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廠受傷老板不賠償找什么部門(在工廠受傷老板不賠償找什么部門投訴)
在廠里受傷找誰處理
找勞動部門解決。發生工傷,首先要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部門申請工傷認定,然后進行工傷的傷殘認定。認定后,就可以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要求用人單位給予工傷賠償。如果用人單位不予賠償,就可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要求給付工傷賠償。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三條勞動能力鑒定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并提供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三十九條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治療工傷期間的工資福利;(二)五級、六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三)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工作中受傷了老板不賠償應該去找什么部門解決
在工作中受傷而老板不賠償,可以考慮聯系以下機構來解決問題:
1、勞動保障部門,您可以聯系當地的勞動保障部門或勞動局,報告受傷事件并尋求他們的幫助。他們負責監督和執行勞動法律法規,可以介入調查并協助解決工傷賠償問題;
2、 工會,如果您是工會成員,您可以聯系您所屬的工會組織,尋求他們的支持和代表。工會通常有專門的法律援助和勞動保護服務,可以幫助您維護權益并協商工傷賠償事宜;
4、 人力資源部門,如果您的公司有專門的人力資源部門,您可以向他們報告受傷事件,并尋求他們的幫助和介入。他們可能會與老板進行溝通,并尋求解決方案以確保您的合法權益得到尊重。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2、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3、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4、患職業病的;
5、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綜上所述,如果沒有勞動合同及其他證明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據,無法申請工傷認定,可以先申請勞動仲裁確認你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經過勞動仲裁確認存在勞動關系后,再申請工傷認定。如果經工傷認定,但經勞動能力等級鑒定不構成傷殘。需要賠償醫療、務工、交通、護理、營養等費用;若構成傷殘,需要 根據等級不同計算賠償金。1-10級賠償標準不同,級數越大賠付越小。根據不同的傷殘等級,獲得的補償是不一樣的。主要的補償是:醫療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就業補助金、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資、伙食補助費、護理費等。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職工治療工傷應當在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等部門規定。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以及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所需的交通、食宿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體標準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規定。
在工廠上班受傷老板不管怎么辦
你在工廠受傷,老板理所應當要負責,如果老板不管,你可以找當地的勞動仲裁委員會,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也可以向勞動監察大隊舉報,請執法部門幫忙維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單位受傷不管找那個部門
法律分析:找當地的勞動仲裁委員會,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歸勞動仲裁委員會管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工地受傷老板不給賠償找哪個部門
工地受傷老板不給賠償可以找以下部門:
1、如果簽訂勞動合同,可以直接找到與之相應的用人單位。
2、勞動者可直接向工傷部門投訴或者申請勞動仲裁。在申請仲裁時,需要提供證明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據,比如:“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考勤記錄,工資發放記錄、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3、施工單位不進行賠償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直接提起訴訟,要求其承擔用工主體責任。
在工地上受傷老板不賠償,若未申請工傷,可以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認定為工傷后,用人單位未依法購買工傷保險,可以申請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對墊付的金額有權追償。
工傷賠償具體包含哪些項目
1、根據個人情況,受傷工人可以要求醫療費、停工留薪期待遇(原工資待遇發放)、護理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發生工傷前十二個月的月平均工資為基數進行計算)、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生活護理費、治療工傷所需費用、住院伙食、交通補助費、輔助器具費等。
2、要特別說明的是,根據法律規定,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或者按照規定辦理退休手續的,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3、工人在工地上受傷,應該屬于工傷范疇,要向當地的勞動局申請工傷認定。如果建筑公司不幫忙的話,工人可以自己發出申請。經過鑒定,明確工傷等級后,工人就可以享受工傷保險待遇了。如果這個時候建筑公司不賠償,工人可以向勞動監管大隊投訴。
綜上,工人在工地上受傷后,如果沒有與相關單位就賠償事宜達成一致,協商未果的應當早日尋求法律的幫助,用正確的途徑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七條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工傷老板不賠償找哪個部門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法律有關規定,勞動者遭遇工傷而老板不賠償的,有以下幾種解決問題的途徑,第一是找勞動行政部門投訴,勞動行政部門應當對此依法處理,而勞動行政部門對此的調查應當在60個工作日內完成;第二是找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職工治療工傷應當在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
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等部門規定。
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以及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所需的交通、食宿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體標準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規定。
工傷職工治療非工傷引發的疾病,不享受工傷醫療待遇,按照基本醫療保險辦法處理。
工傷職工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進行工傷康復的費用,符合規定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我在工廠上班受傷,廠里沒給我報工傷,只是說我意外險,給我支付了工資,卻沒有任何的賠償?
那你獲得賠償有:企業補繳社保費用,如果你追究還可以要經濟補償,未簽訂合同,從你入職第二個月開始,按雙倍薪資補償,至于工傷賠償需要你跟公司協商。以上這些賠償,你可以打12333投訴協商處理,不行走勞動仲裁
我在廠受傷老板現在不管我該如何
收集與公司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據,比如廠牌、工資條、工作服、打卡記錄等等,再請事故目擊者寫一份事故發生的詳細經過并簽字按手印,到勞動局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勞動關系。
然后利用仲裁結論書配合其他一些材料到勞動局工傷科申請工傷認定,然后申請傷殘等級鑒定,最后申請工傷賠償。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章工傷認定
第十八條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四)公司營業執照復印件
(五)身份證復印件
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后,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