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產和房產贈與和繼承的區別(房產贈與和繼承區別在哪)
房產贈與與繼承有哪些區別
房產贈與與房產繼承雖然都是一種無償的房產轉移行為,但兩者還是存在區別的。
1、時間的區別
房產贈送與繼承在時間上是不一樣的,贈與發生在當事人在世的情況下的,而房產繼承是當事人已經去世。在繼承遺囑的時候,需要滿足被繼承人生前立有合法遺囑和被繼承人已死亡,否則遺囑繼承關系不會發生。健在的父母愿意將房產贈與子女,這種行為不叫繼承。繼承人依法取得的遺產,必須是被繼承人生前個人所有的合法財產或者是依法可以繼承的其他的合法財產權益。
2、稅費方面的區別
房產贈送與繼承的稅費不同,在贈送房產的時候,是需要繳納一部分稅費的,大概需要3%的稅率,房屋贈與在多數情況下要繳納個人所得稅20%,但贈與給直系親屬、撫養人或贍養人、房屋遺產依法繼承人這三種情況免交個人所得稅。個人通過遺囑、法定繼承房產的,繳納契稅有兩種情況:對于《繼承法》規定的法定繼承人繼承土地、房屋權屬,不用繳納契稅;對非法定繼承人根據遺囑承受土地、房屋權屬,需要繳納契稅,此外還需收取產權登記費按件收取。
房產贈與的優缺點
房產贈與有一個明顯的優點,就是雙方可以立馬辦理過戶手續,成功辦理手續后,受贈送人就能夠獲得房產并且行使權力。凡是房產贈與的缺點也比較多:
1、手續比較復雜:在辦理房屋贈與過戶時,需要贈與人和受贈與人帶著身份證、戶口、房產證等相關資料,繳納公證費、交易手續費、轉移登記費、產權證查檔、房產證貼花等費用,此外還需要辦房屋公證手續,手續比較的復雜。
2、通常需要繳稅:(1)房屋贈與屬于個人無償贈與房產的行為,個人無償贈與不動產的,需繳納全額契稅,房屋贈與在多數情況下要繳納個人所得稅20%,贈與給直系親屬、撫養人或贍養人、房屋遺產依法繼承人等情況可免交個人所得稅;(2)但贈與后再進行買賣,是需要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除非贈與房是滿5年以上,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才可免征個人所得稅。
3、財產分割的問題:父母將房產贈與給子女后,如果父母遇到債務、資金問題,不會因為受到牽連而查封,可以作為保留資本。但是贈與孩子且房產登記在子女名下,若是夫妻雙方共同還貸,在離婚時夫妻也不能重新分割財產。
房產繼承的優缺點
房產繼承也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優點,那就是可以少繳納稅費,因為我國現在還沒有開始執行遺產稅,只需交納產權登記費,按件收取。而房產繼承的缺點在于:繼承人必須在被繼承人過世以后才能夠依法辦理相關手續,獲得房屋所有權,而且在辦理房產過戶時,即使被繼承人已經依法立定遺囑確定繼承人,房管部門仍會要求其他合法繼承人到場。除非其他繼承人提供不出其他公證遺囑,該份公證遺囑的效力才會被認定。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導致了很多因為房產繼承權益而產生的糾紛。
贈與房產和繼承房產的區別
贈與房產和繼承房產的區別如下:
1、主體不同。繼承的主體為配偶、父母、子女,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的,由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順序繼承人享有權利或者是繼承人遺囑指定的繼承人,而贈與的主體為贈與人自愿指定的任何受贈人;
2、含義不同。房產繼承是依照法定程序把被繼承人遺留房屋所有權及其土地使用權轉移給繼承人的法律行為。房屋贈與指一方(贈與人)自愿把自己的房屋無償贈與他人(受贈人),他人愿意接受的民事法律行為。房屋贈與雙方當事人應訂立書面合同;
3、時間不同。房產繼承的實現,必須存在被繼承人生前立有合法遺囑和被繼承人已死亡,否則遺囑繼承關系不會發生。房產贈與必須是被繼承人生前個人所有的合法財產或者是依法可以繼承的其他的合法財產權益。不能把家庭共有財產、夫妻共有財產以及合伙財產不加分割作為遺產來繼承。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二十四條
自然人依法享有繼承權。
自然人合法的私有財產,可以依法繼承。
第六百五十七條
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
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房產贈與和房產繼承區別在哪里呢?分別是什么?
一、什么是房產贈與
房屋贈與,指一方(贈與人)自愿把自己所有的房屋無償贈與他人(受贈人),他人愿意接受的民事法律行為。房屋贈與的雙方當事人應訂立書面合同。
二、什么是房產繼承
房產繼承是指按照《繼承法》的規定,是指依照法定程序把被繼承人遺留房屋所有權及其土地使用權轉移歸繼承人所有的法律行為。房產繼承,是所有權及使用權繼受取得方式的一種。
三、房產繼承和贈與的區別是怎樣的
1、房產贈與是指贈與人在其健在的情況下,將其房屋產權贈送給親屬或朋友;
2、房產是指房屋產權所有人已經過世,其具有權的直系親屬通過正常的法定程序獲得該房屋所有權。
3、另外,房產贈與和房產所收取的費用也不同。
3.1、繼承過戶
辦理繼承過戶,繼承人首先要到房屋所在地的公證處辦理繼承權的公證。
繼承權的公證分為有遺囑的繼承權公證和無遺囑的繼承權公證兩種,辦理公證的時候,需要提交的材料有被繼承人死亡證明、該套房屋的產權證明或其他憑證、戶口簿或其他可以證明被繼承人與法定繼承人的親屬關系的證明文件、繼承人的身份證件和其他公證處要求提供的文件。有遺囑的繼承權公證比后者需要多提供一份已經被公證過的遺囑。
繼承權公證費按照受益額,也就是繼承人所繼承房屋經過專業部門評估后的評估價值的2%來收取,最低收取200元。
辦理完繼承權的公證,就可以帶著繼承權公證書的原件、繼承過戶的申請書(房地產交易中心有規范的格式)、繼承人的身份證明、房地產權證原件、房屋平面圖及地籍圖原件,以前購房時候的契稅完稅證和契稅完稅貼花、被繼承人死亡證明到房地產中心進行房地產繼承的登記了。
因為繼承房產涉及到了稅收的問題,房地產中心要求繼承人必須到被認可的專業房地產評估機構進行房產價值的評估。評估費的收取,國家有專門的標準,使用差額定率累進來計費。
檔次房地產價格總額(萬元)累進計費率‰
1100以下(含100)5
2101以上至1000部分2.5
31001以上至2000部分1.5
42001以上至5000部分0.8
55001以上至8000部分0.4
68001以上至10000部分0.2
710000以上部分0.1
(以上數據見滬價房(1996)第088號文)
辦理繼承登記的時候,還需要繳納一些費用,包括100元的登記費、5元的權證印花稅、繼承房屋評估價0.05%的合同印花稅。
以面積50平方米的房屋為例,經過專業的評估機構評估下來,評估價格為30萬元(評估費為300000×0.5%=1500元),辦理繼承的話,繼承人需要繳納的公證費用為6000元,合同印花稅為150元,加上100元的登記費、5元的權證印花稅,各項稅費加起來有6255元,加上評估費共計7755元。
3.2、贈與過戶
與房產的繼承過戶不同,房產的贈與還需要繳納一筆契稅。
首先房產的贈與人與受贈人之間需要訂立一份房屋贈與的書面合同,也就是贈與書。然后,贈與人和受贈人要帶著這份贈與書和房屋的產權證,同時到房屋所在地的公證處進行房屋贈與的公證。
這個過程中涉及到了兩筆費用,一筆費用是公證費,和繼承權公證一樣,房屋贈與的公證費收取的比例也是受益總額的2%,但不低于200元。沿用剛才的例子,除了1500元的房產評估費,房屋贈與公證費是6000元;還有一筆費用是契稅,目前對契稅的征收比例是房屋評估價值的1.5%,那么需要支付的契稅就是300000×1.5%=4500元。
最后一個環節就是到房地產交易中心去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手續。需要的材料有房屋贈與的申請書,贈與人和受贈人的身份證件、原來房地產產權證、贈與書及公證材料以及繳納的契稅收據。這個環節需要繳納的費用還有包括100元的登記費、5元的權證印花稅、房屋評估價0.05%的合同印花稅。上文中我們已經計算過了,這筆費用加起來為255元。
贈與和房產繼承有哪些區別?
贈與和房產繼承有哪些區別1、主體不同,繼承的主體是配偶,父母,孩子,如果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的,就由兄弟姐妹等第二順位繼承人享有權利或是繼承人遺囑內容里指定的繼承人,而贈與的主體是贈與人自己指定的任何一個受贈人。
2、概念不同,房產繼承是按照有關法定程序將被繼承人遺留房產所有權及其土地使用權變動給繼承人的一種法律行為。房屋贈與是指一方自愿把自身的房產無償贈與他人,他人也愿意接受的一種民事法律行為。房屋贈與雙方當事人應簽訂正式的書面合同。
房屋贈與協議書怎樣才有法律效力?一般只要在房屋贈予協議書上面有雙方的簽字,并且需要辦理了公證手續的話,那肯定就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了。根據相關的法律規定來看,贈與合同其實是贈與人把自己的財產無償贈送給受贈人所簽訂的一個合同。如果行為人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且合同當中表達的意思是真實的,還有就是合同當中的內容并沒有違法法律或者是違反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那么這個合同肯定就是生效的了。
房屋贈與子女需要交多少費用?房屋在于子女的時候,需要去相關部門辦理權屬轉移登記,通常需要支付100元的登記費,然后要支付0.05%的合同印花稅,接下來還要支付2%的公證費,最低不能低于200元。
以上就是關于贈與和房產繼承有哪些區別問題的內容,這兩者的含義是不一樣的,房產繼承其實就是按照法定的程序,把被繼承人遺留下來的房子,所有權轉移到繼承人的一種法律行為,而房屋的贈與其實是指一個人自愿把自己的房子無償贈送給他人。
房產繼承和贈與的區別?
房產贈與和繼承的區別是:房產贈與是指一方將房產無償給與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的合同;房產繼承是指被繼承人死亡后,其合法的房產由繼承人依法繼承,自繼承開始發生效力。繼承的順序是遺囑繼承、遺贈撫養協議、法定繼承。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二十四條自然人依法享有繼承權。自然人合法的私有財產,可以依法繼承。第二百三十條因繼承取得物權的,自繼承開始時發生效力。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第六百五十七條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第六百五十九條贈與的財產依法需要辦理登記或者其他手續的,應當辦理有關手續。
房產的繼承和贈與有什么區別
我們都知道房屋可以贈與過戶,但也可以繼承。但很多人對房屋的繼承和贈與不是很了解,不知道這二者之間有什么區別。那么,對于贈與及房產繼承過戶兩者之間有什么區別呢?我通過你的問題為你帶來以下相關知識,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第一,什么是房產繼承
房產繼承是指按照《民法典》的相關規定,依照法定程序把被繼承人遺留房屋所有權及其土地使用權轉移給繼承人的法律行為。
第二,看看贈與和房產繼承的區別
法律規定的繼承權,只是繼承人享有的一種期待權,如果被繼承人沒有死亡,繼承關系就不會發生,只有在被繼承人死亡以后,繼承權才會成為既得權。遺囑繼承權的實現,必須存在被繼承人生前立有合法遺囑和被繼承人已死亡,否則遺囑繼承關系不會發生。
健在的父母愿意將房產贈與子女,這種行為不叫繼承,叫生前贈與。繼承人依法取得的遺產,必須是被繼承人生前個人所有的合法財產或者是依法可以繼承的其他的合法財產權益。不能把家庭共有財產、夫妻共有財產以及合伙財產不加分割作為遺產來繼承。一切非法所得的財產不屬于遺產,不得繼承。
第三,贈與和房產繼承在稅費方面的區別
個人無償贈與不動產的,需繳納全額契稅(目前稅率3%),房屋贈與在多數情況下要繳納個人所得稅20%,但贈與給直系親屬、撫養人或贍養人、房屋遺產依法繼承人這三種情況免交個人所得稅。
個人通過遺囑、法定繼承不動產的,繳納契稅有兩種情況:
1對于《民法典》規定的法定繼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土地、房屋權屬的,不用繳納契稅;
2對非法定繼承人根據遺囑承受土地、房屋權屬的,需要繳納契稅,此外還需收取產權登記費按件收取。
第四,贈與不動產與繼承不動產的利與弊有哪些
1、生前贈與:利處在于生前贈與房產能夠即時辦理房產過戶,受贈者能夠即時擁有房屋所有權;但弊端在于生前贈與需要交納更多的稅收,需繳納全額契稅、印花稅,多數情況下要繳納個人所得稅20%,但贈與直系親屬、撫養人或贍養人、房屋遺產依法繼承人三種情況除外。
2、遺囑繼承:遺囑繼承房產所有權是被繼承人在遺囑中寫明將房產歸繼承人所有,繼承人依遺囑取得房屋所有權。利處在于少繳稅,只需交納產權登記費,按件收取。弊端在于繼承人須待被繼承人死亡后才能辦理房產過戶,擁有房屋所有權;且即使被繼承人所立遺囑已經進行公證,但在被繼承人死亡后,房屋登記部門辦理房產過戶時仍要求其他繼承人到場,除非其他繼承人提供不出其他公證遺囑,該份公證遺囑的效力才會被認定。因此,依遺囑繼承取得房屋所有權的手續較生前贈與房產而言,更為繁瑣和艱難。
房產贈與和繼承有什么區別
一般在二手房過戶時,房產贈與和繼承是最常出現的兩種,但兩者有一定的區別:
1、房屋贈與可以在任何時候發生,而房產繼承則必須是在房產所有人死之后才會發生的。
2、房屋贈與一般是通過贈與合同的形式來實現的,而房產繼承則是通過遺囑繼承或者法定繼承,并不一定通過合同的形式。
3、從稅收角度,房產繼承過戶實際上的成本是很低的。主要的費用是繼承權公證費用,與房產贈與相比,繼承是不會有營業稅、個稅以及契稅的。而房屋贈與,一般都是直系親屬或者非直系親屬兩種形式的贈與。如果是直系親屬贈與,只需要繳納契稅;如果是非直系親屬贈與,一般贈與成本有三個,其中契稅和稅的計算方法,與房屋買賣完全一樣,而個稅則是全額的20%。
房產贈與與繼承有什么利與弊?
1、生前贈與
生前贈與房產的時候,房產是可以立即辦理過戶手續的,受贈者能夠即時擁有房屋所有權;但弊端在于生前贈與需要交納更多的稅收,需繳納全額契稅、印花稅,多數情況下要繳納個人所得稅20%,但贈與直系親屬、撫養人或贍養人、房屋遺產依法繼承人三種情況除外。
2、遺囑繼承
如果想要繼承房產的話,需要被繼承人簽訂遺囑,并且要在遺囑中寫明將房產歸繼承人擁有,繼承人才能依遺囑取得房屋所有權。利處在于少繳稅,只需交納產權登記費,按件收取。弊端在于繼承人須待被繼承人死亡后才能辦理房產過戶,擁有房屋所有權;且即使被繼承人所立遺囑已經進行公證。
房屋贈與的條件有哪些?
雖然在我們的認知里面,當一個人在進行房屋贈與的時候,雖然贈送的是擁有房屋的使用權的這個當事人自己所擁有的房子,但是根據我國現有的相關的國家的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當事人在進行房屋贈與的這個行為的時候必須要滿足以下的這幾個條件:
1、贈送房屋的當事人必須擁有這個房產的一個所有權,與此同時贈送房屋的當事人還需要具有一個完全民事行為的能力;
2、贈與的當事人想要贈送的這一所房產應該具有相關的合法的一個權屬證件,并且要保證不會因為這個房屋贈與的行為而產生其他的任何的問題;
3、贈與的當事人和被贈與的當事人的雙方當事人一定要明確的表示這是一個完全的自愿贈送的行為,同時另一個也要表示這是一個完全的自愿接受的行為,與此同時雙方要自愿的簽訂一個書面的贈送書,并且去相關的部門辦理相關的公證手續。
贈與和繼承房產哪個更好
房屋繼承更合適。如果是準備用于長期自住的房產,用房屋繼承過戶最劃算,其次是房屋贈與過戶。但是如果是將來房產還準備再次出售的話,由于贈與過戶要繳納高額的所得稅,所以用買賣過戶反而比贈與過戶更劃算。
目前房屋繼承無需強制進行公證,房屋繼承只需繳納少量的登記費和印花稅。2016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四條“因繼承、受遺贈取得不動產,當事人申請登記的,應當提交死亡證明材料、遺囑或者全部法定繼承人關于不動產分配的協議以及與被繼承人的親屬關系材料等,也可以提交經公證的材料或者侍罩辯生效的法律文書?!睋耍蓪⒐C材料作為申請人可選擇提供的內悶扒容,而不再是“強制性”提交的必備材料。
贈與和房產繼承的區別是什么?
1、時間的區別
遺囑繼承權的實現,必須存在被繼承人生前立有合法遺囑和被繼承人已死亡,否則遺囑繼承關系不會發生。健在的父母愿意將房產贈與子女,這種行為不叫繼承。繼承人依法取得的遺產,必須是被繼承人生前個人所有的合法財產或者是依法可以繼承的其他的合法財產權益。而贈與則老缺是在發生在當事人在世的情況下。
2、稅費方面的區別。
個人無償贈與房產的,需繳納全額契稅(目前稅率3%),房屋贈與在多數情況下要繳納個人所得稅20%,但贈與給直系親屬、撫養人或贍養人、房屋遺產依法繼承人這三種情況免交個人所得稅。
個人通過遺囑、法定繼承房產的,繳納契稅有兩種情況:對于《繼承法》規定的法定繼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土地、房屋權屬,不用繳納契稅;對非法定繼承人根據遺囑承受土地、房屋權屬,需要繳納契稅,此外還需收取產權登記費按件收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是指下列行為:
(一)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
(二)土地使用權轉讓,包括出售、贈與和交換;
(三)房屋買賣;
(四)房屋贈與;
(五)房屋交換。
第三條 契稅稅率為3—5%。
繼承和贈與的區別
一、繼承和贈與的區別是什么
1、繼承和贈與的區別是:
(1)被繼承人的遺產贈與是指被繼承人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
(2)而繼承則包括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法定繼承是指按照法定繼承順序繼承,遺囑繼承是指被繼承人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條
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以書面形式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六十日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二、遺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1、遺囑繼承,即被繼承人在生前訂立遺囑,指定繼承人繼承自己的遺產;
2、遺贈即被繼承人生前訂立遺囑,將遺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
3、遺贈撫養協議即被繼承人與扶養人訂立協議,由扶養人負擔被繼承人生養死葬的義務,被繼承人的全部或部分財產在其死后轉歸扶養人所有。該方式主要出現在老人無人贍養的情況下;
4、法定繼承,即在上面三種情況都不存在的情況下,法律根據親屬關系的遠近確定的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