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駕撞死人賠償多少錢(酒駕撞死人賠償多少錢會判刑嗎)
酒駕致死賠償標準
法律主觀:
酒駕撞死人賠償標準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由肇事者、車主和其保險公司等進行賠償。賠償喪葬費、死亡賠償金、被撫養人生活費和精神撫慰金等,具體數額可根據事故責任、受害者及其家庭成員的年齡(是否為18歲和60歲)、戶口(農業和非農業戶口)等確定。賠償項目主要有:死亡賠償金、喪葬費費、精神賠償金,被撫養人生活費,交通,住宿費等。
《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17條、第18條的規定:
(一)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的賠償項目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
(二)受害人因傷致殘的賠償項目除第1項外還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續治療費。
(三)受害人死亡的賠償項目包括:除第1項費用外,還包括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四)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的慰撫金。
法律客觀: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四條
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五條
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
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酒駕撞死人賠償多少
法律分析:賠償總額應當在50萬以上。賠償義務人除應當根據搶救治療情況賠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相關費用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條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一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拘役,并處罰金:(一)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二)醉酒駕駛機動車的;(三)從事校車業務或者旅客運輸,嚴重超過額定乘員載客,或者嚴重超過規定時速行駛的;(四)違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定運輸危險化學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對前款第三項、第四項行為負有直接責任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二對行駛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駕駛人員使用暴力或者搶控駕駛操縱裝置,干擾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駛,危及公共安全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前款規定的駕駛人員在行駛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離職守,與他人互毆或者毆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酒駕撞死人一般賠多少錢?
酒駕撞死人一般賠35萬左右:
1、酒駕致人死亡的賠償法律依據是《最高人百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
2、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度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
3、受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除應當根據搶救治療情況賠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相關費用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百萬購車補貼
酒駕撞死人怎么判賠償
法律分析:酒駕撞死人,車主不僅需要承擔刑事責任,而且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具體包括了死者的喪葬費、死者被撫養人的生活費、死亡賠償金、近親屬的精神損害撫慰金等賠償項目。但是這些賠償項目的具體金額要根據事故發生那一年度的實際情況決定的,也就是要根據該地區城鎮或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確定。以死亡賠償金為例,根據2019年的最新數據,撞死一人需要至少賠償82萬元,加上其他賠償款項,比如被扶養人的生活費、喪葬費、精神損失費。如果被害人是城鎮居民,正值壯年,而且需要撫養未成年子女的,這一賠償金額就會達到200多萬元。因此,醉駕撞死人,需要向被害人賠償以上的項目款項,具體由判決該案的人民法院確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一 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拘役,并處罰金:
(一)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二)醉酒駕駛機動車的(三)從事校車業務或者旅客運輸,嚴重超過額定乘員載客,或者嚴重超過規定時速行駛的(四)違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定運輸危險化學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對前款第三項、第四項行為負有直接責任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車輛駕駛人員血液、呼氣酒精含量閾值與檢驗》 4.1 酒精含量閾值
車輛駕駛人員飲酒后或者醉酒后駕車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閾值見表1。
表1 車輛駕駛人員血液酒精含量閾值
駕駛行為類別閾值
駕駛行為類別閾值(mg/100mL)
飲酒后駕車≥20,0
醉酒后駕車≥80
撞死人賠錢還用不用坐牢?酒駕致人死亡怎么判刑
酒駕致人死亡怎么判,要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而論,畢竟酒駕分為飲酒駕駛和醉酒駕駛兩種情形。不同情形致人死亡判處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酒駕致人死亡受到的處罰有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兩種,具體情況如下:
行政處罰
酒駕致人死亡的,吊銷其駕駛證,并且終身不得申領機動車駕駛證,發生這樣的情況,這輩子都不能再成為駕駛員了。
刑事處罰
1、據《刑法》顯示,酒駕發生交通事故,致人傷亡的,處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發生交通事故后,致人死亡逃逸的,處以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3、逃逸后致人死亡的,處以7年以上有期徒刑。
酒駕撞死人能不能緩刑?
酒駕撞死人,可以爭取緩刑,但只適用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并且要符合以下條件:
1、犯罪情節較輕;
2、有悔罪表現;
3、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4、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相關案例
2013年,上海白領劉某和朋友在KTV通宵玩了一宿,然后醉酒駕駛,途中不勝酒力,駛入相向車道與騎電動車的沈某等三人發生碰撞,至一人死亡,一人重傷。
經公安人員偵查后,劉某被認定為醉酒駕駛,需承擔事故所有責任。因積極與受害者協商調解,并支付各類賠償近百萬元,因此從輕發落。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刑2年。
撞死人賠錢還用不用坐牢?
醉駕撞死人坐牢和賠償是兩碼事,賠錢屬于民事責任,坐牢屬于刑事責任,兩者并不相干,并不會因為你賠了錢就不用了坐牢。
酒駕撞死人賠償標準
據相關規定顯示,犯罪人除了賠償受害人的搶救治療費用以外,還需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死者家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誤工費等其他合理費用。
另外,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當地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20年計算。滿60周歲的,年齡每增加1歲減少一年,75周歲以上的按5年計算。具體陪多少錢,還要根據案情而定。
酒駕撞死人保險會賠嗎?
據相關規定顯示,保險人酒后駕駛的,保險公司應在交強險限額內墊付搶救治療費,但有權追償。另外保險人醉駕發生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失,保險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
但是對于醉酒撞死人的,法律只賦予保險公司追償權并非免責權,也并沒規定保險公司可以免賠。
酒后駕車撞死人沒逃要判刑幾年?
【交通肇事罪】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據有關司法解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即可定交通肇事罪:
1 死亡1人或者重傷3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2 死亡3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3 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30萬元以上的。注意,此處的30萬元以上的數額,不是指事故本身造成的財產損失數額,而是指行為人無力賠償的數額。按此標準,財產直接損失數額不到30萬元,或者損失雖遠遠超過30萬元但賠償后不足30萬元的,都不構成本罪;4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下列情形之一的:(1)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
(2)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3)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4)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5)嚴重超載駕駛的;
(6)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根據刑法第133條的規定,犯交通肇事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上述其他特別惡劣情節,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1)死亡2人以上或者重傷5人以上,負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2)死亡6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60萬元以上的。
酒駕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嗎
酒駕沒達到醉駕標準的,撞死人保險公司賠錢。這些情況保險不賠:1、當事人是醉酒之后駕車的;2、駕駛人無證駕駛的或者將車借給無證的人駕駛;3、駕駛人是故意制造交通事故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條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條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
(二)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三)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四)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五)嚴重超載駕駛的;
(六)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百萬購車補貼
開車撞死一個66歲的老人要賠多少錢
一起道路交通事故中,死亡受害人年齡為69歲,那么其賠償數額為多少?
年齡在死亡賠償案件中,集中表現為對死亡賠償金項目的影響,因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根據死者的年齡計算,用公式表現為:
死亡賠償金 = 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 × 法定賠償年限,而其中法定的賠償年限是依據死者的年齡確定的,具體為:60周歲以下的死者,賠償年限為20年;60周歲以上75周歲下的,為20-(死者年齡-60)年;75周歲以上的死者賠償年限為5年。
喪葬費 = 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 6。
被扶養人生活費 = 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 × 法定扶養年限 ÷ 法定扶養人數,其中法定扶養年限為未滿18周歲,計算(18-被扶養人年齡)年、18周歲以上60周歲以下的被扶養人,賠償年限為20年;60周歲以上75周歲下的,為20-(被扶養人年齡年齡-60)年;75周歲以上的被扶養人賠償年限為5年。
精神損害撫慰金,由人民法院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酌定,我國各地大致在5萬--8萬。
交通事故死亡案件影響非常大,因此在處理事故糾紛過程中,肇事者比較容易陷入以下困境:
1、肇事司機可能涉嫌刑法被拘留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肇事司機駕車撞死行人,在滿足一定條件下,會涉嫌交通肇事罪。如《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表明,肇事司機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規,發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上述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規,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包括但不限于酒駕、醉駕、毒駕或者無證駕駛、超載駕駛等。
參照《刑法》第133條規定,交通肇事罪最低刑罰為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最高刑罰為判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由此可知,交通事故死亡案件,一旦肇事司機涉嫌交通肇事罪,后果將難以預估。
另外,案件迫在眉睫的是,一旦肇事司機涉嫌交通肇事罪,公安機關就會立即采取強制措施,如即時拘留肇事司機以防止其逃逸等。
2、死者家屬起訴索賠金額不合理或者私下無休止地要求賠償
無論交通事故死亡案件是否觸犯刑法,肇事者作為侵權方,都應該承擔侵權賠償責任。此種情況下,死者家屬一般會通過委托律師訴訟索賠的方式主張權利。此時,倘若肇事者沒有委托律師,可能會因自身不知曉相關法律知識等原因無法識別對方律師主張賠償項目上的漏洞而導致多賠死亡賠償款。
即使死者家屬沒有委托律師,死亡案件巨額的賠償款(通常達百萬元以上),肇事者可能根本無能力承擔。此種情況下,倘若沒有律師介入為肇事者爭取少賠,導致其無能力承擔金額達30萬元以上,肇事司機可能涉嫌交通肇事罪,被追究刑事責任。
此外,肇事者還可能面臨著受害方私下無休止的騷擾及一次又一次地要求賠償。此時,倘若肇事者沒有委托律師,會導致生活不得安寧,甚至可能會禍及家人。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賠償
在上述的情況下,律師的介入就顯得非常重要。
針對“肇事司機可能涉嫌刑法被拘留”來說,律師的介入,一方面可以為肇事者審查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采取的強制措施是否合法、合理,在條件符合的情況下,專業律師還可以為肇事司機申請取保候審,免去暫時的牢獄之災。
另一方面,律師可以代理肇事司機的申訴和控告,搜集相關有利證據,幫助肇事司機進行事實方面的辯護,或者為肇事司機作減輕、從輕處罰的申訴,使肇事司機最后能夠從輕、減輕甚至是免于處罰。
而針對“受害方索賠不合理或者無休止索賠”而言,律師的介入可以幫肇事者處理事故賠償的大小事宜,如為肇事司機搜集事故受害人實際損失的證據,審查死者家屬主張的費用、計算標準的合理性及受害人證據的有效性,保證死者家屬的索賠是在法律規定的合理范圍之內。
除此之外,律師可以幫肇事者一次性解決交通事故糾紛,防止受害方一次又一次的騷擾或者要求賠償。
那么,在上述情況下,肇事者應如何選擇代理律師呢?
實踐中,在上述情況下,不少肇事者及其家屬由于解決問題心切,在選擇代理律師時,容易疏忽大意,陷入以下誤區,從而導致判決結果不盡如意:
1、只憑人際關系請律師
靠人際關系找律師并無不妥之處,但朋友介紹的律師若不擅長處理交通事故的案件或者無相關處理經驗的,后果輕則僅是導致肇事者多賠一點錢,重則肇事者可能需要承擔更重的刑事責任。
因此,肇事者一定要明確自身情況,做出理智的判斷,切勿因朋友介紹而不好意思推脫,畢竟這關乎您自身的利益,甚至您的將來。
2、選擇收費低或者一味追求知名度高的律師
律師收費真的越低越好嗎?固然不是的,但是也不是收費越高或者知名度越高就會越好。
術業有專攻,肇事者選擇律師,應注重自身選擇的律師是否擅長處理自已的案件,如肇事方可以通過該律師在網上的詳細信息、交談時對案件的看法、專業性等進行表面判斷,而不要片面或者絕對地以收費、知名度的高低來決定聘用律師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