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收賬款訴訟時效(應收賬款訴訟時效3年規定)
應收賬款有效期多長時間
一、民法典中應付賬款有效期多長時間
民法典規定,應收賬款有效期是3年,從應收賬款約定還款期限屆滿后開始計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條 【普通訴訟時效、最長權利保護期間】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二、應收賬款質押未通知次債務人是否有效
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而應收賬款質押即出質人為擔保債務的履行,將其對次債務人(被收款人)的應收賬款書面約定出質給質權人并經信貸征信機構登記,應收賬款的債權人不履行到期債務,質權人有權就度該應收賬款優先受償。
故應收賬款質押只是應收賬款的債權人在該應收賬款上設立了擔保物權,本質上屬于一種物權,其設立時并不發生債權的知轉讓,僅是在應收賬款的債權人無力償還其與質權人之間的到期債務時才發生擔保法律后果。也即應收賬款道的債權人沒有如同債權轉讓的通知義務。
其次,應收賬款質押權的設立不以通知次債務人為生效要件。以應收賬款出質的,當事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質權自信貸征信機構辦理出質登記時設立。應收賬款質權屬于權利質權的一種,權利質權以回交付權利憑證或登記為其公示方法。而應收賬款質權自信答貸機構辦理出質登記時設立,通知次債務人并不屬于其設立要件。故主債務到期應收賬款債權人無力償還債務的,質權人可向次債務人主張權利。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知道,依據《民法典》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所以應收賬款有效期是3年,從應收賬款約定的還款期限屆滿后開始計算。
應收賬款有效期多少年
我國民法規定,權利人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即喪失了請求人民法院依訴訟程序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之權利的制度。根據《民法通則》規定:“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
1、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2、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3、延付或者拒絕付租金的;
4、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毀損的。
所以根據上述規定,若無法定中斷、中止事由,一般情況下應收帳款應該在雙方約定的還款期限屆滿后兩年內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提出起訴或申請。
設立訴訟時效制度的本意是敦促權利人及時行使自己的權利,避免權利人長時間不主張權利,造成不必要的麻煩。訴訟時效法律制度的目的是防止權利人有條件行使權利而不行使。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應收賬款超過三年還有法律效力嗎
是的,應收賬款超過三年仍然具有法律效力。
詳細說明如下:
1. 根據中國的民法基本原則,在合法的經濟交易中,雙方達成的口頭或書面協議具有法律效力。應收賬款是指出賣人將貨物或服務提供給買受人后,買受人應付給出賣人的款項。
2. 這種合同一般是通過口頭或書面形式達成的,而無論合同的形式如何,只要符合民法的基本要求,即合法、真實、完整、自愿、平等等,就具有法律效力。
3. 根據中國民法的規定,債權人有權請求債務人履行其支付義務。如果債務人逾期未履行支付義務,債權人有權要求追索應收賬款。根據中國的訴訟法規定,債權人一般可以在起訴時主張其權益,即請求法院判決債務人支付應收賬款。
總結:
根據中國的法律,應收賬款超過三年仍然具有法律效力。無論是口頭協議還是書面協議,只要符合民法的基本要求,都被視為有效合同。債權人有權請求債務人支付應收款項,并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追索欠款。
擴展資料:
在實際操作中,如果應收賬款長時間未能收回,債權人可以采取多種方式來追討欠款,例如提起訴訟、協商解決、委托第三方機構催收等。在法律上,雖然應收賬款在經過一定時間后可能會出現訴訟時效問題,但這并不意味著債權失效。根據中國民法的規定,有些情況下,債權人可以通過中斷、暫?;蜓娱L訴訟時效的方式來保護其權益。
需要注意的是,法律的具體適用以及具體案件的判決結果可能會受到當地法院的解釋和實踐的影響。因此,在實際操作中,債權人應當了解當地法律的具體規定,并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法律措施來保護自己的權益。
以上是根據中國的民法基本原則和相關法律規定回答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應收賬款的追訴期是多久啊,超過2年的還可以經過訴訟解決嗎?
訴訟時效是三年,從對方應該還款時起算。
在時效未到前,對方主動還款,或你方催收,可導致時效中斷重新起算。如果在這期間對方未還款,你方也未催收,導致超過訴訟時效,起訴到法院,對方以超過時效為由主張不還,你們會敗訴。對方不主張時效或愿意還款的,不受此限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第一百八十九條 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擴展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第一百九十七條 訴訟時效的期間、計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斷的事由由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無效。
當事人對訴訟時效利益的預先放棄無效。
第一百九十八條 法律對仲裁時效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沒有規定的,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第一百九十九條 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撤銷權、解除權等權利的存續期間,除法律另有規定外,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產生之日起計算,不適用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和延長的規定。存續期間屆滿,撤銷權、解除權等權利消滅。
參考資料:中國政府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如何處理無法收回的應收,預付賬款問題
一、對長期掛賬大額欠款,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無法收回的應收、預付款項,可以作為壞賬損失。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09〕57號)第四條的規定:“企業除貸款類債權外的應收、預付賬款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減除可收回金額后確認的無法收回的應收、預付款項,可以作為壞賬損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一)債務人依法宣告破產、關閉、解散、被撤銷,或者被依法注銷、吊銷營業執照,其清算財產不足清償的;
(二)債務人死亡,或者依法被宣告失蹤、死亡,其財產或者遺產不足清償的;
(三)債務人逾期3年以上未清償,且有確鑿證據證明已無力清償債務的;
(四)與債務人達成債務重組協議或法院批準破產重整計劃后,無法追償的;
(五)因自然災害、戰爭等不可抗力導致無法收回的;
(六)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p>
作為壞賬損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時,企業同時應該準備下列相關文件: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5號第二十二條 企業應收及預付款項壞賬損失應依據以下相關證據材料確認:
(一)相關事項合同、協議或說明;
(二)屬于債務人破產清算的,應有人民法院的破產、清算公告;
(三)屬于訴訟案件的,應出具人民法院的判決書或裁決書或仲裁機構的仲裁書,或者被法院裁定終(中)止執行的法律文書;
(四)屬于債務人停止營業的,應有工商部門注銷、吊銷營業執照證明;
(五)屬于債務人死亡、失蹤的,應有公安機關等有關部門對債務人個人的死亡、失蹤證明;
(六)屬于債務重組的,應有債務重組協議及其債務人重組收益納稅情況說明;
(七)屬于自然災害、戰爭等不可抗力而無法收回的,應有債務人受災情況說明以及放棄債權申明。
帳務處理: 對于無法收回的應收賬款,記入“管理費用--壞賬損失”。
二、應收賬款超過二年未收回的,可能無法收回,應盡早做處理。
應收賬款逾期超過兩年以上,可能無法收回,即使起訴,法院也不予以支持。
《民法通則》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兩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超過訴訟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
所以企業在日常財務管理中,應隨時對應收賬款的賬齡進行檢查,對沒有經濟往來,且賬齡超過一年以上的應收賬款應進行賬務處理,對這類應收賬款應通過書面催收。讓對方簽字蓋章確認,一定要表明是催收。只要對方重新承諾還款日,即是“對原債務的重新確認”,訴訟時效即可重新起算??陬^催收不能讓訴訟時效中斷。必須白紙黑字。
應收賬款的訴訟時效是多久,防止超過訴訟時效的措施
我國民法規定,權利人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即喪失了請求人民法院依訴訟程序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之權利的制度。根據《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
1、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2、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3、延付或者拒絕付租金的;
4、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毀損的。
所以根據上述規定,若無法定中斷、中止事由,一般情況下應收帳款應該在雙方約定的還款期限屆滿后三年內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提出起訴或申請。
因租賃合同形成的應收帳款應在雙方約定的還款期限屆滿后一年內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提出起訴或申請。否則便會超過訴訟時效,導致應收帳款得不到法律保護。
防止超過訴訟時效的措施
1、建立完整的應收應付賬款制度,明確規定催討應收賬款的方法,避免證據的缺失
企業應當明確規定催討應收賬款應當以獲得賬款或者書面憑證為目的。在無法直接獲得存款的時候,應當有保留證據來支持訴訟請求的意識。
具體可以與債務人訂立新的履行義務的計劃或協議(或制作相關的備忘錄、會議紀要等);保留義務人發來的承諾履行義務的信函、傳真等,或者已經履行部分債務的證據;發出催款函,并要求其簽收,保留郵寄催款函的證據;向債務人發出律師函,并保存好郵寄憑證和律師函內容的復印件;由公證部門證明催款的事實。
2、建立合理的應收應付賬款管理體系,借用信息化系統,建立預警機制
明確記錄每一款項所依據的合同和負責人,能夠清楚直觀的將責任明確到每一道工序每一個負責人身上。及時建立預警機制,對每一筆款項的即時狀態要有明細記錄,并且能夠到期應收應付賬款的自動提醒,使相關人員對延期付款迅速作出反應,防止超過訴訟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