保公司在內的保證人主體,為債務人提供數額巨大的擔保金額,但收取的保證擔保費用平均而言卻不足2%。因此,實務中以反擔保作為出具保證擔保的條件,是各類保證人主體規避信用風險的普遍選擇。
在具體工程建設領域中,工程擔保常見的反擔保的方式主要包括信用保證、抵押質押擔保、保證金擔保三種。信用擔保一般是由申請企業股東或關聯企業、合作伙伴等提供的連帶責任保證擔保;抵押質押擔保包括不動產和生產工具(包括建筑材料、工程設備)抵押、權利質押、附條件的合同權利轉讓等;保證金擔保即要求申請企業按照保函金額一定比例提供保證金擔保。在實踐中,銀行、擔保公司、保險公司對反擔保的形式和要求都是各有不同的。
一、銀行保函的反擔保形式
銀行作為我國工程擔保業務的主要承保人,反擔保設置頗為普遍。銀行在應工程承包方申請向業主開具工程擔保保函時,除一般保證格式的小金額保函不需要提供反擔保外,其他情況往往都要求反擔保。如中國銀行的投標保函、履約保函和預付款保函的申請條件均包括“在我行有授信額度或繳納足額保證金或提供我行可接受的足額擔保”一項——足額保證金和足額擔保分別對應著質押與抵押,以保證銀行有權追索作為履約所支付的費用;這也是商業銀行慣于采取的反擔保措施:在授信的同時還要求企業提供占據保額10%-30%的保證金(現金質押),抑或是由其他企業為申請企業提供信用擔保(亦即“互保”)。
還有銀行保函的創新形式——分離式保函,多采用質押和保證的反擔保形式:在由商業銀行和擔保公司合作擔保的聯合模式中,銀行為化解自身的擔保風險,一般要求擔保對象提供申請擔保金額30%的保證金給銀行,此外擔??傤~與30%保證金的差額部分,常由專業工程擔保公司以保證的方式向銀行提供擔保。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銀行的反擔保形式以現金質押為主,信用擔保為輔。
二、擔保公司保函的反擔保形式
擔保公司作為工程擔保業務中的重要承保力量,其承保也常常建立在嚴格反擔保基礎之上。在實踐中,擔保公司基于擔保實力與擔保風險的綜合考量,除現金質押證明外,足額抵押物往往是擔保公司普遍采取的反擔保措施。擔保公司在開具反擔保合同前,一般會要求被擔保人出具權力憑證并移交質押物;在開具反擔保合同后,也會到公證機關辦理反擔保合同和抵押合同的公證。
這意味著,當擔保人無法向被擔保人追償時,擔保人可以對反擔保中的抵押和質押物品進行清算拍賣。而對于被擔保人因違約行為導致破產清算的,擔保人對其財產在清算前享有優先追償權。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擔保公司的反擔保形式通常是以實物抵押為主,現金抵押為輔,且其反擔保多為足額反擔保。
三、保險公司的反擔保形式
保險公司在工程保證擔保領域的優勢顯著,取決于其對于風險評估的精準分析,以及能夠較好地對保證擔保業務進行風險管理和控制。對于反擔保形式,保險公司多采用的是信用擔保:通過審查企業的信用和履約能力,對信用風險低的企業直接承保,或要求信用風險較高的企業另外出具信用擔保。在實踐中,保險保函的反擔保措施往往設置于保險時效長、擔保風險高的險種中,如履約保證保險、質量保證保險。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保險公司對于反擔保形式的要求多為“信用擔保”,較少要求投保企業提供現金質押或財產抵押反擔保,基本相當于“無反擔保”,并且很多保證保險保函可以在網上全流程操作辦理,不僅辦理快、時效高、而且減輕了企業的資金壓力。
反擔保作為工程風險轉移的一種手段,通過提供幫助受益人轉移信用風險的服務,從而為建筑市場創造價值,在實務應用中,銀行和擔保公司的反擔保措施通常需要現金保證金或者足額的實物質押這樣不僅給企業帶來沉重的資金壓力也背離了反擔保的初衷;保險公司通過信用反擔保的形式來實現風險轉移,無疑為反擔保形式探索出一條全新道路,不僅緩解企業資金壓力,也助力建筑市場信用體系完善。
什么是“擔保”與“反擔保”?“各方當事人”是什么?
為保證第三人對債務人追償權的實現,我國《擔保法》第4條規定:第三人為債務人向債權人提供擔保時,可以要求債務人提供反擔保。反擔保也叫求償擔保,顧名思義,即第三人為債務人向債權人提供擔保時,由債務人反過來為擔保人所提供的擔保。
在工程承包中,反擔保頗為常見:如我國工程擔保市場的主要擔保人商業銀行,由于其在工程擔保業務中面臨諸多風險,且在掌握工程擔保信息和技術知識中處于劣勢等不利情況,因此往往要求被擔保人提供反擔保。
反擔保的擔保對象是原擔保人對被擔保人的追償權,因此反擔保的責任范圍與擔保人對債務人的追償范圍相同:反擔??梢员WC擔保人很快追回部分或全部損失,可謂是維護擔保人的利益、保障其將來可能發生的追償權順利實現的有效措施。
對于工程擔保市場的每一個主體而言,了解反擔保的法律和實務要點茲事體大。
1、工程擔保反擔保的法律要點
根據司法解釋,反擔保的成立需滿足4個要件:1)第三人先向債權人提供了擔保,才能有權要求債務人提供反擔保;2)是債務人或債務人之外的其他人向第三人提供擔保;3)只有在第三人為債務人提供保證、抵押或質押擔保時,才能要求債務人向其提供反擔保;4)須符合法定形式,即反擔保應采用書面形式,依法需辦理登記或移交占有的,應辦理登記或轉交占有手續。
(反擔保書面形式示例)
第一要件強調了反擔保的從屬性質:反擔保合同是擔保合同的從合同,沒有擔保合同則反擔保不成立。第二要件限定了反擔保的法律關系:只有同時存在三方法律關系主體,即債權人、債務人和擔保人時,也就是債務人和擔保人不是同一個人時,才能產生反擔保。
第三要件明確了反擔保的法定方式:反擔保的方式包括保證、抵押和質押三種(有別于擔保的保證、抵押、質押、留置和定金五種方式,留置擔保和定金擔保不能產生反擔保),也叫做求償保證、求償抵押和求償質押??梢允莻鶆杖颂峁┑牡盅夯蛘哔|押,也可以是其他人提供的保證、抵押或者質押。
具體到工程建設領域,工程擔保中常見的反擔保措施主要有信用擔保、抵押(質押)擔保、保證金擔保三種。信用擔保一般是由申請企業股東或關聯企業、合作伙伴等提供的連帶責任保證擔保;抵押(質押)擔保包括不動產和生產工具(包括建筑材料、工程設備)抵押、權利質押、附條件的合同權利轉讓等;保證金擔保即要求申請企業按照保函金額一定比例提供保證金擔保。
2、工程擔保反擔保的實務概況
作為工程擔保的信用風險轉移機制,嚴格的反擔保對于三大工程擔保主體而言舉足輕重:擔保人為債務人提供的擔保金額少則百萬、多則數億,而所收取的擔保費用平均而言卻不足2%,因此以反擔保作為出具擔保的條件,是擔保主體規避信用風險的普遍選擇。
商業銀行:現金質押為主,信用擔保為輔
作為在追償時占有相對優勢的主要擔保人,商業銀行在應工程承包方申請向業主開具工程擔保保函時,除一般保證格式的小金額保函不需要提供反擔保外,其他情況往往都要求反擔保。
以中國銀行為例,無論在投標保函還是質量/維修保函、預付款保函中,申請條件中都有“在我行有授信額度或繳納足額保證金或提供我行可接受的足額擔保”一項。
這也是商業銀行慣于采取的反擔保措施:在授信的同時還要求企業提供占據保額10%-30%的保證金(現金質押),抑或是由其他企業為申請企業提供信用擔保(亦即“互保”)。
實踐中,商業銀行應注意規避建企互??赡芤l的擔保鏈危機。2012年度爆發的浙江天煜建設互保危機事件,便是擔保鏈危機的現實案例。
擔保公司:實物抵押為主,現金質押為輔
反擔保是工程擔保公司減少、分散或化解建設工程擔保風險的主要措施?;趽嵙εc擔保風險的綜合考量,除現金質押證明外,足額抵押物往往是擔保公司普遍采取的反擔保措施。
(來源:某擔保公司《建設工程擔保管理辦法(暫行)》)
《擔保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債務履行期間屆滿抵押權人未受清償的,可以與抵押人協議以抵押物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抵押物所得的價款受償。這意味著,當擔保人無法向被擔保人追償時,擔保人可以對反擔保中的抵押和質押物品進行清算拍賣。而對于被擔保人因違約行為導致破產清算的,擔保人對其財產在清算前享有優先追償權。
實踐中,工程擔保公司應注意反擔保手續辦理的合法合規:在開具反擔保合同前,應要求被擔保人出具權力憑證并移交質押物;也應在開具反擔保合同后,及時到市一級公證機關辦理反擔保合同和抵押合同的公證。
保險公司:信用擔保為主
作為專門從事風險經營的金融機構,保險公司在工程擔保領域優勢顯著:其雄厚的經濟實力賦予了險企相當的賠付實力;其專業的風控能力也給予了險企相當的擔保風控水平。
保險公司對于工程擔保的反擔保措施多體現為信用擔保:通過審查被擔保企業的信用和履約能力,保險公司會對信用風險低的企業直接承保,或要求信用風險較高的企業另外出具信用擔保。
整體而言,有限的反擔保設置往往集中于質量保證保險、預付款保證保險、履約保證保險等保險時效長、擔保風險高的險種中。如原保監會于2017年11月披露的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建設工程質量保證保險條款中便出現了反擔保條款。
實踐中,保險公司較少要求投保企業提供現金質押或財產抵押反擔保,因此其投保時效相對銀行保函、擔保保函更高,對于建筑企業而言投保成本也顯著降低。
作為工程風險轉移的一種手段,工程擔保是由保證人暫時承擔被保證人的信用風險,然后保證人可通過反擔保很快追回部分或全部損失——反擔保措施有助于擔保關系的設立。當然,其應用會隨著環境、條件、主體等因素變化而改變。發展中國特色的工程擔保反擔保制度,也是工程擔保新時代向我們拋出的實踐問題。
擔保公司為什么要簽反擔保協議?
《反擔保法》對債的擔保制度作出比較全面的規定,但對擔保制度所衍生出來的反擔保問題只作了原則性規定:“第三人為債務人向債權人提供擔保時,可以要求債務人提供反擔保”。由于學界對反擔保這一擔保制度中的特殊問題研討不足,國外立法中亦乏更詳盡的規定可資借鑒,人們對反擔保中的諸多問題尚存在模糊甚至錯誤認識。 一、反擔保的概念 《擔保法》頒行后,通說認為:反擔保是指債務人對為自己債權人提供擔保的第三人提供的擔保,或指第三人為債務人向債權人提供擔保時,債務人應第三人的要求為第三人提供的擔保。從此觀點看來反擔保是擔保之一種,債務人是反擔保關系中的擔保人,第三人為擔保權人。從此原理剖析,我們只能認識到,反擔保就債務人與第三人的關系來說也只是一般意義上的擔保,即相對于原始擔保(第三人就主債權設立的擔保)而言的。反擔保仍然具有定限物權、從權利以及價值權和變價權的特征,也完全符合一般擔保所具有的不可分性和物上代位性的性質。筆者認為反擔保,是指為保障債務人之外的擔保人將來承擔擔保責任后對債務人的追償權的實現而設定的擔保,簡言之,也就是擔保的擔保。反擔保是相對于本擔保而言并在既存本擔保萊系的基礎上設立的。作為反擔保的對稱并為反擔保設定的前提和基礎的本擔保,是指并僅限于“第三人為債務人向債權人提供的擔保”,而債務人自己向債權人提供的擔保則不在其列。因為債務人自己充當擔保人時,不存在可期待的追償權,自亦無從為其設立反擔保。在本擔保中,為債務人向債權人提供擔保的第三人,在債務人屆期不履行債務時,須依合同約定及法律規定承擔擔保責任,以自己的財產代為債務之清償。代償債務后,該擔保人即成為債務人的新債權人,就其代債務人向債權入清償的債務,有權向債務人追償。正如債權人因擔憂債務人的償債能力而要求債務人或第三人為債務的履行提供可靠的擔保一樣,為債務人向債權人提供擔保的第三人,出于自身利益,也往往會慮及其期待的追償權成為既得權后能否實現的問題,為避免或減少其追償權實現的風險,他可以根據情況事先要求債務人或債務人以外的人向其提供反擔保,以保障其承擔擔保責任后向債務人追償損失的權利的實現。 二、反擔保法律關系 反擔保具有從屬性,它是以本擔保法律關系的存在為基礎的。反擔保法律關系中共包括一個主合同和兩個擔保合同,這三個合同既相互聯系又相互獨立:主合同,這是基礎合同。雙方當事人分別為債權人和債務人;擔保合同,這是主合同的從合同。在擔保合同中,分別有債權人、擔保人、債務人三方當事人。擔保人的擔保責任主要是保證債務人能及時償還債務,在債務人不履行時,由擔保人代為履行或承擔連帶責任;反擔保合同,這可以說是擔保合同的從合同。在反擔保合同中,分別有擔保人、債務人、反擔保人三方當事人。在這里,擔保人成為債權人,反擔保人的擔保責任主要是在擔保人代替債務人履行了債務之后,保證債務人能及時向擔保人償還其代為履行的債務,若債務人未按時履行此債務,則由反擔保人代為履行或承擔連帶責任。反擔保合同實際上就是擔保合同,只不過合同中的債權人是主合同下原擔保合同的擔保人而已。因此,反擔保合同的反擔保人擔保責任的履行應以擔保合同中擔保人的擔保責任已履行為前提。 三、反擔保的特點 1、反擔保的擔保對象不同于本擔保。本擔保的擔保對象是主合同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權,換言之,所擔保的是債務人對債權人之債務的履行、債權人的債權的實現。反擔保的擔保對象則是擔保人對被擔保人(債務人)的追償權。該追償權在擔保合同依法成立時既已設定并在擔保人承擔擔保責任后實際發生,其性質為擔保人基于擔保合同關系及代債務人為債務清償之事實而產生的一種新債權。擔保人向債務人追償損失的債權在主體、發生原因及范圍等方面,均有別于主合同債權人的債權。 2、反擔保合同的當事人不同于擔保合同。擔保合同的當事人因擔保方式及擔保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由債務人自己充當擔保人的抵押、質押、定金擔保中,擔保合同的當事人與主合同當事人發生競合,均為債權人與債務人。而在債務人之外的第三人充當擔保人的保證、抵押、質押擔保中,債權人、債務人(被擔保人)、擔保人三者之間的關系分別由主合同、委托合同、擔保合同三種既有緊密聯系又相區別的合同來維系。其中擔保合同的當事人為債權人與擔保人,而債務人盡管與債權入之間有主合同關系、與擔保人之間有委托合同關系,并且也要受到擔保合同的效力作用,但卻不是擔保合同的當事人。在有關當事人未另外訂立擔保合同、委托合同,而只在主合同中訂明有關內容并由各當事人簽章的情況中,該合同實質上是主合同、委托合同與擔保合同三種合同關系的合并,債權人、債務人、擔保人三者之間的三種法律關系,仍是既相聯系又相區別而存在的。 同理,反擔保合同的雙方當事人亦是債權人與擔保人,但該兩方當事人的擔當者卻與本擔保合同大有不同。反擔保合同中債權人是在本擔保中為債務人提供擔保并對債務人享有追償權的擔保人,即本擔保人;反擔保合同中的擔保人(即反擔保人),既可以由債務人自己充當,亦可以由債務人以外的人充當。主合同及擔保合同中的債權人不再是反擔保合同的當事人,也不是利害關系人,反擔保設定與否,方式與內容如何,均與其無關。反擔保人只對享有追償權的本擔保人負其義務,即使本擔保中的擔保人無力承擔擔保責任,如保證人無全部代償能力等,主合同債權人亦無權要求反擔保人對此承擔責任,例女口,乙向丙借款10萬元,甲為乙向丙提供擔保,丁又為乙向甲提供反擔保,那么在甲無能力全部承擔擔保責任時,丙無權要求丁承擔擔保責任。 3、反擔保的從屬性與補充性有特殊的表現 反擔保也是擔保,因而也具有擔保所固有的從屬性與補充性,然此二性在反擔保中具有特殊的表現。與擔保合同從屬于債權人與債務人間的主合同不同,反擔保合同從屬于擔保人與債權人間的擔保合同,它是擔保合同的從合同而不是主合同的從合同。即擔保合同相對于主合同而言,是從合同,但其相對于反擔保合同而言又處于 “主合同”的地位。反擔保的成立、效力、變更、解除等,并不直接決定于債權人與債務人間的主合同,(但主合同對反擔保合同可能有間接影響,)而是決定于擔保合同。同樣,反擔保責任的補充性也不是相對于主合同債務人的債務不履行責任而言,而是指擔保人在取得對債務入的追償權后,債務人不對擔保入之損失履行清償義務時,反擔保人方負代為清償責任。 反擔保在我國現實經濟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頻繁和廣泛,其原因無非是債權人為避免自己行使抵押權,質權等繁瑣手續和麻煩而要求主債務人向其提供其認為滿意和更快、更好實現債權的保證擔保。而擔保人提供保證時,又擔心自己提供擔保債權的實現問題,故出現反擔保。實質上反擔保與擔保并無本質上的區別。只是在某一時間或某一案件之中,出現一個擔保的前提和基礎上,又在一個特定的情形下設定一個擔保的情況。本擔保與反擔保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內在聯系,故反擔保也是擔保,或者說反擔保就是擔保,但在實際操作中,更應明確和保護反擔保中反擔保權人的利益保護,才能使反擔保發揮其更大作用,促進我國商業交往和經濟發展,使之真正成為“市民們增進自己及公共福利的一種工具”。
什么叫反擔保合同,簽了反擔保合同就沒有擔保責任了嗎?
反擔保是指為債務人擔保的第三人,為了保證其追償權的實現,要求債務人提供的擔保。在債務清償期屆滿,債務人未履行債務時,由第三人承擔擔保責任后,第三人即成為債務人的債權人,第三人對其代債務人清償的債務,有向債務人追償的權利。當第三人行使追償權時,有可能因債務人無力償還而使追償權落空,為了保證追償權的實現,第三人在為債務人作擔保時,可以要求債務人為其提供擔保,這種債務人反過來又為擔保人提供的擔保叫反擔保。比如,甲為債務人乙向債權人丙提供了擔保,同時可以要求乙向甲提供反擔保。在第三人為債務人向債權人作擔保的情況下,反擔保是保證擔保人利益不受損害的有效方式,反擔保也是擔?;顒又衅毡槭褂玫姆椒ā?/p>
簽了反擔保合同就沒有擔保責任了:
擔保人成為債權人,反擔保人的擔保責任主要是在擔保人代替債務人履行了債務之后,保證債務人能及時向擔保人償還其代為履行的債務,若債務人未按時履行此債務,則由反擔保人代為履行或承擔連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