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繼承人去世怎么辦(遺產繼承人包括哪些人)
繼承人去世了子女可以繼續繼承嗎
法律分析:繼承人去世了子女可以繼續繼承。繼承人去世了子女繼承是代位繼承。代位繼承是和本位繼承相對應的一種繼承制度,是法定繼承的一種特殊情況。它是指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時,由被繼承人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替先死亡的長輩直系血親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一項法定繼承制度。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本編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本編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本編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條 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遺產繼承人去世后還有繼承權嗎
法律分析:遺產繼承人死亡后,遺產中的有關部分按照法定繼承辦理,其子女享有父母的繼承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條 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
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根據其性質不得繼承的遺產,不得繼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 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條 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以書面形式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繼承人死亡后繼承人子女能否繼承
繼承人死亡后繼承人子女是否有繼承權,規定如下:
1、孫子女作為子女的子女,在子女先于老人去世的前提下有代位繼承權,代位繼承權只能繼承子女的繼承份額。但是,這是建立在老人生前未立有合法有效遺囑的前提下,按照法定的繼承順序繼承的程序;
2、如果老人在生前所立遺囑里絲毫未提及子女及子女的子女。只要在老人意識表達清晰,系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時候所立遺囑合法有效的前提下,那么該遺囑和子女沒有任何關系;
3、如果,老人生前未立下合法有效遺囑的前提下。那么孫子女可以在老人去世之后,遺產分配進入法定繼承分配程序時可以主張權利。
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和順序:
1、第一順序繼承人是配偶,父母、子女;
2、第二順序繼承人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
3、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
4、第一順序繼承人放棄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5、如果被繼承人生前留有遺贈扶養協議、遺囑對房屋進行處分的,則按遺贈扶養協議、遺囑對房屋進行分配。
繼承權具有下列法律特征:
1、一種財產權利,通過繼承實現財產的移轉;
2、以人身關系為基礎。世界各國有關法定繼承的規定,都是以繼承人和被繼承人存在婚姻、血緣等關系為依據而確定的;
3、繼承權的實現要有一定的法律事實。法律規定的繼承權只是繼承人享有的一種期待權;
4、只有被繼承人死亡這一法律事實出現以后,繼承權才成為繼得權,開始遺產繼承。在實行遺囑繼承制的國家,還需要有被繼承人設立遺囑的法律事實。
綜上所述,繼承是一種法律制度,即指將死者生前的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轉歸有權取得該項財產的人所有的法律制度。在兩個法定繼承人順序之間,第一順序人有優先權。即被繼承人死后,先由第一順序的繼承人繼承財產。在沒有第一順序人或者第一順序的繼承人全部放棄繼承財產或者是被剝奪繼承權的情況下由第二順序的繼承人繼承遺產。在處于同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中,各繼承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他們不分男女老幼,不論屬于何種親屬,均享有繼承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編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編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編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條
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輩血親代位繼承。
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繼承。
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被代位繼承人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人死后如何繼承遺產?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條規定,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五條規定,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繼承開始后,知道被繼承人死亡的繼承人應當及時通知其他繼承人和遺囑執行人。繼承人中無人知道被繼承人死亡或者知道被繼承人死亡而不能通知的,由被繼承人生前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負責通知。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存有遺產的人,應當妥善保管遺產,任何人不得侵吞或者爭搶。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十六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財產,除有約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遺產,應當先將共同所有的財產的一半分出為配偶所有,其余的為被繼承人的遺產。遺產在家庭共有財產之中的,遺產分割時,應當先分出他人的財產。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十七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遺產中的有關部分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一)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或者受遺贈人放棄受遺贈的;
(二)遺囑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
(三)遺囑繼承人、受遺贈人先于遺囑人死亡的;
(四)遺囑無效部分所涉及的遺產;
(五)遺囑未處分的遺產。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十八條規定,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胎兒出生時是死體的,保留的份額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十九條規定,遺產分割應當有利于生產和生活需要,不損害遺產的效用。不宜分割的遺產,可以采取折價、適當補償或者共有等方法處理。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十條規定,夫妻一方死亡后另一方再婚的,有權處分所繼承的財產,任何人不得干涉。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公民可以與扶養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扶養人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公民可以與集體所有制組織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集體所有制組織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遺產,歸國家所有;死者生前是集體所有制組織成員的,歸所在集體所有制組織所有。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愿償還的不在此限。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執行遺贈不得妨礙清償遺贈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
擴展資料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條規定,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
(五)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
(六)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九條規定,繼承權男女平等。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條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一條規定,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二條規定,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三條規定,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四條規定,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他們適當的遺產。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五條規定,繼承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由繼承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參考資料來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遺產繼承父親已過世怎么辦
法律主觀:
遺產繼承按照以下步驟辦理:
1、向遺產所在地公證機關申請辦理繼承手續;
2、到被繼承人戶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注銷戶籍,辦理死亡證明;
3、繼承人到遺產相關部門辦理遺產轉移手續。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編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編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編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遺產繼承人去世怎么辦
遺產未分割時繼承人死亡可以轉繼承。轉繼承是指繼承人在被繼承人死亡之后,遺產分割之前,因為某種緣故尚未實際取得遺產而死亡或被宣告死亡,其應繼份額轉由他的法定繼承人繼承。 轉繼承有以下的特征: 1.只有在被繼承人死亡之后,遺產分割之前,繼承人也相繼死亡,才發生轉繼承; 2.只有繼承人在前述的時間內死亡而未實際取得遺產,而不是放棄繼承權; 3. 只能由繼承人的法定繼承人直接分割被繼承人的遺產; 4.轉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其被轉繼承人應得的遺產份額; 5.轉繼承人可以是被繼承人的直系血親,也可以是被繼承人的其他合法繼承人。
指定的繼承人去世怎么辦
法律分析:囑繼承人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遺囑無效,被繼承人可以另立遺囑,如果沒有立新的遺囑,改成法定繼承。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條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并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
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個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設立遺囑信托。
被繼承人(已死)的戶口,身份證,存則和他名下的房產證都遺失了,如何辦繼承權公證?急
1.被繼承人已經死亡,其戶籍注銷,身份證也失去合法性了,即使不丟,也不能代替死者表達意愿。但一個人即使死亡并注銷戶口,他的戶籍資料還是有檔案可以查詢的,這就是派出所的戶籍底冊。你可以到派出所開個證明,證實你爺爺已經死亡,有子女三人以及其他相關情況。
持派出所證明,你爸爸與其他兄弟可以憑借三人的身份證,共同到銀行辦理存折掛失補辦手續,補辦存折后取款注銷就可以了。
房產證也可以帶好證明補辦。
2.當然,到銀行取款和補房產證可以稍等,可以先繼承財產后按照遺產分割協議,由繼承人直接到銀行取款和到房產局辦理過戶手續。
3.那些東西丟了都不要著急,揀到者一點用都沒有。也不可能對你家造成損失。
4.“想把該房讓我爸爸繼承,但錢均分”。這是你爸爸兄弟姐妹之間的家務事,只要你他們兄弟姐妹之間有共識,都是可以的。問題很簡單,你爸爸兄弟姐妹共同湊到一起商量下,寫一份協議,然后復印,每人一份,最后大家在每一份上都簽名就行了。當然,你們想到去公證最好,公證請到公證處。還有一種公證方法,就是在第一種方法的基礎上,找一個德高望重的親戚在上面簽名。
財產公證后人死了怎么繼承
法律分析:法定繼承人去世后,不具備民事行為能力和民事權利能力,也就無法再進行遺囑繼承或法定繼承,但是,根據有關法律的規定,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輩血親代位繼承。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其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所以,當法定繼承人去世后,其子女可以作為法定繼承人代位繼承被繼承人的遺產,代位繼承人繼承的遺產,限定在其父親或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范圍內。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人去世后遺產怎么處理?
人去世后遺產按照生前所留下來的遺囑當中的意思表示來進行繼承。如果沒有遺囑的情況之下的話,直接按照第一順位父母子女配偶進行繼承。沒有繼承人的情況之下,那么遺產就會歸國家所擁有。
一、人去世后遺產怎么處理?
1、人去世后遺產按照生前所留下來的遺囑當中的意思表示來進行繼承?;蛘呤欠ǘɡ^承。遺產須按法律規定的順序進行繼承,第一順序的繼承人為配偶、父母、子女。第二順序的繼承人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皢逝純合睂拧逝寂鰧υ栏?、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p>
2、一般情況下,同一順序的各繼承人均等分配遺產,同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在繼承遺產時,一般情況下,應當按繼承人的人數均等分配遺產數額。
所謂“一般情況”是指同一順序的各個法定繼承人,彼此在生活狀況。勞動能力以及對被繼承人所盡撫養、扶養或贍養義務等方面,情況基本相同,條件大致接近。所謂“均等分配遺產”是指同一順序的各個法定繼承人所取得的被繼承人遺產數額比例相同,沒有明顯差別。
二、哪些情況會喪失繼承權?
1、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
繼承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是一種嚴重的犯罪行為,不論是既遂還是未遂都喪失繼承權。
2、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
繼承人殺害其他繼承人,既包括法定繼承人殺害遺囑繼承人的情形,也包括遺囑繼承人殺害法定繼承人;既包括第一順序人繼承人殺害第二順序繼承人,也包括第二順序繼承人殺害第一順序繼承人,根據司法解釋繼承人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如果被繼承人以遺囑方式將遺產指定由該繼承人繼承的,可以確認遺囑無效。
3、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
遺棄被繼承人是指對沒有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被繼承人有扶養義務而拒不履行扶養義務;所謂虐待被繼承人是指在被繼承人生前對其從身體上或精神上進行摧殘或者折磨。對遺棄被繼承人的,不管情節是否嚴重,都喪失了繼承權,但繼承人如確有悔改表示且被遺棄人在生前表示寬恕的,可以不確認其喪失繼承權。虐待被繼承人情節是否嚴重,可以從實施虐待行為的時間、手段、后果和社會影響而定。如果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則喪失繼承權,若繼承人確有悔改表現且被虐待人生前表示寬恕的,可不確認其喪失繼承權。
繼承法律當中對相關的繼承順序都做出了非常明確的規定。繼承是需要考慮到是否存在遺囑,將存在遺囑的時候,并且遺囑的內容也是屬于有效的,那么就應當嚴格的按照遺囑內容來進行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