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對于虛擬財產保護問題(民法典對于虛擬財產的規定)
虛擬財產,如何得到有形保護
依靠法律。
民法典規定:“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彪m是簡單的一句話,卻意義重大,因為這彌補了我國法律在虛擬財產保護問題上的空白,對網絡虛擬財產“身份”地位予以確立,明確網絡虛擬財產具有獨立于其他網絡資源或現實財產的價值,將網絡虛擬財產正式納入法律的保護范疇。
虛擬財產是一種有經濟價值的資產,包括網絡游戲中的游戲幣、游戲裝備、游戲人物、游戲賬號,還包括其他在網絡虛擬空間中能夠轉化為現實財富的財產,例如虛擬貨幣、各類電子消費券、電子郵箱、經注冊的域名、網店、自媒體賬號等。
保護網絡虛擬財產的法律
虛擬財產受法律保護,“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碧摂M財產受法律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27條規定: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虛擬財產的特征如下:
(1)虛擬性。網絡虛擬財產本質上是存儲于服務器上的電磁記錄,它只能依賴于網絡空間。人們必須借助于計算機和互聯網才能夠把握到它的存在。虛擬性是虛擬財產區別于其他現實財產的本質特征。
(2)可再現性。存在于網絡空間里的虛擬財產,由于它以數字化的電子數據形態存在,如果遇到數據丟失的情況,在多數情況下,可以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重新獲得該份數據,達到虛擬財產再現的目的。所以,較之于有形財產,虛擬財產具有一定的可再現性。
(3)技術限制性。虛擬財產是存在于網絡游戲服務器上通過游戲編程程序呈現的電子數據,它的技術限制性主要表現在:第一,各項網絡虛擬財產具有一定的攻擊能力、防御能力和購買能力,且該種能力是在網絡游戲開發時就設計好、并固定成具體的電子數據,玩家在游戲過程中不能通過技術任意改變網絡虛擬財產所具備的能力。第二,游戲開發商通過技術設計了很多虛擬財產,且有不同等級的能力,等級越高,能力越強,數量就越少。因此,虛擬財產具有一定的技術限制性。
(4)稀缺性。虛擬財產是存儲于網絡設備中的電子數據,它是由游戲軟件的開發商事先預設的,在玩家完成特定的游戲行為或是達到一定級別時可能獲得的,并不是人人都能得到,更不能被隨意創造或復制。正是因為稀缺性的存在,所以玩家想要獲取“裝備”、“道具”等虛擬財產時,就得付出現實的貨幣去購買點卡等。
綜上所述,我國法律保護網絡虛擬財產,法律法規有規定的從其規定。對于我國的公民的財產權益的范圍來說,此時不僅僅是包括有形財產,比如說房屋等不動產,還包括無形財產,比如說債權、知識產權等權利,也是包括網絡上的虛擬財產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條
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第一百一十三條
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受法律平等保護。
第一百二十七條
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法律對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規定
法律主觀:
一、民法典的網絡虛擬財產規定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27條規定: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該條款的增加,體現了"與時俱進地審慎修訂立法"的理念,符合當前時代發展對于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需求,提供了高位階的網絡虛擬財產保護民事法律依據,為后續涉網絡虛擬財產的立法留足空間。
網絡虛擬財產是隨著互聯網發展而產生的一種非物化的財產形式,目前針對網絡虛擬財產雖無統一的定義,但從其特點可知,網絡虛擬財產主要指依附于網絡虛擬空間,以數字化形式存在的,具有一定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既相對獨立又具有獨占性的信息資源。
網絡虛擬財產作為一種全新的權利保護類型寫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給予了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社會公眾有效的制度保護。盡管從內容角度而言還需要進一步深入探討,但第127條已經切實體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與時俱進,展現了立法在權利保護理念上的進步。
二、網絡虛擬財產包括哪些
公民的財產既包括有形的,也包括無形的,網絡虛擬財產應屬于無形資產的一種。虛擬財產既可以從游戲開發商處直接購買,也可以從虛擬的貨幣交易市場上獲得,因而虛擬財產已經具有了一般商品的屬性,其真實價值不言而喻。公民的財產既包括有形的,也包括無形的,網絡虛擬財產應屬于無形資產的一種。虛擬財產既可以從游戲開發商處直接購買,也可以從虛擬的貨幣交易市場上獲得,因而虛擬財產已經具有了一般商品的屬性,其真實價值不言而喻。從法律對財產的定義來看,虛擬財產也應得到保護,網財的獲得往往經過持有者的個人勞動(練級)、真實財物付出(購買游戲卡)、市場交易(買賣裝備),網絡虛擬財產已經具備了真實財產的基本特性。由此可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網絡虛擬財產方面的規定中,明確提出這些網絡游戲裝備等網絡虛擬財產受到法律保護。也就是說即便是虛擬財產不能直接在生活中消費,但是也屬于公民的財產,其他人不能非法侵占?!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做出這樣的規定,體現了我國立法的進步,有助于更好的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
三、案例分析:馮亦然與北京樂酷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合同糾紛案
馮亦然訴訟請求的法律基礎。民事權利是受法律保護的特定利益,其因種類不同而有不同的客體。所有權的客體是物,債權的客體是債務人的給付行為。本案馮亦然請求交付比特幣現金系基于何種權利,是首要解決的基本問題?!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七條規定:“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彪m然比特幣本身不包含固有價值,比特幣持有人須通過分布存儲且全網確認的“公共記賬簿”(數據庫)所記載的信息而行使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能,但鑒于我國現行法律沒有將比特幣等網絡虛擬財產規定為物權法上的“物”,因而基于物權法定原則,馮亦然無法按照所有權的法律規定(如孳息)而要求樂酷達公司交付比特幣“分叉”所產生的比特幣現金。應當看到,比特幣的交易現實存在,持有者仍然希望藉此獲取利益,在網絡環境下的商品交換過程中,比特幣的價值取決于市場對比特幣充當交易媒介的信心,所以,比特幣屬于合同法上的交易對象,具有應當受到法律保護的“民事利益”。馮亦然的訴訟請求,存在合同法上的依據。
現代社會中網絡虛擬財產的規定是什么,明確提出這些網絡游戲裝備等網絡虛擬財產受到法律保護。也就是說即便是虛擬財產不能直接在生活中消費,但是也屬于公民的財產,其他人不能非法侵占。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條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讓人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一)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二)以合理的價格轉讓;(三)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受讓人依據前款規定取得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的,原所有權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損害賠償。當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權的,參照適用前兩款規定。
法律對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規定
法律主觀:
網絡虛擬財產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受讓人支付了合理的對價; 轉讓人無處分權卻處分了虛擬財產;受讓人為善意;已經完成了公示。 受讓人善意取得網絡虛擬財產的,原所有權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損害賠償。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條 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讓人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 (一)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 (二)以合理的價格轉讓; (三)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 受讓人依據前款規定取得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的,原所有權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損害賠償。 當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權的,參照適用前兩款規定。
民法典對虛擬財產的規定
法律主觀:
新民法典對共同財產的界定: 1、夫妻雙方可以約定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 2、沒有約定的,夫妻雙方在婚姻期間取得的工資、獎金、投資收入、知識產權收入都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3、一方接受贈與的財產,如果沒有說明是贈與個人的,那也是夫妻共同財產。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條 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三條 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受法律平等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七條 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民法典中關于網絡虛擬財產保護的相關內容有哪些
網絡虛擬財產,顧名思義,就是網絡里面虛擬的財產,不是真實的人民幣,錢,但是具備一定的價值的,可以用金錢衡量的,那么民法典中關于網絡虛擬財產的相關條例是怎么規定的,是否有相關的參考呢,跟著我一起來看看吧。
一、民法典中關于網絡虛擬財產保護的相關內容有哪些
1、未成年人網絡消費
《民法典》第十九條中明確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明確了若未成年人未滿八周歲,則其在網絡平臺“打賞”或其他消費無效,監護人可要求對方返還打賞金額。
第二十條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一條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
第二十二條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2、虛擬財產可繼承
在《民法典》中規定了自然人合法取得的財產都可以依法繼承,對網絡虛擬財產保護有規定的應當依照其規定,也就是說只要是自然人合法取得的實際財產、網絡虛擬財產,都應當視為遺產被繼承。
二、網絡虛擬財產包含哪些
網絡虛擬財產可以分為以下兩大類型:
其一是虛擬網絡本身;其二是存在于網絡上的虛擬財產。虛擬網絡本身是一種重要的虛擬財產。
第二種類型的虛擬財產又可以分為以下三種形式:
第一種為網絡游戲中的網絡虛擬財產。這包括網絡游戲中的賬號(ID)及積累的“貨幣”、“裝備”、“寵物”等“財產”。
第二種為虛擬社區中的網絡虛擬財產。這包括網絡虛擬社區中的帳號、貨幣、積分、用戶級別等。
第三種為其他存于網絡的虛擬財產。這包括OICQ號碼、電子信箱及其他網絡虛擬財產等。
第三類是一個包容性、兜底類型,只要非虛擬網絡本身,也不屬于上述兩種形式的虛擬財產以外的網絡虛擬財產,均可以歸屬于第三類。
綜上我們可以知道,民法典里面有規定網絡虛擬財產保護的條例,網絡虛擬財產可以分為以下兩大類型:其一是虛擬網絡本身;其二是存在于網絡上的虛擬財產。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如果還有其他需要幫助的,可以的律師。
民法典127條的司法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27條的司法解釋是公民的網絡虛擬財產受法律保護。
在信息化時代,隨著網絡產業的迅速發展,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面臨的新型法律問題也是層出不窮,網絡虛擬財產糾紛就是其一。
網絡虛擬財產,是指虛擬的網絡本身以及存在于網絡上的,具有財產性的電磁記錄,是一種能夠用現有的度量標準,度量其價值的數字化的新型財產,廣義上的虛擬財產包括電子郵件、網絡賬號等能為人擁有和支配的具有財產價值的網絡虛擬物,狹義的虛擬財產一般是指網絡游戲當中存在的財物,包括裝備、游戲幣、技能等,網絡虛擬財產是一種無形資產,具有一般商品的屬性,且具有真實財產的基本特征。
對于網絡虛擬財產的規定彌補了我國法律在虛擬財產保護問題上的空白,明確了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財產屬性,這是對虛擬財產進行保護的第一步。網絡虛擬財產的規定,為后續更科學、具體的立法留足了空間,是為法律規則的不斷完善做了鋪墊。
保護了網絡虛擬財產,網絡金錢被盜也可以報警,通過法律手段找損失。由于網絡的飛速發展,許多人會鉆網絡漏洞,盜取他人網絡賬號或者虛擬財產,現在這些行為也被規定為違法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七條 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第一百一十八條 民事主體依法享有債權。
債權是因合同、侵權行為、無因管理、不當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規定,權利人請求特定義務人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第一百二十條 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民法典對虛擬財產的規定
法律分析:《民法典》關于虛擬財產的規定在法理上屬于委任性規則,即將虛擬財產的界定、虛擬財產的性質等交由法律另行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七條 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