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資案件處理流程(非法集資案件處理流程及工作要求)
非法集資資產處置順序
法律主觀:
非法集資案件,行為人非法取得的涉案財產應當返還被害人。
根據《刑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違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財物,應當予以沒收。沒收的財物和罰金,一律上繳國庫,不得挪用和自行處理。
第一百九十二條第一款規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法律客觀:
《刑法》
第六十四條
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
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
違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財物,應當予以沒收。沒收的財物和罰金,一律上繳國庫,不得挪用和自行處理。
《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條
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非法集資案件立案偵查由什么主辦行業主監管部門配合
非法集資立案偵查由公安機關主辦,行業主(監)管部門配合。省級人民政府應加強對涉嫌非法集資案件立案偵查的組織領導,提高辦案效率和質量。公安機關根據舉報、報案或有關部門移送的涉嫌非法集資案件線索,對符合立案條件的,依法立案偵查,并向省級人民政府報告。
【法律分析】
非法集資案件一般處置程序為:1、成立專案組。2、制定處置方案。3、公告取締。4、債權債務申報登記和確認。5、資產負債審計和資產評估。6、資產清收、保全和實物資產的變現。7、集資款項清退。案件調查取證由省級人民政府組織,行業主管部門主辦。省級人民政府應組織、督導各相關部門依據工作職責和實際需要,及時開展涉嫌非法集資案件調查取證。對案情單一、主管部門職責明確的涉嫌非法集資案件,公安機關、行業主管部門應在職權范圍內開展調查工作。非法集資的特點有哪些:1、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準,包括沒有批準權限的部門批準的集資;有審批權限的部門超越權限批準集資,即集資者不具備集資的主體資格2、承諾在一定期限內給出資人還本付息。還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貨幣形式為主外,也有實物形式和其他形式。3、向社會不特定的對象籌集資金。這里“不特定的對象”是指社會公眾,而不是指特定少數人。4、以合法形式掩蓋其非法集資的實質。為掩飾其非法目的,犯罪分子往往與投資人簽訂合同,偽裝成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最大限度地實現其騙取資金的最終目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六十四條 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違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財物,應當予以沒收。沒收的財物和罰金,一律上繳國庫,不得挪用和自行處理。
非法集資案件處理流程
非法集資案件處理流程:
1、案件受理。案件受理實行屬地管理,由行業主(監)管部門負責具體辦理。
2、調查取證。案件調查取證由省級人民政府組織,行業主(監)管部門主辦。
3、立案偵查。公安機關在偵查重大案件過程中認為需檢察院、法院提供業務支持的,可直接或通過省級人民政府進行協商。
非法集資案退款流程:
1、首先,對集資群眾身份、集資數額等進行逐筆登記,掌握案件的集資總人數、集資總金額、已返金額和未返金額等情況。
2、然后,專案組對涉案企業(個人)的債權清收、資產保全,以及對涉案資產通過公開拍賣的方式進行變現,用于集資款的清退。
3、最后,專案組根據清理后的剩余資金,按集資參與者集資額比例,制訂統一的返款政策、返款原則、返款方案和返款比例實施清退,并以處置報告的形式結束案件善后處置工作。
非法集資判刑標準為:
1、一般情節的違法者判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處或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金;
2、情節特別嚴重的違法者,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綜上所述,案件受理實行屬地管理,由行業主(監)管部門負責具體辦理。行業主(監)管部門應建立健全涉嫌非法集資案件受理登記制度,確定部門及人員負責案件的受理工作,區別不同情況進行處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
【集資詐騙罪】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政府如何處理非法集資案件?
1充分認識當前形勢下做好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2是防打結合,打早打小3是突出重點,依法打擊4是疏堵結合,標本兼治四是齊抓共管,形成合力5落實部門監督管理職責6完善組織協調機制。
近年來,全國很多地方都出現了非法集資犯罪活動,這種犯罪形式對社會的危害很大,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我國對非法集資的打擊力度也很大,按照國家相關文件規定,政府為處理非法集資案件的第一責任人。那么,政府如何處理非法集資案件?下面我們跟隨我了解下。
一、政府如何處理非法集資案件?
1、案件受理
案件受理實行屬地管理,由行業主(監)管部門負責具體辦理。行業主(監)管部門應建立健全涉嫌非法集資案件受理登記制度,確定部門及人員負責案件的受理工作,區別不同情況進行處理:
(1)對不屬于非法集資性質的舉報線索,由行業主(監)管部門作出終結受理結論,并向舉報人回復。
(2)對管理職責明確的涉嫌非法集資活動線索,由行業主(監)管部門在職權范圍內受理。
(3)對案情復雜或超出部門管理權限的,由行業主(監)管部門提出意見和處置建議報省級人民政府。
2、調查取證
案件調查取證由省級人民政府組織,行業主(監)管部門主辦。省級人民政府應組織、督導各相關部門依據工作職責和實際需要,及時開展涉嫌非法集資案件調查取證。對案情單一、主(監)管部門職責明確的涉嫌非法集資案件,公安機關、行業主(監)管部門應在職權范圍內開展調查工作。對案情復雜、涉及面廣、調查難度大的涉嫌非法集資案件,由省級人民政府組織召開有關部門參加的聯席會議,成立聯合調查組,確定牽頭部門和參與部門,開展聯合調查取證。
3、立案偵查
立案偵查由公安機關主辦,行業主(監)管部門配合。省級人民政府應加強對涉嫌非法集資案件立案偵查的組織領導,提高辦案效率和質量。
公安機關根據舉報、報案或有關部門移送的涉嫌非法集資案件線索,對符合立案條件的,依法立案偵查,并向省級人民政府報告。
4、性質認定
性質認定由省級人民政府負責,依法進行認定。對于法律規定明確、性質無爭議的非法集資案件,公安、司法機關可依職權直接認定和處理。公安、司法機關認為需要行業主(監)管部門出具行政認定意見的,相關行業主(監)管部門應根據證據材料作出是否符合行業技術標準的行政認定意見。
5、處置善后
案發地省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轄區非法集資案件的處置和維護社會穩定工作。 對情節較輕、社會影響較小、非法集資單位或個人有還款能力和還款意愿的案件,由省級人民政府責令非法集資單位或個人立即停止非法集資活動,指導、督促其限期完成集資款的清理和清退。
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應遵循哪些原則?
1、政府主導。處置非法集資工作實行省級人民政府負責制。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轄區內處置非法集資工作負總責,指導、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做好處置非法集資工作。
2、屬地管理。非法集資案件查處實行屬地管理,涉案地省級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做好案件的受理、調查、立案、認定和處置善后等工作。
3、依法查處。省級人民政府及各行業主(監)管部門應按照職責分工和工作權限,依法查處非法集資活動,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準確、依法處置。
4、及時果斷。省級人民政府及各行業主(監)管部門應加強對涉嫌非法集資活動的監測,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預警、早處置,從源頭上防止非法集資活動的蔓延。
5、協作配合。省級人民政府及各行業主(監)管部門在處置非法集資工作中,要加強溝通、密切配合、互通信息、資源共享,形成處置合力。
通過上文,我告訴了大家政府如何處理非法集資案件。政府部門接到群眾舉報后,要成立聯合專案組,調查取證。符合立案條件的,由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經過認定,構成犯罪的,檢察院發起公訴。等法院判決后,政府部門還得進行善后工作,按照受害群眾的出資比例清退集資款。
經偵處理集資詐騙流程
法律主觀:
現在社會中的一些詐騙案件的話也是非常多的,雖然說現在國家對于電信詐騙的打擊力度非常大,但還是有打擊不完的犯罪分子,所以對于詐騙來說的話其實手段也是非常讓大家驚奇的。一、集資詐騙經偵立案流程(一)案件受理(二)調查取證(三)立案偵查(四)提起訴訟《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集資詐騙罪】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二、詐騙罪的立案需要滿足什么條件?根據《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的有關規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一)個人詐騙公私財物,數額在5000元至2萬元以上的;(二)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名義實施詐騙,詐騙所得歸單位所有,數額在5萬元至20萬元以上的。同時根據我國《刑法》第22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1)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5)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一)數額較大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二)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3.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三、詐騙罪量刑標準是怎么樣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單處罰金法定基準刑參照點】(一)詐騙不足4000元的,為罰金刑;4000元以上不足5000元的,為管制刑;5000元的,為拘役三個月,每增加167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1萬元的,為有期徒刑六個月,每增加10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二)有第一百三十一條規定的情形之一,擬處拘役刑的,升格為有期徒刑;擬處管制、罰金刑的,升格為拘役刑?!救暌陨鲜暌韵掠衅谕叫谭ǘɑ鶞市虆⒄拯c】詐騙4萬元的,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臼暌陨嫌衅谕叫谭ǘɑ鶞市虆⒄拯c】詐騙20萬元的,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40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局靥幥樾我幎ā坑邢铝星樾沃坏?,重處10%:(一)詐騙集團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詐騙犯罪中情節嚴重的主犯;(二)慣犯或者流竄作案,危害嚴重的;(三)詐騙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個人急需的生產資料,嚴重影響生產或者造成其他嚴重損失的;(四)詐騙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救濟、醫療等款物,造成嚴重后果的;(五)揮霍詐騙的財物,致使詐騙的財物無法返還的;(六)使用詐騙的財物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七)導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蛘咂渌麌乐睾蠊?;(八)被告人曾因犯罪被判刑或因詐騙被行政處罰的;(九)詐騙作案10次以上的。
法律客觀: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利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舉報。 被害人對侵犯其人身、財產權利的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控告。 《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 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涉嫌非法集資犯罪的民間借貸案件,如何處理?處理方法是怎么規定的
在民間借貸糾紛當中,此類案件往往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非法經營等案件交織在一起,出現由同一法律事實或相互交叉的兩個法律事實引發的、一定程度上交織在一起的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即民刑交叉案件。對于涉嫌非法集資犯罪的民間借貸案件應如何處理?下文為您詳細介紹。處理方法:對于涉嫌非法集資犯罪的民間借貸案件,法院或者不予受理或者駁回起訴,并將涉嫌非法集資犯罪的線索、材料移送公安或者檢察機關。這意味著只要涉及到非法集資犯罪的案件,民事案件審理中發現了就要移送,法院不再審理。因為非法集資案件涉及不特定的多數人的利益,此舉是為了防止有的受害人獲得足額清償而有的受害人卻根本不能得到補償的現象發生。對于與民間借貸案件雖有關聯,但不是同一事實的犯罪,法院應當將犯罪線索材料移送偵查機關,但民間借貸案件仍然繼續審理;有人非法集資,把非法集資來的錢又轉貸給他人,后者轉貸會形成民間借貸的案件,對這類案件怎么辦?涉及非法集資線索的材料,法院將移送到公安機關或者是檢察機關,后面發生的民間借貸的那部分案件還要繼續審理。在審理非法集資等犯罪案件的過程中,可能會涉及到擔保人的擔保責任問題。《規定》明確,即使借款人涉嫌非法集資等犯罪或者生效判決認定其有罪,擔保人的擔保責任不能因此免除,只要當事人起訴擔保人,法院應予受理。相關法律規定《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五條人民法院立案后,發現民間借貸行為本身涉嫌非法集資犯罪的,應當裁定駁回起訴,并將涉嫌非法集資犯罪的線索、材料移送公安或者檢察機關。
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或者執行過程中發現有非法集資犯罪嫌疑的要怎么處理?
法律分析: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或者執行過程中,發現有非法集資犯罪嫌疑的,應當裁定駁回起訴或者中止執行,并及時將有關材料移送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涉嫌非法集資若正被立案偵查,民事案件不能分別處理。只有待刑事判決定性后,再處理民事糾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五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一)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二)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四)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五)人民法院認為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復執行。
怎樣處理非法集資詐騙犯
集資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違反有關金融法律、法規的規定,使用詐騙方法進行非法集資,擾亂國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財產所有權,且數額較大的行為。那么非法集資有什么辦法追討呢?案發地人民政府組織有關成員單位成立專案組(或工作組)。按照案件的實際情況組織對非法集資活動的取締和公告的發布工作。對集資群眾身份、集資數額等進行逐筆登記,掌握案件的集資總人數、集資總金額、已返金額和未返金額等情況。專案組對涉案企業(個人)的債權清收、資產保全,以及對涉案資產通過公開拍賣的方式進行變現,用于集資款的清退。專案組根據清理后的剩余資金,按集資參與者集資額比例,制訂統一的返款政策、返款原則、返款方案和返款比例實施清退,并以處置報告的形式結束案件善后處置工作。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發現是非法集資會怎么處理?
根據《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第十八條規定:因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而受到的損失,由參與者自行承擔,所形成的債務和風險,不得轉嫁給未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的國有銀行和其它金融機構以及其它任何單位?! 》ㄔ涸趥鶛鄠鶆涨逋撕?,有剩余非法財物的,予以沒收,就地上繳中央金庫。在取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的過程中,地方政府只負責組織協調工作,而不能采取財政撥款的方式彌補非法集資造成的損失?! ∵@意味著一旦社會公眾參與非法集資,參與者的利益不受法律保護,經人民法院執行、集資者仍不能清退集資款的,應由參與人自行承擔損失,而不能要求有關部門代償。法律依據:《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第十八條因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而受到的損失,由參與者自行承擔,所形成的債務和風險,不得轉嫁給未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的國有銀行和其它金融機構以及其它任何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