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一畝地賠償多少錢(耕地補助一畝多少錢)
國家一畝地賠償多少錢
法律分析:1、征收耕地補償標準: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3萬元。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萬元。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萬元。2、征收基本農田補償標準: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8萬元。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9萬元。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6萬元。3、征收林地及其他農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8萬元。4、征收工礦建設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體建設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6萬元。5、征收空閑地、荒山、荒地、荒灘、荒溝和未利用地平均每畝補償2.1萬元。
法律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第二十五條 房屋征收部門與被征收人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就補償方式、補償金額和支付期限、用于產權調換房屋的地點和面積、搬遷費、臨時安置費或者周轉用房、停產停業損失、搬遷期限、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訂立補償協議。補償協議訂立后,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補償協議約定的義務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
第二十六條 房屋征收部門與被征收人在征收補償方案確定的簽約期限內達不成補償協議,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權人不明確的,由房屋征收部門報請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按照征收補償方案作出補償決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圍內予以公告。補償決定應當公平,包括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有關補償協議的事項。被征收人對補償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每畝農業保險賠償多少
根據《國家農業保險賠償標準》,以山東為例,山東于2015年調整了小麥、玉米、棉花保險費率,從每畝10元到15元,從每畝320元到375元;玉米保費從每畝10元到15元,從300元到350元;棉花保費從每畝18元到30元,保險金額從每畝450元增加到500元。
在保費補貼方面,山東給予國家和省財政負擔50%、地方財政負擔30%、農民負擔20%的補貼。也就是說,山東農民一畝小麥地的保費是15元,他們只需要支付3元。如果發生災害,保險公司將賠償375元/畝。
由于中國幅員遼闊,各地農業的發展和風險不同。例如,海南遭受臺風災害較多,西南遭受泥石流災害較頻繁,中原旱災發病率較高等。因此,各省農業保險的品種、范圍、保費和賠償金額存在差異。
農業保險是國家出臺的惠農政策,是一種保障農業生產者在種植、林業、畜牧、漁業生產過程中自然災害、意外疾病、疾病等保險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的保險。農業受氣候災害、地質災害、病蟲害等影響較大。通過購買保險,農民可以在遭受自然災害后獲得保險公司的索賠,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目前,中央財政保費補貼涵蓋種植、養殖、林業三大類15個品種,基本覆蓋大宗農產品,各級財政保費補貼總比例達到75%~80%。
現在農村土地征用一畝地多少錢
法律分析:現在農村土地在征收的時候一般都是需要根據土地的用途來提供相應的補償費用,土地的情況不一樣,那補償的費用肯定也是不一樣的,正常來說現在農村土地征收一畝的價格是要達到10萬元到20萬元的,這個也是要看當地的經濟發展的,如果說當地的經濟發展比較好,土地的位置也比較優越,那土地征收的費用也會稍微高一些,基本上也是能夠達到一畝30萬元以上的。
法律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第二十三條 對因征收房屋造成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根據房屋被征收前的效益、停產停業期限等因素確定。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第二十四條 市、縣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依法加強對建設活動的監督管理,對違反城鄉規劃進行建設的,依法予以處理。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前,應當組織有關部門依法對征收范圍內未經登記的建筑進行調查、認定和處理。對認定為合法建筑和未超過批準期限的臨時建筑的,應當給予補償;對認定為違法建筑和超過批準期限的臨時建筑的,不予補償。
第二十五條 房屋征收部門與被征收人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就補償方式、補償金額和支付期限、用于產權調換房屋的地點和面積、搬遷費、臨時安置費或者周轉用房、停產停業損失、搬遷期限、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訂立補償協議。補償協議訂立后,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補償協議約定的義務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
第二十六條 房屋征收部門與被征收人在征收補償方案確定的簽約期限內達不成補償協議,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權人不明確的,由房屋征收部門報請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按照征收補償方案作出補償決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圍內予以公告。補償決定應當公平,包括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有關補償協議的事項。被征收人對補償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第二十七條 實施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償后,被征收人應當在補償協議約定或者補償決定確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遷。禁止建設單位參與搬遷活動。
第二十八條 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由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強制執行申請書應當附具補償金額和專戶存儲賬號、產權調換房屋和周轉用房的地點和面積等材料。
第二十九條 房屋征收部門應當依法建立房屋征收補償檔案,并將分戶補償情況在房屋征收范圍內向被征收人公布。審計機關應當加強對征收補償費用管理和使用情況的監督,并公布審計結果。
修高速公路占地怎么賠償多少錢一畝
修高速公路占地賠償如下:
1、市區Ⅰ級區域的農用地補償標準由40000元/畝調整到46750元/畝;
2、Ⅱ級區域的農用地補償標準由37200元/畝調整到43200元/畝;
3、Ⅲ級區域的農用地補償標準由35250元/畝調整到41125元/畝;
4、Ⅳ級區域的農用地補償標準由33350元/畝調整到38775元/畝;
5、各區域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補償標準為農用地補償標準的一半。其中,市區I級區域由于目前執行的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高于省政府規定的標準,則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則,按原標準執行。
征地工作程序是怎樣的
1、告知征地情況。在征地依法報批前,當地國土資源部門應將擬征地的用途、位置、補償標準、安置途徑等,以書面形式告知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在告知后,凡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在擬征土地上搶栽、搶種、搶建的地上附著物和青苗,征地時一律不予補償;
2、確認征地調查結果。國土資源部門會同交通、林業部門,對擬征土地的權屬、地類、面積以及地上附著物權屬、種類、數量等現狀進行調查,調查結果應與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和地上附著物產權人、各市動遷辦公室共同確認;
3、組織征地聽證。在征地依法報批前,國土資源部門應告知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對擬征土地的補償標準、安置途徑有申請聽證的權利。當事人申請聽證的,應按照相關法律規定的程序和有關要求組織聽證;
4、簽訂征地補償協議。國土資源部門要按照本方案制定的補償標準,與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個人簽訂征地補償協議,并將協議作為征地報件必備件附征地卷一同上報。
其他稅費有哪些
1、耕地占用稅,按每平方米2元計算;
2、商品菜地開發建設基金,按每畝1萬元計算;
3、征地管理費,按征地總費用的3%計算。由國土資源部門嚴格按有關規定使用;
4、耕地占補平衡造地費,平均每畝4000元,由省征地事務服務處具體組織實施,統籌調劑使用,省國土資源廳負責監督驗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
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
國家依法實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但是,國家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除外。
第三條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是國的基本國策。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全面規劃,嚴格管理,保護、開發土地資源,制止非法占用土地的行為。
國家征地補償標準是多少一畝
法律分析:征地補償標準由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兩部分構成,不包括青苗補償費、地上附著物補償費和社會保障費用。以征收土地面積計算,按每畝不低于6000元的標準提取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補貼資金,并預存入人社部門專門的代保管資金賬戶。收回國有農用地的,參照鄰近的農村集體土地征地補償標準執行。國家和省重點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征地補償標準,按照省政府另行的有關規定執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 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征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規定。 被征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征收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 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 國務院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高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