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二級傷殘賠償金額(二級傷殘賠償金額大約多錢)
眼睛受傷工傷鑒定標準賠償標準
眼睛受工傷,先確認傷殘等級,根據傷殘等級確認賠償金額。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4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2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0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
眼睛受傷工傷鑒定標準賠償標準如下:
1、一級傷殘雙眼無光感或僅有光感但光定位不準者一次性支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按月支付為本人工資的90%;
2、二級傷殘一眼有或無光感,另眼矯正視力≤或視野≤8%一次性支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按月支付為本人工資的85%;
3、三級傷殘一眼有或無光感,另眼矯正視力≤或視野≤16%一次性支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按月支付為本人工資的80%;
4、四級傷殘一眼有或無光感,另眼矯正視力
5、五級傷殘雙眼外傷性青光眼術后,需用藥物維持眼壓者,一眼有或無光感一次性支付一次性支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按月支付為本人工資的70%;
6、六級傷殘一眼有或無光感,另一眼矯正視力≥一次性支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按月支付為本人工資的60%;
7、七級傷殘一眼有或無光感,另眼矯正視力≥按月支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
8、八級傷殘一側或雙側眼瞼明顯缺損按月支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
9、九級傷殘第V對腦神經眼支麻痹;眶壁骨折致眼球內陷、兩眼球突出度相差>2mm或錯位變形影響外觀者按月支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
10、十級傷殘一眼矯正視力≤另一眼矯正視力≥雙眼矯正視力≤按月支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五條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眼睛工傷鑒定標準等級賠償標準
眼睛工傷鑒定標準等級賠償標準是什么
眼睛工傷鑒定標準等級是根據受傷程度和受傷部位等因素來確定的,每個等級都有相應的賠償標準。一般來說,眼睛工傷鑒定標準等級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不同等級的賠償標準也不同。
具體來說,一級傷殘補助金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補助金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補助金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此外,還有醫療費、護理費、傷殘津貼、就業補助金等賠償項目。
需要注意的是,具體的眼睛工傷鑒定標準等級賠償標準可能因地區、政策等因素有所不同,建議在了解當地政策和相關機構的規定后進行具體咨詢。
眼睛工傷是指在工作中因工作原因導致眼睛受傷的情況。如果因工作原因導致眼睛受傷,需要盡快到當地勞動部門申請工傷認定。在申請工傷認定時,需要提供相關證明文件,包括工傷事故報告、醫療證明、勞動關系證明等。如果單位沒有申請工傷認定,職工個人必須在受傷之日起一年內申請。
如果眼睛工傷被認定為因工受傷,拿到有勞動部門出具的工傷認定決定書后,醫藥費由用人單位全額墊付,停工留薪期內工資按原待遇發放。如果傷情穩定后需要進行勞動能力鑒定,鑒定工傷等級,然后按照傷殘等級向用人單位索要傷殘賠償。如果用人單位不履行上述的義務,可以到當地勞動監察大隊投訴或直接去勞動仲裁委員會提請仲裁申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在工作中,應該盡量保證自身安全,避免發生意外事故。如果發生眼睛工傷事故,應該及時采取措施保護自己的權益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規定: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眼睛受傷工傷鑒定標準賠償標準
1、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4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2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0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2、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3、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攫B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4、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5、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五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4個月的本人工資;6、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準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7、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2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0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8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6個月的本人工資。
眼睛級別傷殘賠償表
眼睛級別傷殘賠償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社會保險基金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工傷保險基金、失業保險基金和生育保險基金。除基本醫療保險基金與生育保險基金合并建賬及核算外,其他各項社會保險基金按照社會保險險種分別建賬,分賬核算。社會保險基金執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行政部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泄露用人單位和個人信息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給用人單位或者個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五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及時為失業人員出具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并將失業人員的名單自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之日起十五日內告知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失業人員應當持本單位為其出具的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及時到指定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辦理失業登記。失業人員憑失業登記證明和個人身份證明,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手續。失業保險金領取期限自辦理失業登記之日起計算。
2022年傷殘等級1-10賠償標準
一、一級至四級傷殘待遇標準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1、一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7個月
2、二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5個月
3、三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3個月
4、四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1個月
按月享受傷殘津貼(按月支付)
1、一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90%
2、二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85%
3、三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80%
4、四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75%
(注: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二、五級、六級傷殘待遇標準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1、五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18個月
2、六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16個月
傷殘津貼
1、五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70%
2、六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60%
(注:難以安排工作的工傷職工由用人單位按照月發給傷殘津貼,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三、七級至十級傷殘待遇標準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1、七級傷殘=本人工資×13個月
2、八級傷殘=本人工資×11個月
3、九級傷殘=本人工資×9個月
4、十級傷殘=本人工資×7個月
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工亡待遇標準
1、喪葬補助金=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6個月。
2、《關于2020年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核定基數的通知》規定2020年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為847180元。
3、供養親屬撫恤金標準
配偶=工傷職工生前本人工資×40%,其他親屬=工傷職工生前本人工資×30%
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直系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死亡的,其直系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因工外出時發生事故或在搶險救災中下落不明的待遇標準
1、職工因工外出期間發生事故或者在搶險救災中下落不明的,從事故發生當月起3個月內照發工資。
2、從第4個月起停發工資,由工傷保險基金向其供養親屬按月支付供養親屬撫恤金。
3、生活有困難的,可以預支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的50%。
4、職工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死亡的規定處理。
賠償項目
1、造成一般傷害(未達到殘疾)的賠償
醫療費、傷者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生活護理費、工傷期間的工資、交通食宿費。
2、造成傷殘的賠償
醫療費、傷者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生活護理費、工傷期間的工資、交通食宿費、輔助器具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3、造成死亡的賠償
喪葬補助金、一次性傷亡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
4、職工下落不明的情況
職工外出或搶險救災中下落不明的賠償項目,要分不同情況而定。職工沒有被宣告死亡的,其直系親屬可以獲得的賠償項目有:供養親屬撫恤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的50%(生活有困難的);職工被宣告死亡的,其直系親屬可以獲得的賠償項目有:喪葬費、供養親屬撫恤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法律依據:
《非法用工單位1傷亡人員1一次性賠償辦法》
第一條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六條第一款的授權,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是指無營業執照或者未經依法登記、備案的單位以及被依法吊銷營業執照或者撤銷登記、備案的單位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或者用人單位使用童工造成的傷殘、死亡童工。
前款所列單位必須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向傷殘職工或者死亡職工的近親屬、傷殘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近親屬給予一次性賠償。
第三條一次性賠償包括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或童工在治療期間的費用和一次性賠償金。一次性賠償金數額應當在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或童工死亡或者經勞動能力鑒定后確定。
勞動能力鑒定按照屬地原則由單位所在地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辦理。勞動能力鑒定費用由傷亡職工或童工所在單位支付。
第四條職工或童工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在勞動能力鑒定之前進行治療期間的生活費按照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確定,醫療費、護理費、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以及所需的交通費等費用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標準和范圍確定,并全部由傷殘職工或童工所在單位支付。
第五條一次性賠償金按照以下標準支付:
一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6倍,二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4倍,三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2倍,四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0倍,五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8倍,六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6倍,七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4倍,八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3倍,九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2倍,十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倍。
前款所稱賠償基數,是指單位所在工傷保險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
第六條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造成死亡的,按照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支付一次性賠償金,并按照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倍一次性支付喪葬補助等其他賠償金。
第七條單位拒不支付一次性賠償的,傷殘職工或者死亡職工的近親屬、傷殘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近親屬可以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舉報。經查證屬實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責令該單位限期改正。
第八條傷殘職工或者死亡職工的近親屬、傷殘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近親屬就賠償數額與單位發生爭議的,按照勞動爭議處理的有關規定處理。
第九條本辦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2003年9月23日頒布的《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同時廢止。
國家二級傷殘賠償標準
法律主觀:
二級傷殘賠償標準,首先要讓傷殘職工經過傷殘鑒定,鑒定為二級傷殘的,那么管理傷殘待遇的國家部門,人社局或者社保局管理。一、二級傷殘國家賠償標準我國二級傷殘的賠償標準為:1、傷殘職工可以享受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二級傷殘的補助金為二十五個月的職工工資。2、二級傷殘職工可以按月享受傷殘津貼,金額標準為職工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五。傷殘津貼會一直發放到職工退休時。3、同時二級傷殘的職工還可以享受醫療費、誤工費和殘疾輔具費等賠償。二、二級傷殘程度(1)重度智能減退;(2)精神病性癥狀致使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者;(3)一眼有或無光感,另眼矯正視力《=0.02,或視野《=8%(半徑《=5();(4)雙側上頜骨完全性缺損;(5)雙側下頜骨完全性缺損;(6)一側上頜骨及對側下頜骨完全缺損,并伴有顏面軟組織缺損30平方厘米。(7)靜止狀態下或僅輕微活動即有呼吸困難;(8)三肢癱肌力3級或截癱、偏癱肌力2級;(9)雙側前臂缺失或雙手功能完全喪失;(10)雙下肢高位缺失;(11)雙下肢瘢痕畸形,功能完全喪失;(12)雙膝雙踝僵直于非功能位;(13)雙膝以上缺失,不能裝假肢;(14)雙膝、踝關節功能完全喪失;(15)同側上、下肢瘢痕畸形,功能完全喪失;(16)四肢大關節(肩、髖、膝、肘)中四個以上關節功能完全喪失者;(17)心功能不全三級;(18)一側全肺切除并胸改術,呼吸困難3級;(19)肺功能重度損傷;(20)呼吸困難4級或PaO24.1~8kPa或PaCO27.9~6kPa;(21)塵肺Ⅲ期,伴肺功能中度損傷或呼吸困難3級;(22)放射性肺炎后,兩葉以上肺纖維化,伴肺功能中度損傷或呼吸困難3級;(23)肝功除3/4,并有常規肝功能重度損害;(24)肝外傷后發生門脈高壓三聯癥或發生Budd-chiari綜合癥;(25)慢性重度中毒性肝病;(26)膽道損傷致重度肚功能損害;(27)全胰切除;(28)全胰切除胰腺移植術后;(29)急性白血病;(30)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ⅠⅡ型);(31)食管閉鎖或切除后,攝食依賴胃造瘺者;(32)小腸切除》3/4,未施行逆蠕動物吻合術;(33)孤腎部分切除后,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34)腎功能不全尿毒癥期。三、國家賠償費用國家賠償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因行使職權給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的人身權或財產權造成損害,依法應給予的賠償。國家賠償由侵權的國家機關履行賠償義務。根據1982年12月4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規定,國家賠償一般包括行政賠償、刑事賠償。國家賠償法規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賠償金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各級人民法院在審理國家賠償案件時按照上述標準執行。2021年5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下發通知,公布了自2021年5月20日起作出的國家賠償決定涉及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權的賠償金標準為每日373.10元。若您有其他問題。每位勞動者都是希望安安全全上班來,高高興興回家去。安全是每位勞動者都要警惕的問題。千萬不能在安全上掉鏈子。
法律客觀: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五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
傷一只眼睛工傷賠償標準一覽表
眼睛受傷了工傷各地的賠償金額各不相同,一般和當地的工資水平有關系,具體的賠償標準對接法律中規定的標準。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為7個月本人工資;
(二)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按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
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受事故傷害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標準不得低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的60%。
眼睛工傷鑒定標準眼部傷殘等級鑒定標準:
一級:雙眼無光感或僅有光感但光定位不準者;
二級:一眼有或無光感,另眼矯正視力≤0.02,或視野≤8%(或半徑≤5°);
三級:
1、一眼有或無光感,另眼矯正視力≤0.05或視野≤16 %(半徑≤10°);
2、雙眼矯正視力<0.05或視野≤16%(半徑≤10°);
3、一側眼球摘除或眶內容剜出,另眼矯正視力<0.1或視野≤24%(或半徑≤15°);
四級:
1、一眼有或無光感,另眼矯正視力<0.2或視野≤32%(或半徑 ≤20°);
2、一眼矯正視力<0.05,另眼矯正視力≤0.1;
3、雙眼矯正視力<0.1或視野≤32 %(或半徑≤20°);
五級:
1、雙眼外傷性青光眼術后,需用藥物維持眼壓者;
2、一眼有或無光感,另眼矯正視力≤0.3或視野≤40%(或半徑≤25°);
3、一眼矯正視力<0.05,另眼矯正視力≤0.2~0.25;
4、一眼矯正視力<0.1,另眼矯正視力等于0.1;
5、雙眼視野≤40% (或半徑≤25°);
6、一側眼球摘除者
六級:
1、一眼有或無光感,另一眼矯正視力≥0.4;
2、一眼矯正視力≤0.05,另一眼矯正視力≥0.3;
3、一眼矯正視力≤0.1,另一眼矯正視力≥0.2;
4、雙眼矯正視力≤0.2或視野≤48%(或半徑≤30°);
七級:
1、一眼有或無光感,另眼矯正視力≥0.8;
2、一眼有或無光感,另一眼各種客觀檢查正常;
3、一眼矯正視力≤0.05,另眼矯正視力≥0.6;
4、一眼矯正視力≤0.1,另眼矯正視力≥0.4;
5、雙眼矯正視力≤0.3或視野≤64%(或半徑≤40°);
6、單眼外傷性青光眼術后,需用藥物維持眼壓者;
八級:
1、一眼矯正視力≤0.2,另眼矯正視力≥0.5;
2、雙眼矯正視力等于0.4;
3、雙眼視野≤80%(或半徑≤50°);
4、一側或雙側瞼外翻或瞼閉合不全者;
5、上瞼下垂蓋及瞳孔1/3者?
6、瞼球粘連影響眼球轉動者;
7、外傷性青光眼行抗青光眼手術手眼壓控制正常者
九級:
1、眶壁骨折致眼球內陷、兩眼球突出度相著>2mm或錯位變形影響外觀者;
2、一眼矯正視力≤0.3,另眼矯正視力>0.6;
3、雙眼矯正視力等于0.5;
4、淚器損傷,手術無法改進溢淚者;
十級:
1、一眼矯正視力≤0.5,另一眼矯正視力≥0.8;
2、雙眼矯正視力≤0.8;
3、一側或雙側瞼外翻或瞼閉合不全行成形手術后矯正者;
4、上瞼下垂蓋及瞳孔1/3行成形手術后矯正者;
5、瞼球粘連影響眼球轉動行成形手術后矯正者;
6、職業性及外傷性白內障術后人工晶狀體眼,矯正視力正常者;
7、職業性及外傷性白內障Ⅰ~Ⅱ(或輕度、中度),矯正視力正常者;
8、晶狀體部分脫位;
9、眶內異物未取出者;
10、眼球內異物未取出者;
11、外傷性瞳孔放大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司法鑒定程序通則》
第十三條 司法鑒定機構應當自收到委托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對于復雜、疑難或者特殊鑒定事項的委托,司法鑒定機構可以與委托人協商決定受理的時間。
《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
第五條 一次性賠償金按以下標準支付:一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6倍,二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4倍,三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2倍,四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0倍,五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8倍,六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6倍,七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4倍,八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3倍,九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2倍,十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倍。受到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造成死亡的,按賠償基數的10倍支付一次性賠償金。賠償基數,是指單位所在地工傷保險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
我姐夫工地打工左眼受傷右眼視力下降,經工傷鑒定為二級傷殘,因辦社保。怎么獲賠(社保、所在打工的公司
1.醫藥費由用人單位全額墊付;
2.停工留薪期內(工傷治療、康復期間)工資按原待遇發放;
3.停工留薪期內需要護理的由單位負責;
4.已經評定傷殘等級并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生活護理費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個不同等級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生活護理費,其標準分別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或者30%。
5.住院期間伙食補助費按由工傷職工所在地標準發放;
6.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1)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2級傷殘標準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
(2)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2級傷殘標準為本人工資的8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3)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4)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