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的處理及認定

在線問法 時間: 2023.12.13
672
肇事逃逸會怎樣認定法律主觀:交通事故逃逸是指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后,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駕駛車輛或者遺棄車輛逃離道路交通事故現場的行為,3、其次要求行為人明知自己已經發生交通肇事行為,如果對肇事不具有明知的,自然也不可能產生逃避法律追究的動機,也就不構成交通肇事逃逸行為,交通肇事逃逸罪的認定標準及處罰交通肇事逃逸罪的認定責任:1、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條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應僅理解為“逃離事故現場”,對于肇事后未逃離(或未能逃離)事故現場,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的,也應視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肇事逃逸會怎樣認定

法律主觀:

交通事故逃逸是指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后,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駕駛車輛或者遺棄車輛逃離道路交通事故現場的行為。判斷行為人是否構成事故后逃逸,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是檢查行為人是否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不僅要看行為人的供述,還要從事故當時的時間、地點、路況、行為人的知識和經驗等方面客觀判斷自己是否知道,從而確定是否構成逃逸。二是考察行為人是否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觀目的,包括逃避刑事法律追究、逃避民事法律追究和行政法律追究。三是考察行為人是否客觀地實施了逃離現場的行為。只有在交通事故發生后,行為人才能在事故處理機關首次處理前的一段時間內,在本規定中建立逃逸。

法律客觀: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逃逸罪的認定標準及處罰

交通肇事逃逸罪的認定責任:

1、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條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應僅理解為“逃離事故現場”,對于肇事后未逃離(或未能逃離)事故現場,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的,也應視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2、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的情節的,屬于交通肇事罪的情節加重犯,構成該情節加重犯,首先要求行為人的肇事行為已經構成交通肇事罪,否則交通肇事逃逸行為只能作為定罪情節在確定其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時加以考慮;

3、其次要求行為人明知自己已經發生交通肇事行為,如果對肇事不具有明知的,自然也不可能產生逃避法律追究的動機,也就不構成交通肇事逃逸行為;

4、再次,對于雖然履行了對被害人的搶救義務,但是逃避責任查清認定的行為,仍然構成交通肇事逃逸;

5、最后,所謂交通肇事逃逸主要是指自現場逃離,但也可以將被害人送往醫院后逃離,甚至在現場躲藏的情形。

百萬購車補貼

肇事逃逸怎么認定標準

肇事逃逸的認定方法:在發生交通事故后,肇事人沒有進行停車繼續駕車離開的;肇事人停下車輛自行離開的等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肇事逃逸后,尚不構成犯罪,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并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一)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暫扣期間駕駛機動車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六十一條

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擔全部責任:

(一)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

(二)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的。

為逃避法律責任追究,當事人棄車逃逸以及潛逃藏匿的,如有證據證明其他當事人也有過錯,可以適當減輕責任,但同時有證據證明逃逸當事人有第一款第二項情形的,不予減輕。

交通事故逃逸怎么處理

法律主觀:

現在路上不管是大道還是小道,到處都能看到車輛行駛。當然車輛一旦增多,難免會發生一些摩擦。在事故發生后,有些人選擇理智對待,積極負責,但是有人不想負責任,丟下被害方就離開了。一、交通事故逃逸怎么處理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行為,根據不同情況,分別做如下處理:1、對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處200元到2000元罰款,可以并處15以下拘留。2、對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沒有逃逸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外,由公安機關吊銷機動車駕駛證。3、對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并逃逸的,將受到3年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處罰。如果因逃逸之人死亡的,將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處罰,由公安機關吊銷機動車駕駛證,并終生不得重新領取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核發地車輛管理所將對其終生不得重新獲取機動車駕駛證的決定記入全國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統備案。二、交通事故逃逸的認定1、明知發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2、交通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對事故沒有責任,駕車駛離事故現場的;3、交通事故當事人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的;4、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院的5、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給傷者或家屬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聯系方式后離開醫院的6、交通事故當事人接受調查期間逃匿的;7、交通事故當事人離開現場且不承認曾發生交通事故,但有證據證明其應知道發生交通事故的;8、經協商未能達成一致或未經協商給付賠償費用明顯不足,交通事故當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實信息,有證據證明其是強行離開現場的。法律依據:《刑法》第133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三、交通事故逃逸法律責任1、行政責任?!吨腥A人民共和國法》第一百零一條第二款規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該規定是對交通事故逃逸人員行政方面的制裁,其將被吊銷駕照且終生不能再取得,且不論其造成的交通事故后果大小。2、民事責任?!吨腥A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3、刑事責任?!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犯交通肇事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后逃逸屬情節加重犯,刑法將此規定了較重的量刑。需要提及的是,《最高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法定最高刑是十五年,故意殺人罪法定最高刑是死刑。希望上文的交通事故逃逸怎么處理、交通事故逃逸的認定以及交通事故逃逸法律責任的內容會有所幫助。

法律客觀:

一、交通事故逃逸怎么處理所謂交通事故逃逸是指行為人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主觀上是為了逃避法律責任的追究。交通事故逃逸的,具體處理如下: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謂“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釋》第3條規定,是指行為人具有本解釋第2條第1款規定和第2款第(1)至(5)項規定的情形之一,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這里要注意對“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認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條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應僅理解為“逃離事故現場”,對于肇事后未逃離(或未能逃離)事故現場,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的,也應視為“交通肇事后逃逸”。所謂“其他特別惡劣情節”,《解釋》第4條規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傷五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2)死亡六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六十萬元以上的。2、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據《解釋》,“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刑法理論上對“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形成了諸多不同的觀點。本書認為,“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心理態度應限于過失,因為交通肇事罪是一種過失犯罪,為保持犯罪構成的純潔性,其加重構成的心理態度也應是過失。故《解釋》規定: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232條、第234條第2款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二、交通事故追究期限交通事故致身體受傷、殘疾或死亡的,其民事訴訟的時效為1年。交通事故造成財產損失的,其民事訴訟時效為2年。既有人身傷害又有財產損失的,訴訟時效應分別計算。1、訴訟時效不是從事故發生之日起算的,而是從當事人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之日起算的,只要你一直在向侵權者主張權利,時效就不開始計算。2、對于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民法通則的規定是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傷情明顯的,應從傷害之日起計算,傷情需要治療的,應從治療結束之日起計算,因為這時,受害人才知道被侵害了那些權利。傷情當時不能發現的,應從傷情被發現之日起計算,當然,得有相關的證據證明后發現的傷情為交通事故所致。3、對于交通事故,如果涉及到人身傷害的,訴訟時效是一年,沒調解的自醫療終結或者定殘之日起第二天計算,醫療終結或者定殘之后雙方參加調解的,自調解終結之日起第二天計算。如果沒有人身傷害的,訴訟時效是兩年。對于二00四年七月一日后的交通事故,可以不經過調解直接起訴。

交通肇事逃逸的認定與后果

交通事故逃逸認定:

1、交通肇事后逃逸以行為人構成交通肇事罪為前提條件。

《解釋》中“本解釋第二條第一款規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項規定的情形之一”指的是構成交通肇事罪的情形,是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的前提條件。如果行為人的行為發生了交通事故,但情節輕微,或負次要責任、同等責任、無人員傷亡、無重大財產損失等,則不構成交通肇事罪。這種情況下,行為人若主觀上認為后果嚴重,自己已構成犯罪,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不應認定為“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因為刑法僅處罰那些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對于客觀上未造成嚴重的社會危害或威脅的行為,不宜以刑法的方法定罪處罰。

2、交通肇事后逃逸以行為人為逃避法律追究為主觀目的條件。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七條規定:發生交通事故的車輛必須立即停車,當事人必須保護現場,搶救傷者和財產(必須移動時應當標明位置),并迅速報告公安機關或者執勤的交通警察,聽候處理;過往車輛駕駛人員和行人應當予以協助。第二十條規定:當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全部責任。這說明行為人的先行行為即交通肇事行為產生以下五方面的行政義務:

(一)停車義務;

(二)保護現場;

(三)搶救傷者和財產;

(四)報警;

(五)聽候處理。

這五種義務屬于行政法規規定的行政義務。其中搶救傷者和財產亦是刑事義務?!督忉尅分小盀樘颖芊勺肪俊笔切袨槿颂右菪袨榈闹饔^目的,法律追究不僅包括刑事法律追究,也應包括民事法律追究、行政法律追究,即包括:

(1)民事人身、財產損害賠償義務;

(2)五項行政義務;

(3)搶救傷者和財產的刑事義務。

所以交通運輸肇事后,行為人負有上述三類義務,為逃避任何一類義務,在主觀上都具備了應受刑法加重追究刑事責任的主觀要件,都是逃避法律追究。

3行為人有逃跑行為。

什么是逃跑,詞義是為躲避不利于自己的環境或事物而離開。在這里認為應界定為,行為人交通肇事后,在人身未受到控制時,為逃避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而使自己的人身不受被害人及其親屬、群眾、事故處理人員控制而離開的行為。要與脫逃區別開來。脫逃詞義是脫身逃走。在刑法意義上,構成脫逃罪的脫逃是指依法被關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從看守所、監獄、勞動改造管教隊、少年犯管教所、拘役所逃跑的或在押解途中逃跑。

所以脫逃首先要有人身受到有效控制后而脫離。逃跑是人身尚未受到有效控制而逃跑。如果行為人交通肇事后,已被事故處理機關采取關押或押解途中而脫逃,對行為人的脫逃行為,應認定為脫逃罪,另行定罪處罰,而不是以交通運輸肇事逃逸作為交通肇事罪加重處罰。

4、“逃跑”的時間、地點條件。

依據《解釋》規定逃跑的時間是在發生交通肇事后。那么如何理解“在發生交通肇事后”。這個時間段應界定為在事故發生后的當時至行為人被事故處理機關關押或押解途中前的這段時間。行為人在這個時間段逃跑的,屬于《解釋》規定的“逃跑”行為,在被關押或押解途中脫逃的,屬脫逃罪,而非定本罪。逃跑的地點,并不限于當場。行為人在被事故處理機關帶去談話尚未采取關押措施時,趁人不背離開的,仍應認定為《解釋》中的逃跑。

交通肇事逃逸的后果: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的相關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構成犯罪,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對其處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的行政處罰。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核發地車輛管理所將對其終生不得重新獲取機動車駕駛證的決定記入全國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統備案。

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從重處罰的情節。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將受到3年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處罰。如果因逃逸之人死亡的,將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處罰。

交通肇事逃逸的認定標準及處罰

法律主觀:

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駛離現場,故意逃逸的,屬于交通肇事逃逸。事故致一人以上重傷時,肇事逃逸是定罪情節,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在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死亡時,即使沒有逃逸也是構成交通肇事罪的,此時,逃逸就是一種加重處罰的情節,在三到七年之間量刑。

法律客觀: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112條第1項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后,當事人為逃避法律責任,駕駛或者遺棄車輛逃離道路交通事故現場以及潛逃藏匿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的相關規定 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構成犯罪,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對其處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的行政處罰。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從重處罰的情節。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將受到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處罰。如果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將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處罰。

交通肇事逃逸的認定標準及處罰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駕駛人在交通事故發生后,未按照規定停車等待處理,而是擅自離開現場的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交通肇事逃逸是一種嚴重的交通違法行為,將受到嚴厲處罰。

交通肇事逃逸的認定標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是否發生交通事故。如果沒有發生交通事故,就不存在交通肇事逃逸的行為。

2. 是否造成了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如果交通事故只是輕微的刮擦,沒有造成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那么即使駕駛人逃逸了也不會被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

3. 是否擅自離開現場。如果駕駛人在交通事故現場等待處理,或者及時報警并留下聯系方式,就不會被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

如果駕駛人被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將面臨以下處罰:

1. 行政處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交通肇事逃逸的行為將被處以罰款和記分的行政處罰。

2. 刑事責任。如果交通肇事逃逸造成了嚴重后果,如導致人員死亡或者重傷,駕駛人將被追究刑事責任,可能會被判處有期徒刑。

3. 民事賠償。交通肇事逃逸造成的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駕駛人還需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總之,交通肇事逃逸是一種嚴重的交通違法行為,將受到嚴厲處罰。駕駛人在發生交通事故后,應及時停車等待處理,或者及時報警并留下聯系方式,以避免因交通肇事逃逸而受到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一)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暫扣期間駕駛機動車的;

(二)將機動車交由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暫扣的人駕駛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

(四)機動車行駛超過規定時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強迫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機動車安全駕駛要求駕駛機動車,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構成犯罪的;

(六)違反交通管制的規定強行通行,不聽勸阻的;

(七)故意損毀、移動、涂改交通設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構成犯罪的;

(八)非法攔截、扣留機動車輛,不聽勸阻,造成交通嚴重阻塞或者較大財產損失的。

行為人有前款第二項、第四項情形之一的,可以并處吊銷機動車駕駛證;有第一項、第三項、第五項至第八項情形之一的,可以并處十五日以下拘留。

第一百零一條

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

(二)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三)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四)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五)嚴重超載駕駛的;

(六)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

【版權聲明】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律師投稿,刊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于本網聯系,我們將予以及時更正或刪除。【在線反饋】

不同情況下的交通事故如何處理

不同情況下的交通事故的處理方式為:如果交通事故事故比較輕微,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的,可以將車移到不妨礙交通的地方后,自行私了;如果交通事故中出現人員傷亡的,應當立即停車,打開危險報警閃光燈,設置危險警告標志等;然后報警、及 ...
2023-12-14 16:00

肇事逃逸事故認定書下來后多久拘留(認定書下后幾天通知拘留)

(5)駕駛機動車發生與本車有關聯的交通事故時,當事人不立即停車,不保護現場,致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事故的全部責任,(2)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發生交通事故,當事人各方有條件報案而未報案或者未及時報案,致使事故基本事實無法 ...
法律
556熱度

相關部門及房屋征收部門工作人員違法怎么處理

對相關部門及房屋征收部門工作人員違法的處理:市、縣級人民政府及房屋征收部門的工作人員違法的,由人民政府責令改正并通報批評,如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對于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以及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如構成犯罪的,將 ...
2024-01-03 16:16

酒后駕車肇事逃逸怎么處罰新交規(酒后駕車肇事逃逸怎么處理)

酒駕撞車逃逸相關處罰一、酒駕撞車逃逸處罰規定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列第九十一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的規定,二、交通事故逃逸需要承擔全部責任嗎 ...
法律
729熱度

70歲老人尋釁滋事如何處理

70歲老人尋釁滋事,若不構成犯罪,應對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一千元以下罰款,但不可以對70歲老人執行行政拘留;若構成尋釁滋事罪的,需承擔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六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 ...
2023-12-19 14:20

什么是交通肇事逃逸(交警認定逃逸的三個標準)

法律分析:交通肇事逃逸是指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后,當事人為逃避法律責任,駕駛或者遺棄車輛逃離道路交通事故現場以及潛逃藏匿的行為,法律依據:一、《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一百一十二條,本規定中下列用語的含義是:(一)“交通肇事逃逸” ...
法律
901熱度

什么行為是交通肇事逃逸的行為

以下行為可以被認定為是交通肇事逃逸: 1、明知發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 2、交通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對事故沒有責任,駕車駛離事故現場的; 3、交通事故當事人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 ...
2023-11-23 17:28

事故認定全責保險公司怎么理賠(全責方一直拖著不處理怎么辦)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 同時投保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和第三者責任商業保險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同時起訴侵權人和保險公司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下列規則 ...
法律
480熱度

不能認定為彩禮的行為有哪些

由于司法解釋中引用的“彩禮”是一個非法律概念,在處理彩禮糾紛的司法實踐中首先應正確理解把握彩禮的實質涵義?!「鶕识Y的目的性,在實踐中對以下行為不能認定為彩禮: 1、男方或其近親屬為取悅對方所為的贈與。 2、男女雙方戀愛期間男方為表露 ...
2023-09-04 10:40

怎么算逃逸事故交警不判逃逸(交警認定逃逸的三個標準)

也就是說如果行為人的先前行為沒有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或者雖有交通違規行為但該違規行為與結果沒有因果關系,或者行為人在交通事故中僅負同等責任或者次要責任,或者交通行為在所造成的結果尚未達到交通肇事罪基本犯的定罪標準的,或者在負事故 ...
法律
655熱度

綁架罪預備行為的認定

綁架罪預備行為的認定是其僅實施了為綁架而做的準備行為,如調查踩點、購買犯罪工具等準備行為。綁架罪的預備要求其為開始實施控制被害人人身自由的行為。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 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綁架他人的,或者綁架他人作為人質的 ...
2023-12-01 14:52

肇事逃逸怎么認定輕微事故怎么處罰,肇事逃逸行為較輕怎么處理

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尚未構成犯罪,一次扣12分,處2000元以下罰款,還可以并處15日以下拘留,造成致人輕微傷或者財產損失的交通事故和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扣6分,造成致人輕微傷或者財產損失的交通 ...
法律
455熱度

幫dubo收錢轉賬這是什么行為

幫dubo收錢轉賬可能構成dubo罪或開設賭場罪的共犯。還可能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dubo罪指以營利為目的,聚眾dubo或者以dubo為業。若存在事先通謀,一人通過以dubo為業或者聚眾dubo等手段獲得利益之后,由另一人負責收錢轉賬,就會構成dubo的共 ...
2023-12-19 14:20

肇事逃逸交警如何處理(肇事逃逸交警一般會怎么處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交通肇事罪】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法律依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違反交通運輸管理 ...
法律
102熱度

債務糾紛扣車子應該怎樣處理

債務糾紛扣押車子的情況當事人可以報警處理,行為人私自扣押他人車輛的行為是侵權行為,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債權人要實現自己的債權,可以通過協商、調解或者訴訟等方式。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七條 損害發生后, ...
2023-12-29 14:25

交通逃逸和解后還會拘留嗎(肇事逃逸雙方和解交警怎么處理)

第一百零一條 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 ...
法律
876熱度

對于已經違建的怎么處理

對于已經違建的,當事人可到當地建房辦審批,如符合規定,可以補辦。如果不能補辦的,則就按以下方式處理: 1、拆除違章建筑; 2、如果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對規劃實施的影響的,進行改正。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六十四條 未取 ...
2023-12-14 16:08

四川省交通肇事后逃逸的量刑起點

一、2021交通肇事逃逸量刑實施方案(一)有下面情況之一,依規應該在三年有期徒刑下列明確量刑起點和基準刑:(1)身亡一人或是受傷三人,負安全事故所有或是關鍵義務的,量刑起點為一年至二年有期徒刑,或是導致受傷一人,負安全事故所有或是關鍵義務 ...
刑事
505熱度

離婚繼承的財產如何處理

離婚繼承的財產的處理方式為在婚姻存續期間若是通過法定繼承獲得的一般屬于夫妻共同財產,離婚時應當協商分割,若是協商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若是通過遺囑繼承的財產,且在遺囑中,明確只歸一方的,則屬于個人財產,離婚時不需要進行分 ...
2024-01-03 15:36

小交通事故對方不處理怎么辦

小交通事故對方不處理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請求人民法院判決對方對事故造成的損失進行賠償。如果對方在人民法院判決生效后仍然不履行賠償義務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
2023-12-14 15:44

遇到對方交通肇事逃逸如何處理

交通事故后對方逃逸怎么處理1、法律分析:一般情況下,將由交通管理部門處以二百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可并處15日以下拘留,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2、法律分析:發生交散好通事故對方肇事逃逸的 ...
婚姻
507熱度

人體器官捐獻后的遺體怎么處理

人體器官捐獻后的遺體的處理是由醫院進行符合倫理原則的醫學處理,恢復遺體原貌,對于有遺體捐獻意愿的捐獻者,由省級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聯系接收站接收。 法律依據: 《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第二十條 摘取尸體器官,應當在依法判定尸體器官捐獻人死 ...
2024-01-03 15:52

如何處理債務人怠于行使到期債權的行為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七條規定:“人民法院對下列案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先予執行:(一)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醫療費用的,5、申請支付令法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后,經審查債權人提供的 ...
民事
47熱度

什么行為不構成交通肇事逃逸

不認定為肇事逃逸的情況有: 1、交通事故當事人對事故事實無爭議,撤離現場自行協商解決。 2、交通事故當事人為及時搶救事故傷者,標明車輛和傷者位置后駕車駛離現場并及時報案的。 3、交通事故當事人將傷者送醫院后,確因籌措傷者醫療費用需暫時離 ...
2023-12-04 15:48

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判(一般小事故逃逸的后果)

肇事逃逸怎么處罰如果機動車駕駛員在發生交通事故的同時,擅自離開事故現場的話,那就會被認定成肇事逃逸,根據法律規定,肇事逃逸是要嚴懲的,比如說交通肇事犯罪案件,犯罪后逃逸會被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會被判處七年以上有期 ...
法律
610熱度

代為保管的財物怎樣認定

認定為代為保管的財物的的情形是基于某種事實或者受他人委托而成立的對他人財物暫時的管理、持有。若是當事人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條 將代為保管的他人 ...
2024-01-03 15:52

交通事故逃逸怎么處理(對方逃逸可以要求賠償些什么)

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涉嫌交通肇事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 ...
法律
494熱度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的處理及認定

肇事逃逸會怎樣認定法律主觀:交通事故逃逸是指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后,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駕駛車輛或者遺棄車輛逃離道路交通事故現場的行為,3、其次要求行為人明知自己已經發生交通肇事行為,如果對肇事不具有明知的,自然也不可能產生逃避法律追究的 ...
刑事
672熱度
亚洲an天堂an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