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釋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釋義黃薇pdf)

在線問法 時間: 2023.12.26
355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八條,設立擔保物權,應當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訂立擔保合同,,第三百九十四條,為擔保債務的履行,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財產的占有,將該財產抵押給債權人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債權人有權就該財產優先受償,,第四百二十五條,為擔保債務的履行,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出質給債權人占有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質權的情形,債權人有權就該動產優先受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釋義是什么

法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釋義系列之一,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民法室組織編寫。準確反映民法典立法宗旨和法律條款的基本內容。釋義對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這七編法律條文進行詳細解讀,解讀內容全面具體,解讀角度準確深刻,并且提煉法律條文主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關于民法典的司法解釋有哪些

法律主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司法解釋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繼承編的解釋(一)》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物權編的解釋(一)》等。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四條 本編調整因侵害民事權益產生的民事關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六十條 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吨腥A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民法典物權編司法解釋文檔

法律主觀:

包括抵押權、質權和留置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八條,設立擔保物權,應當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訂立擔保合同。擔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質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擔保功能的合同。擔保合同是主債權債務合同的從合同。主債權債務合同無效的,擔保合同無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后,債務人、擔保人、債權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第三百九十四條,為擔保債務的履行,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財產的占有,將該財產抵押給債權人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債權人有權就該財產優先受償。,前款規定的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為抵押人,債權人為抵押權人,提供擔保的財產為抵押財產。,第四百二十五條,為擔保債務的履行,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出質給債權人占有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質權的情形,債權人有權就該動產優先受償。,前款規定的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為出質人,債權人為質權人,交付的動產為質押財產。,第四百四十七條,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債權人可以留置已經合法占有的債務人的動產,并有權就該動產優先受償。,前款規定的債權人為留置權人,占有的動產為留置財產。,(一)擔保物權依擔保合同而設立,比如抵押、質押;,(二)基于法律規定而產生擔保物權,比如留置。,(一)“時間在先、權利在先”的基本原則;,(二)“登記優先”原則;,(三)“公示要件完備效力均等”原則;,(四)“法定優先”原則。,擔保物權競合擔保物權競合效力的確定在確定擔保物權競合效力問題時,各國一般都有具體的歸責。但根據原理,可以抽象出擔保物權競合效力確定的一些基本原則。,1、法定擔保物權優先于約定擔保物權,法定擔保物權優先于約定擔保物權為物權法上的原則。法律直接規定某種擔保物權的產生條件,一般是出于一些政策原因和對特定法律的保護。并且因為其構成要件和效力都已為法律明確規定,比起約定擔保物權來更加容易為第三人了解。因此,法定擔保物權一般優先于約定擔保物權。,2、已公示的擔保物權優先于未公示的擔保物權,公示公信是物權法的基本原則之一。未公示的擔保物權無法為第三人所知,為了保護第三人的利益和穩定交易秩序,一般法律賦予已公示的擔保物權更高的效力。而且,這也可以從另一方面督促當事人主動及時履行公示手續。,3、善意取得的擔保物權具有較強的對抗效力,善意取得制度意在保障交易安全,平衡善意第三人和所有人之間的利益。善意取得制度對質物和留置權競合的效力以及在質物、留置物上設定抵押權的效力會產生一定的影響。,4、成立在先的擔保物權一般優先于成立在后的擔保物權,根據權利在先原則,成立在先的物權,有優先于后成立物權的效力。先成立的物權壓制后成立的物權,后成立的物權若有害于先成立的物權,后物權將在先物權實行時被排斥。因此,在競合的多個擔保物權都已滿足公示要件或者都不具有對抗第三人效力時,成立在先的擔保物權一般優先于成立在后的擔保物權。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四條 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物權。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五條 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權利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六條 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零五條 本編調整因物的歸屬和利用產生的民事關系。

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條規定解讀

法律主觀:

我國民法典第五百條規定了締約過失責任。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出于某種非法的目的,以違背誠信原則、假借訂立合同惡意磋商、故意隱瞞合同重要事實、提供虛假情況等方式故意簽訂無法履行或根本不準備履行的合同造成對方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采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條 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對方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一)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三)有其他違背誠信原則的行為。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司法解釋

2020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5次會議上通過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侍瞎釋(一)》(下稱《婚姻家庭編司法解釋老乎空一》),本解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共有91條,,主要分為一般規定(5條)、結婚(17條)、夫妻關系(16條)、父母子女關系(23條)、離婚(29條)、附則(1條)六個部分。

【法律依據】(重點法條)第一條 持續性、經常性的家庭暴力,可以認定為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條、第一千零七十九條、第一千零九十一條所稱的“虐待”。

第九條 有權依據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條規定向人民法院就已辦理結婚登記的婚姻請求確認婚姻無效的主體,包括婚姻當事人及利害關系人。其中,利害關系人包括:

(一)以重婚為由的,為當事人的近親屬及基層組織;

(二)以未到法定婚齡為由的,為未到法定婚齡者的近親屬;

(三)以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為由的,為當事人的近親屬。

第二十七條由一方婚前承租、婚后用共同財產購買的房屋,登記在一方名下的,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第二十九條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個人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

當事人結婚后,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依照約定處理;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條第一款第四項規定的原則處理。

第三十九條父或者母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否認親子關系,并已提供必要證據予以證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否認親子關系一方的主張成立。

民法典277條規定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277條規定了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的設立權限和程序。

首先,業主有權設立業主大會,選舉業主委員會,這是屬于業主的權利。其次,業主大會、業主委員的設立條件和程序,須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不得違反相關的法律法規。最后,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居民委員會是對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進行指導和協助部門,這是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居民委員會的職責。

規定了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第三人占有該動產的,負有交付義務的人可以通過轉讓請求第三人返還原物的權利代替交付。

第三人即指能夠對轉讓標的物(動產)進行物理意義上直接占有和直接控制的一方,既包括根據債權關系,如租賃、借用、保管、動產質押協議而占有動產的人,又包括非基于合同等關系、不具備法律上的正當原因而占有動產的無權占有人。

民法典,是指在采用成文法的國家中,用以規范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私法關系的法典。民法典是以法律條文的方式,以抽象的規則來規范各式法律行為,并規定各類法律行為的法律后果。有些國家的民法典會酌采習慣法作為補充規范的方式,此外也多半規定以當事人間私法自治的方式彌補各種法規的不足。世界上第一部比較著名和有影響力的民法典是《法國民法典》。

民法典在國家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僅次于憲法。民法典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市民生活的基本行為準則,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據。2020年5月28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標志性立法,對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民法典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現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七十七條 業主可以設立業主大會,選舉業主委員會。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成立的具體條件和程序,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 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居民委員會應當對設立業主大會和選舉業主委員會給予指導和協助。

民法典有關擔保制度的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有關擔保制度的解釋具體如下:

1、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物權,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2、所有權人有權在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上設立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用益物權人、擔保物權人行使權利,不得損害所有權人的權益;

3、履行國有財產管理、監督職責的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應當依法加強對國有財產的管理、監督,促進國有財產保值增值,防止國有財產損失;濫用職權,玩忽職守,造成國有財產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違反國有財產管理規定,在企業改制、合并分立、關聯交易等過程中,低價轉讓、合謀私分、擅自擔?;蛘咭云渌绞皆斐蓢胸敭a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4、擔保物權人在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擔保物權的情形,依法享有就擔保財產優先受償的權利,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債權人在借貸、買賣等民事活動中,為保障實現其債權,需要擔保的,可以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設立擔保物權,第三人為債務人向債權人提供擔保的,可以要求債務人提供反擔保。反擔保適用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八條 設立擔保物權,應當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訂立擔保合同。擔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質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擔保功能的合同。擔保合同是主債權債務合同的從合同。主債權債務合同無效的,擔保合同無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后,債務人、擔保人、債權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民法典婚姻篇司法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

(2020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5次會議通過,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為正確審理婚姻家庭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規定,結合審判實踐,制定本解釋。

一、一般規定

第一條持續性、經常性的家庭暴力,可以認定為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條、第一千零七十九條、第一千零九十一條所稱的“虐待”。

第二條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條、第一千零七十九條、第一千零九十一條規定的“與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與婚外異性,不以夫妻名義,持續、穩定地共同居住。

第三條當事人提起訴訟僅請求解除同居關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

當事人因同居期間財產分割或者子女撫養糾紛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第四條當事人僅以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三條為依據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

第五條 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

適用前款第二項、第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條男女雙方依據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條規定補辦結婚登記的,婚姻關系的效力從雙方均符合民法典所規定的結婚的實質要件時起算。

第七條 未依據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條規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提起訴訟要求離婚的,應當區別對待:

(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前,男女雙方已經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按事實婚姻處理。

(二)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后,男女雙方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補辦結婚登記。未補辦結婚登記的,依據本解釋第三條規定處理。

第八條 未依據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條規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一方死亡,另一方以配偶身份主張享有繼承權的,依據本解釋第七條的原則處理。

第九條 有權依據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條規定向人民法院就已辦理結婚登記的婚姻請求確認婚姻無效的主體,包括婚姻當事人及利害關系人。其中,利害關系人包括:

(一)以重婚為由的,為當事人的近親屬及基層組織;

(二)以未到法定婚齡為由的,為未到法定婚齡者的近親屬;

(三)以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為由的,為當事人的近親屬。

《民法典》內容解讀

民法典由民法總則與各分編“合體”而來,包括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及附則。大到合同簽訂、公司設立,小到物業費、離婚糾紛,民法典涵蓋了民事活動的方方面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后,《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同時廢止。民法典最大的特點之一,是增加了人格權編。

創造性地將關于人格權的規定獨立成編,這在世界民法典的立法史中具有時代意義和實踐意義。其在更好更充分地實現人民幸福生活目標的同時,也必將為世界法治發展提供新的樣板,擴充新的模式。

擴展資料:

1、見義勇為免責

規定: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解讀:現實中因救人反被告的事件多次發生,“扶不扶”“救不救”一度困擾公眾。民法典草案明確了侵權人和受益人的各自責任,同時也明確了見義勇為者依法不承擔民事責任,有助于杜絕“英雄流血又流淚”的現象。

2、小區共有場所收入歸業主

規定:建設單位、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業主的共有部分產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屬于業主共有。

解讀:小區電梯廣告、外墻廣告收入歸誰?物權法的規定并不明確,引發了一些矛盾糾紛。民法典草案明確,利用小區業主共有場所產生的收入屬于業主共有。這將發揮定分止爭的作用,維護業主合法權益。

參考資料:人民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民法典總則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

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總則編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61次會議通過,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為正確審理民事案件,依法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規定,結合審判實踐,制定本解釋。

一、一般規定

第一條 民法典第二編至第七編對民事關系有規定的,人民法院直接適用該規定;民法典第二編至第七編沒有規定的,適用民法典第一編的規定,但是根據其性質不能適用的除外。

就同一民事關系,其他民事法律的規定屬于對民法典相應規定的細化的,應當適用該民事法律的規定。民法典規定適用其他法律的,適用該法律的規定。

民法典及其他法律對民事關系沒有具體規定的,可以遵循民法典關于基本原則的規定。

第二條 在一定地域、行業范圍內長期為一般人從事民事活動時普遍遵守的民間習俗、慣常做法等,可以認定為民法典第十條規定的習慣。

當事人主張適用習慣的,應當就習慣及其具體內容提供相應證據;必要時,人民法院可以依職權查明。

適用習慣,不得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三條 對于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二條所稱的濫用民事權利,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行使的對象、目的、時間、方式、造成當事人之間利益失衡的程度等因素作出認定。

行為人以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權益為主要目的行使民事權利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構成濫用民事權利。

構成濫用民事權利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濫用行為不發生相應的法律效力。濫用民事權利造成損害的,依照民法典第七編等有關規定處理。

二、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第四條 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父母在胎兒娩出前作為法定代理人主張相應權利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第五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是否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人民法院可以從行為與本人生活相關聯的程度,本人的智力、精神健康狀況能否理解其行為并預見相應的后果,以及標的、數量、價款或者報酬等方面認定。

三、監護

第六條 人民法院認定自然人的監護能力,應當根據其年齡、身心健康狀況、經濟條件等因素確定;認定有關組織的監護能力,應當根據其資質、信用、財產狀況等因素確定。

第七條 擔任監護人的被監護人父母通過遺囑指定監護人,遺囑生效時被指定的人不同意擔任監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適用民法典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的規定確定監護人。

未成年人由父母擔任監護人,父母中的一方通過遺囑指定監護人,另一方在遺囑生效時有監護能力,有關當事人對監護人的確定有爭議的,人民法院應當適用民法典第二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確定監護人。

第八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與其他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訂立協議,約定免除具有監護能力的父母的監護職責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協議約定在未成年人的父母喪失監護能力時由該具有監護資格的人擔任監護人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之間依據民法典第三十條的規定,約定由民法典第二十七條第二款、第二十八條規定的不同順序的人共同擔任監護人,或者由順序在后的人擔任監護人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第九條 人民法院依據民法典第三十一條第二款、第三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指定監護人時,應當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指定,具體參考以下因素:

(一)與被監護人生活、情感聯系的密切程度;

(二)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的監護順序;

(三)是否有不利于履行監護職責的違法犯罪等情形;

(四)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的監護能力、意愿、品行等。

人民法院依法指定的監護人一般應當是一人,由數人共同擔任監護人更有利于保護被監護人利益的,也可以是數人。

第十條 有關當事人不服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的指定,在接到指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的,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指定并無不當,依法裁定駁回申請;認為指定不當,依法判決撤銷指定并另行指定監護人。

有關當事人在接到指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后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變更監護關系處理。

第十一條 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與他人依據民法典第三十三條的規定訂立書面協議事先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后,協議的任何一方在該成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前請求解除協議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該成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后,協議確定的監護人無正當理由請求解除協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該成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后,協議確定的監護人有民法典第三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之一,該條第二款規定的有關個人、組織申請撤銷其監護人資格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第十二條 監護人、其他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之間就監護人是否有民法典第三十九條第一款第二項、第四項規定的應當終止監護關系的情形發生爭議,申請變更監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經審理認為理由成立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被依法指定的監護人與其他具有監護資格的人之間協議變更監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作出裁判。

第十三條 監護人因患病、外出務工等原因在一定期限內不能完全履行監護職責,將全部或者部分監護職責委托給他人,當事人主張受托人因此成為監護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四、宣告失蹤和宣告死亡

第十四條 人民法院審理宣告失蹤案件時,下列人員應當認定為民法典第四十條規定的利害關系人:

(一)被申請人的近親屬;

(二)依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條、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條規定對被申請人有繼承權的親屬;

(三)債權人、債務人、合伙人等與被申請人有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民事主體,但是不申請宣告失蹤不影響其權利行使、義務履行的除外。

第十五條 失蹤人的財產代管人向失蹤人的債務人請求償還債務的,人民法院應當將財產代管人列為原告。

債權人提起訴訟,請求失蹤人的財產代管人支付失蹤人所欠的債務和其他費用的,人民法院應當將財產代管人列為被告。經審理認為債權人的訴訟請求成立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財產代管人從失蹤人的財產中支付失蹤人所欠的債務和其他費用。

第十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宣告死亡案件時,被申請人的配偶、父母、子女,以及依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條規定對被申請人有繼承權的親屬應當認定為民法典第四十六條規定的利害關系人。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被申請人的其他近親屬,以及依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條規定對被申請人有繼承權的親屬應當認定為民法典第四十六條規定的利害關系人:

(一)被申請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均已死亡或者下落不明的;

(二)不申請宣告死亡不能保護其相應合法權益的。

被申請人的債權人、債務人、合伙人等民事主體不能認定為民法典第四十六條規定的利害關系人,但是不申請宣告死亡不能保護其相應合法權益的除外。

第十七條 自然人在戰爭期間下落不明的,利害關系人申請宣告死亡的期間適用民法典第四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自戰爭結束之日或者有關機關確定的下落不明之日起計算。

五、民事法律行為

第十八條 當事人未采用書面形式或者口頭形式,但是實施的行為本身表明已經作出相應意思表示,并符合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條件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為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的采用其他形式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十九條 行為人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或者標的物的品種、質量、規格、價格、數量等產生錯誤認識,按照通常理解如果不發生該錯誤認識行為人就不會作出相應意思表示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為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條規定的重大誤解。

行為人能夠證明自己實施民事法律行為時存在重大誤解,并請求撤銷該民事法律行為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但是,根據交易習慣等認定行為人無權請求撤銷的除外。

第二十條 行為人以其意思表示存在第三人轉達錯誤為由請求撤銷民事法律行為的,適用本解釋第十九條的規定。

第二十一條 故意告知虛假情況,或者負有告知義務的人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致使當事人基于錯誤認識作出意思表示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為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的欺詐。

第二十二條 以給自然人及其近親屬等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造成損害或者以給法人、非法人組織的名譽、榮譽、財產權益等造成損害為要挾,迫使其基于恐懼心理作出意思表示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為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條規定的脅迫。

第二十三條 民事法律行為不成立,當事人請求返還財產、折價補償或者賠償損失的,參照適用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條的規定。

第二十四條 民事法律行為所附條件不可能發生,當事人約定為生效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民事法律行為不發生效力;當事人約定為解除條件的,應當認定未附條件,民事法律行為是否失效,依照民法典和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認定。

六、代理

第二十五條 數個委托代理人共同行使代理權,其中一人或者數人未與其他委托代理人協商,擅自行使代理權的,依據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條、第一百七十二條等規定處理。

第二十六條 由于急病、通訊聯絡中斷、疫情防控等特殊原因,委托代理人自己不能辦理代理事項,又不能與被代理人及時取得聯系,如不及時轉委托第三人代理,會給被代理人的利益造成損失或者擴大損失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為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九條規定的緊急情況。

第二十七條 無權代理行為未被追認,相對人請求行為人履行債務或者賠償損失的,由行為人就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為人無權代理承擔舉證責任。行為人不能證明的,人民法院依法支持相對人的相應訴訟請求;行為人能夠證明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各自的過錯認定行為人與相對人的責任。

第二十八條 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為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二條規定的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

(一)存在代理權的外觀;

(二)相對人不知道行為人行為時沒有代理權,且無過失。

因是否構成表見代理發生爭議的,相對人應當就無權代理符合前款第一項規定的條件承擔舉證責任;被代理人應當就相對人不符合前款第二項規定的條件承擔舉證責任。

第二十九條 法定代理人、被代理人依據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條、第一百七十一條的規定向相對人作出追認的意思表示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據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七條的規定確認其追認意思表示的生效時間。

七、民事責任

第三十條 為了使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針對實施侵害行為的人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應當認定為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一條規定的正當防衛。

第三十一條 對于正當防衛是否超過必要的限度,人民法院應當綜合不法侵害的性質、手段、強度、危害程度和防衛的時機、手段、強度、損害后果等因素判斷。

經審理,正當防衛沒有超過必要限度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正當防衛人不承擔責任。正當防衛超過必要限度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正當防衛人在造成不應有的損害范圍內承擔部分責任;實施侵害行為的人請求正當防衛人承擔全部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實施侵害行為的人不能證明防衛行為造成不應有的損害,僅以正當防衛人采取的反擊方式和強度與不法侵害不相當為由主張防衛過當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三十二條 為了使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免受正在發生的急迫危險,不得已而采取緊急措施的,應當認定為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二條規定的緊急避險。

第三十三條 對于緊急避險是否采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人民法院應當綜合危險的性質、急迫程度、避險行為所保護的權益以及造成的損害后果等因素判斷。

經審理,緊急避險采取措施并無不當且沒有超過必要限度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緊急避險人不承擔責任。緊急避險采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限度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緊急避險人的過錯程度、避險措施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原因力大小、緊急避險人是否為受益人等因素認定緊急避險人在造成的不應有的損害范圍內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三十四條 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受害人依據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條的規定請求受益人適當補償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受害人所受損失和已獲賠償的情況、受益人受益的多少及其經濟條件等因素確定受益人承擔的補償數額。

八、訴訟時效

第三十五條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的三年訴訟時效期間,可以適用民法典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不適用延長的規定。該條第二款規定的二十年期間不適用中止、中斷的規定。

第三十六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權利受到損害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其法定代理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三十七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權利受到原法定代理人損害,且在取得、恢復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或者在原法定代理終止并確定新的法定代理人后,相應民事主體才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的,有關請求權訴訟時效期間的計算適用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第二款、本解釋第三十六條的規定。

第三十八條 訴訟時效依據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條的規定中斷后,在新的訴訟時效期間內,再次出現第一百九十五條規定的中斷事由,可以認定為訴訟時效再次中斷。

權利人向義務人的代理人、財產代管人或者遺產管理人等提出履行請求的,可以認定為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條規定的訴訟時效中斷。

九、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解釋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典施行后的法律事實引起的民事案件,本解釋施行后尚未終審的,適用本解釋;本解釋施行前已經終審,當事人申請再審或者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的,不適用本解釋。

【版權聲明】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律師投稿,刊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于本網聯系,我們將予以及時更正或刪除。【在線反饋】

民法典規定什么將土地承包經營權互換

《民法典》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有權將承包經營權轉讓、互換,但在未經批準的情況下,不能將承包地用于非農建設。此外,如果土地承包經營權人轉讓、互換后未進行登記的,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三十四條 ...
2023-12-14 16:32

三年訴訟時效的法律規定(民法典三年訴訟時效的法律規定)

他說,按照總則中訴訟時效延長至三年的規定,建筑公司在2017年1月30日起訴,仍然在三年訴訟時效內,其債權仍然受法律保護,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專家熱議《民法總則》訴訟時效兩年改三年訴訟時效三年何時開始法律主觀:一、從什么時候開始三年訴訟 ...
法律
359熱度

民法典中如何確定是無效婚姻

一、民法典中如何確定是無效婚姻 無效婚姻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法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 (三)未到法定婚齡。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條 有下列情 ...
2023-09-21 14:19

最高院關于行使撤銷權的解釋(民法典法定撤銷權的四種情形)

一、撤銷權撤銷權,是指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或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并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上文介紹了關于撤銷權的行使期限方面的內容,債權人若是知道 ...
法律
533熱度

民法典債務糾紛中擔保人哪些情況可以免責

在執行財產的實際價值范圍內免除責任的情形,可以免除責任。保證期間約定禁止轉讓的情形,可以免除責任。保證期間轉讓債務未經其同意的情形,可以免除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七條 債權人未經保證人書面同意,允許債務 ...
2023-11-17 16:19

民法典遺囑繼承規定(遺囑有效的4個條件)

根據相關規定,繼承依法開始后,應按照遺贈扶養協議、遺囑、法定繼承的順序辦理,民法典關于遺囑繼承的規定是什么法律分析:公民有處分自己合法所有的個人財產的權利,被繼承人在死亡之前對自己合法所有的個人財產進行處分,在其死后生效,充分體現 ...
法律
548熱度

民法典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包括什么

一、民法典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包括什么 撤銷的婚姻是指因脅迫結婚的和一方患有重大疾病在結婚登記前不如實告知對方的婚姻。無效婚姻是指重婚的婚姻,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婚姻,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婚姻,未到 ...
2023-09-19 13:52

民法典關于人身損害賠償的法律規定(民法典關于人身損害賠償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誤工費的賠償 受害人誤工日期,應當按其實際損害程度、恢復狀況并參照法醫鑒定或者治療醫院出具的證明等認定,護理費的賠償 受害人受害后的生活自理能力,一般應以法醫的鑒定或者治療醫院出具的證明認定,護理人員一般設一至二人,但確有必要的除外, ...
法律
583熱度

民法典荒山承包合同丟失怎么辦

荒山承包合同丟失的,承包人可按照以下程序補辦: 1、向發包方補辦申請; 2、發包方根據實際情況,報承包土地所在鄉鎮人民政府; 3、鄉鎮人民政府出具證明材料,同時將原始資料復印件報縣農村經營管理部門; 4、對符合規定的,予以補辦。 法律依據: ...
2023-11-30 15:15

第三人代為清償后有無追償權(民法典524條第三人代為履行)

法律客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二條 當事人約定由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債務,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依據法律規定,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應向債 ...
法律
363熱度

民法典土地承包合同錯誤的怎樣確權

土地承包合同錯誤的,當事人可通過以下方式確權: 1、與對方進行協商,解決合同錯誤問題; 2、申請所在地人民政府處理; 3、對人民政府所作的處理決定不滿意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 《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條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 ...
2023-12-04 15:08

道路交通事故人體損傷圖譜pdf(道路交通人體損傷圖譜pdf)

二、5~10級傷殘標準五級殘疾(一)、腦、脊髓和周圍神經損傷:1、中度精神發育遲滯或精神障礙,日常生活能力明顯受限,需要指導,四級殘疾(一)、腦、脊髓和周圍神經損傷:1.中度精神發育遲滯(智商低于49)或精神障礙,日常生活能力嚴重受限,偶爾需要幫助 ...
法律
317熱度

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七條的內容是什么

《民法典》中第一千零五十七條的內容是:夫妻雙方都有參加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活動的自由,一方不得對另一方加以限制或者干涉。是關于夫妻關系的法律規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七條 夫妻雙方都有參加生產、工作、 ...
2023-11-21 15:39

婚姻過錯方財產怎么分配(婚姻過錯方財產怎么分配民法典)

婚姻過錯方財產怎么分配法律分析:根據我國法律規定,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一方個人財產的,屬于個人所有,有婚前協議的,依照婚前協議執行,夫妻共同財產的,進行雙方協商,一般按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婚姻法過錯方的財產分 ...
法律
487熱度

民法典鎮里可以簽土地承包合同嗎

鎮里不可以簽土地承包合同。根據法律規定,農村集體土地歸農村經濟集體所有,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發包。因此城鎮不是土地發包的主體,不能簽訂土地承包合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三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 ...
2023-12-14 16:24

人身損害時效是1年還是3年(人身損害時效是1年還是3年 民法典)

而《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是對侵害健康權行為的賠償請求訴訟時效,應當適用1年的規定,最長時效也有特別法的特殊規定,如《產品質量法》規定的請求權滿10年喪失(第45條第2款),而不適用《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的20年最長訴訟時效,需要引起特別 ...
法律
731熱度

民法典中繼承法的新規定(繼承法2023年新規定繼承順序)

針對新變化,不婚人群、丁克家庭增多,以及部分子女先于父母去世的家庭面臨后繼無人的現象,這一新規定,解決了這部分人群的財富傳承問題,擴大了繼承人的范圍,這意味著被繼承人的遺產更大可能被家族親人繼承,而不會因為無人繼承而上交國家,這將 ...
法律
236熱度

民間借貸法律依據(民間借貸法律依據民法典)

民間借貸適用的法律條文法律主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 民間借貸案件 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五條規定:借貸雙方沒有約定利息,出借人主張支付借期內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 ...
法律
247熱度

民法典關于撤銷權的法律規定(民法典法定撤銷權的四種情形)

民法典規定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多少日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權力消滅,(九)撤銷權受除斥期間的限制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的一年內未行使,或者明確表示自己放棄撤銷權的,撤銷權歸于消滅法律依據:《民法典 ...
法律
957熱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釋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釋義黃薇pdf)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八條,設立擔保物權,應當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訂立擔保合同,,第三百九十四條,為擔保債務的履行,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財產的占有,將該財產抵押給債權人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 ...
工程
355熱度

民法典債務承擔的法律規定(民法典債務承擔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新民法典債務規定法律主觀:民法典中對債務的規定為:以支付金錢為內容的債,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外,債權人可以請求債務人以實際履行地的法定貨幣履行,第三百九十二條,被擔保的債權既有物的擔保又有人的擔保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 ...
法律
823熱度

欺詐合同的撤銷期限(民法典規定了7種無效合同)

法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1、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重大誤解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第一百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一)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 ...
法律
175熱度

民法典合同違約賠償(民法典合同違約賠償標準)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造成對方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第五百八十四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造成對方損失的,損失賠償額 ...
法律
349熱度
亚洲an天堂an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