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失致人死亡構成要件(過失致人死亡構成要件疏忽大意)

在線問法 時間: 2024.01.13
335
過于自信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結果已經預見,但卻輕信能夠避免這種結果的發生,四、過失致人死亡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即行為人對其行為的結果抱有過失的心理狀態,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2、過于自信的過失:已經預見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的心理狀態,二、過失犯罪有哪些:1、疏忽大意的過失:(1)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

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構成要件

法律分析:

1、客觀上必須發生致他人死亡的實際后果;2、行為人必須發生實施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3、從行為人的過失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之間必須具有間接的因果關系,以被害人死亡是由于行為人的行為造成的。過失致人死亡罪的主要主主體要件為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四、過失致人死亡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即行為人對其行為的結果抱有過失的心理狀態,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生命權是自然人以其生命維持安全利益為內容的人格權。其神圣不可侵犯,已為憲法所肯同,理應由其子法貫徹。剝奪他人生命權的行為,無論是故意,還是過失,均具有社會危害性,應受刑法打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三條 過失致人死亡罪的,處三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衍生問題:

過失犯罪有哪些?

1、疏忽大意的過失: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前提是行為人能夠(應當)預見。應當預見的內容是:法定的危害結果。

2、過于自信的過失:已經預見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的心理狀態。過于自信的過失是有認識的過失,而疏忽大意是無認識的過失。

3、過于自信的過失與間接故意的區別:相同:兩者都認識到危害結果發生的可能性,都不希望危害結果發生。區別:間接故意放任危害結果發生,結果的發生符合行為人的意志,過于自信的過失是不希望危害結果的發生,結果的發生違背了行為人的意志;(認識上)間的主觀上考慮避免結果的發生,客觀上也沒采取的措施;過于自信過失則考慮到可避免危害結果的發生。一個是明知,一個是預見。

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構成要件

一、過失致人死亡罪構成要件是: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生命權是自然人以其生命維持安全利益為內容的人格權。其神圣不可侵犯,已為憲法所肯同,理應由其子法貫徹。剝奪他人生命權的行為,無論是故意,還是過失,均具有社會危害性,應受刑法打擊。

2、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因過人致使他人死亡的行為。

3、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要件為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自然人不能成為本罪主體。

4、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即行為人對其行為的結果抱有過失的心理狀態,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疏忽大意的過失是指行為人主觀上對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應當預見是法律對行為人實施某種有意識的行為時,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結果的主觀認識上的要求。根據一般人的能力和行為時的客觀條件,行為人能夠預見并防止危害結果的發生,只是因為其疏忽大意才未預見,以致發生嚴重危害結果,他就應當對此結果負法律責任。過于自信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結果已經預見,但卻輕信能夠避免這種結果的發生。由于行為人已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結果,進而產生了避免這種結果發生的責任,他卻沒有有效地防止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沒有盡到自己應盡的責任。因此,行為人應對自己因主觀上的過于自信所造成的危害結果負刑事責任。輕信能夠避免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是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區別于間接故意殺人的界限。

二、過失犯罪有哪些:

1、疏忽大意的過失:

(1)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

(2)前提是行為人能夠(應當)預見。應當預見的內容是:法定的危害結果。

2、過于自信的過失:

(1)已經預見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的心理狀態。

(2)過于自信的過失是有認識的過失,而疏忽大意是無認識的過失。

3、過于自信的過失與間接故意的區別:

(1)相同:兩者都認識到危害結果發生的可能性,都不希望危害結果發生。

(2)區別:間接故意放任危害結果發生,結果的發生符合行為人的意志,過于自信的過失是不希望危害結果的發生,結果的發生違背了行為人的意志;(認識上)間的主觀上考慮避免結果的發生,客觀上也沒采取的措施;過于自信過失則考慮到可避免危害結果的發生。一個是明知,一個是預見。

三、過失致人死亡罪判刑標準:

1、犯過失致人死亡罪應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過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為人因疏忽大意沒有預見到或者已經預見到而輕信能夠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剝奪他人生命權的行為。

四、過失致人死亡罪的認定標準:

1、正確區分過失致人死亡罪與過失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其他犯罪。

(1)刑法分則某些條文規定的過失犯罪,如失火罪、過失爆炸罪、交通肇事罪等,也往往發生過失致人死亡的結果,但它們都是因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是業務過失而導致他人死亡的結果。

(2)規定這些犯罪的刑法條文與規定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刑法條文,形成特別法條與普通法條的關系,在這種情況下,應按特別法條論處,不定過失致人死亡罪。因此,刑法第233條在規定了過失致人死亡罪及其法定刑之后指出:“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p>

2、正確區分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與間接故意殺人。

(1)二者有相似之處:部發生了他人死亡的結果,行為人都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結果,都不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

(2)主要區別在于:前者的行為人希望避免死亡結果的發生,死亡結果的發生違背行為人意志,后者的行為人對死亡結果持放任態度,發生死亡結果并不違背行為人的意志;前者的行為人在預見到死亡結果可能發生的情況下,仍然實施其行為,是因為他認為憑借一定的主客觀條件可以避免死亡結果的發生,后者的行為人,在明知死亡結果可能發生的情況下,仍然實施其行為,是為了實現其他目的,行為人沒有考慮憑借一定的主客觀條件避免死亡結果的發生。

3、正確區分疏忽大意的過失致人死亡與意外事件致人死亡。

(1)二者的關鍵區別在于行為人能否預見、應否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導致他人死亡。

(2)應當根據行為人的知能水平、行為本身的危險程度以及客觀環境,判斷行為人對死亡結果能否預見、應否預見,從而得出正確結論。

4、對過失重傷進而引起被害人死亡的,應直接認定為過失致人死亡罪,不能套用故意傷害致死的模式,定過失傷害致人死亡罪。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

【過失致人死亡罪】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構成要件

法律主觀:

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構成要件: 1、過失致人死亡罪的主體要件為一般主體; 2、主觀要件由過失構成; 3、客體要件是他人的生命權; 4、客觀要件由因過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為構成。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 【過失致人死亡罪】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法律分析: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構成要件如下:(一)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二)本罪在犯罪客觀方面的表現是:1、行為人具有致人死亡的行為;2、客觀上必須發生了致人死亡的結果;3、行為人的過失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三)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四)主觀上的表現為過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五條 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第二百三十三條 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構成要件

(一)客體要件 過失致人死亡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生命權是自然人以其生命維持安全利益為內容的人格權。剝奪他人生命權的行為,無論是故意,還是過失,均具有社會危害性,應受刑法打擊。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因過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為。構成本罪,客觀方面必須同時具備三個要素: 1、客觀上必須發生致他人死亡的實際后果。這是本罪成立的前提。 2、行為人必須實施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在這里,行為人的行為可能是有意識的,或者說是故意的,但對致使他人死亡結果發生是沒有預見的,是過失。本罪屬結果犯,行為的故意并不影響其對結果的過失。 3、行為人的過失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之間必須具有間接的因果關系,即被害人死亡是由于行為人的行為造成的。這里死亡包括當場死亡和因傷勢過重或者當時沒有救活的條件經搶救而死亡。否則行為人不應承擔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刑事責任。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要件為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自然人不能成為本罪主體。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即行為人對其行為的結果抱有過失的心理狀態,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疏忽大意的過失是指行為人主觀上對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應當預見是法律對行為人實施某種有意識的行為時,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結果的主觀認識上的要求。過于自信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結果已經預見,但卻輕信能夠避免這種結果的發生。《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 【過失致人死亡罪】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過失致人死亡一般判多少年

法律分析: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構成要件:

一、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

二、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因過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為。

三、本罪的主體要件為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自然人不能成為本罪主體。

四、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即行為人對其行為的結果抱有過失的心理狀態,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 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因素有哪些

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構成要件:

1.主觀要件:在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即行為人對其行為的結果抱有過失的心理狀態;

2.主體要件: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3.客體要件: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

4.客觀要件: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因過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

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過失致人死亡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一、過失致人死亡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1、過失致人死亡有四個構成要件,分別是:

(1)犯罪主體為一般主體;

(2)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

(3)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因過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為;

(4)在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條

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第二百三十三條

【過失致人死亡罪】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二、故意致人死亡罪判多久

故意致人死亡罪判多久,需要根據情節進行確定。分別是:

1、如果是故意傷害導致他人死亡的話,那么會構成故意傷害罪,犯罪嫌疑人會被人民法院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2、如果是故意殺人的話,那么會構成故意殺人罪,犯罪嫌疑人會被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違背本人生前意愿摘取其尸體器官,或者本人生前未表示同意,違反國家規定,違背其近親屬意愿摘取其尸體器官的,依照規定定罪處罰。

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四個構成要件是什么

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構成要件:

1、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生命權是自然人以其生命維持安全利益為內容的人格權。

2、客觀方面表現為因過人致使他人死亡的行為。

3、主體要件為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4、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即行為人對其行為的結果抱有過失的心理狀態,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版權聲明】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律師投稿,刊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于本網聯系,我們將予以及時更正或刪除。【在線反饋】

離婚后前夫死亡我還能分到遺產嗎

離婚后,原夫妻關系已經解除,在解除夫妻關系的同時,就已經完成了財產分割,該人財產的繼承與原配偶沒有任何關系,也不存在遺產繼承問題。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后、死亡前,婚姻關系有效存在的。繼承人在沒有放棄繼承權的情形下,其應當繼承的份額應當 ...
2023-11-27 14:48

要式合同有哪些構成要件

要式合同有哪些構成要件法律分析:要式合同又稱書面合同,是具有一定形式要求的合同,其構成要件包括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合同的標的、數量、質量,合同中對于標的價款或者報酬的約定,此外還要有關于合同履行的期限、地點,和履行合同的方式,對 ...
合同
524熱度

交通事故過失致人死亡罪量刑

我國沒有交通事故過失致人死亡罪,只有交通肇事罪,行為人構成交通肇事罪致人死亡的,會被法院依法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死者是因行為人的逃逸行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罪是指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 ...
2023-11-22 17:16

違停致人死亡算犯罪嗎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法律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二條機動車在道路上發生故障,需要停車排除故障時,駕駛人應當立即開啟危險 ...
刑事
253熱度

什么行為不構成交通肇事逃逸

不認定為肇事逃逸的情況有: 1、交通事故當事人對事故事實無爭議,撤離現場自行協商解決。 2、交通事故當事人為及時搶救事故傷者,標明車輛和傷者位置后駕車駛離現場并及時報案的。 3、交通事故當事人將傷者送醫院后,確因籌措傷者醫療費用需暫時離 ...
2023-12-04 15:48

信用證詐騙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詐騙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二)客觀要件本罪在客觀上表現為使用偽造、變造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或者利用信用卡惡意透支,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信用卡詐騙罪的構成要件信用卡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違反信用卡管理法規,利用信用卡進行詐騙活動, ...
刑事
108熱度

開車故意撞人逃逸構成什么罪

開車故意撞人逃逸構成的罪名如下: 1、行為人故意開車撞人,沒有達到輕傷以上的,公安機關會給予行為人治安處罰。 2、行為人故意開車撞人造成被害人輕傷的,構成故意傷害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被害人重傷以上的,判處三年以上 ...
2023-11-27 14:18

故意傷害致死與過失致人死亡罪的界限是什么?

故意傷害罪和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區別有哪些法律分析:故意傷害致死以具有傷害的故意為前提,而過失致人死亡行為中則沒有傷害他人身體的故意,法律分析:故意傷害致死以具有傷害的故意為前提,而過失致人死亡行為中則沒有傷害他人身體的故意,法律分析: ...
法律
59熱度

原告死亡債務一般怎么辦

原告死亡的,其債務還是要償還,如果在訴訟過程中原告死亡,有繼承人的,則應當裁定中止訴訟。債權人死亡的,其債權可以作為遺產由繼承人繼承,遺產是指自然人死亡的時候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 ...
2023-12-05 15:34

致人死亡且逃逸判幾年?

駕駛人發生重大事故致人死亡且逃逸的處多少年有期徒刑法律主觀:構成 交通肇事罪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 有期徒刑,5、逃逸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構成交通肇事罪,應當判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逃逸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構成交通肇事罪,應當判處七 ...
法律
603熱度

債主失蹤債務人是否可以向法院申請宣告其死亡

債主失蹤,債務人是可以向法院申請宣告其死亡的,但是需要滿足以下條件:債主下落不明滿四年,或者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滿二年。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經有關機關證明該自然人不可能生存的,申請宣告死亡不受二年時間的限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 ...
2023-11-29 15:40

合同顯失公平構成要件有哪些(顯失公平的構成要件)

(二)主觀要件是訂立顯失公平合同的故意它是指在訂立合同時一方具有利用優勢或利用對方輕率、無經驗等而與對方訂立顯失公平合同的故意,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條一方利用對方處于危困狀態、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 ...
合同
752熱度

2024年交通事故死亡賠償計算

車禍致人死亡賠償標準: 1、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2、死亡賠償金一般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 3、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 ...
2023-12-14 15:44

過失致人死亡構成要件(過失致人死亡構成要件疏忽大意)

過于自信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結果已經預見,但卻輕信能夠避免這種結果的發生,四、過失致人死亡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即行為人對其行為的結果抱有過失的心理狀態,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2、過于自 ...
法律
335熱度

國外結婚國內又結婚構成重婚嗎

當事人在國外結婚,但是在國內又和其他人登記結婚的構成重婚。法律規定,在一夫一妻制下,有配偶的人又與他人結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行為是重婚。所以當事人只要是在有配偶的狀態下,有發生與他人另行登記結婚的行為,那么當事人依法構 ...
2024-01-03 16:00

防衛過當致人死亡

3、法律主觀:防衛過當 致人死亡涉嫌 故意殺人罪 ,按照《 刑法 》規定,故意殺人的,處 死刑 、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 有期徒刑,防衛過當致人死亡,涉嫌過失致人死亡罪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應當減輕或 ...
婚姻
507熱度

保險詐騙未遂的構成犯罪嗎

保險詐騙未遂的構成犯罪。如果詐騙的數額達到保險詐騙罪的構成要件中的數額要求的,就構成保險詐騙罪。但是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獲得保險賠償的,是保險詐騙未遂,可以比照保險詐騙罪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十三條 ...
2023-12-01 15:12

綁架罪的客觀要件

綁架罪的客觀要件指行為人客觀上實施了以暴力、脅迫、麻醉或其他方法控制他人的人身自由的行為和侵犯了他人的身體健康權、生命權、人身自由權等客體。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 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綁架他人的,或者綁架他人作為人質的,處 ...
2023-12-13 15:22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諒解書,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諒解書一般要多錢

5、法律分析:對于“死亡諒解書”要多少錢,其實這個金額在我們的法律上并沒有給予硬性的要求和明確標準的數額,只能說視情況而定,對于這個“死亡諒解書”要多少錢,其實這個金額在我們的法律上并沒有給予硬性的要求和明確標準的數額,只能說視情況 ...
交通
521熱度

交通事故死亡賠償標準2024

交通事故死亡賠償標準: 1.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2.死亡賠償金一般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 3.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 ...
2023-11-29 16:10

動產抵押的構成要件是什么(動產抵押是什么意思)

(七)抵押人、抵押權人簽字或者蓋章.動產抵押登記機關受理登記申請文件后,應當當場在《動產抵押登記書》上加蓋動產抵押登記專用章并注明蓋章日期.動產抵押動產抵押是指債務人或第三人以動產不移轉占有而供擔保的抵押形式.在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抵押 ...
民事
704熱度

打掉牙齒構成什么罪

打掉牙齒致人輕傷及以上的,構成故意傷害罪,一般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傷害罪具體是指行為人故意非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 ...
2023-12-13 15:38

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的意義(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的構成要件)

一、關于請求離婚損害賠償的必要條件所謂離婚損害賠償指因夫妻一方的重大過錯導致婚姻關系破裂的,無過錯一方有權基于法定的情形要求有過錯一方承擔損害賠償的一種法律制度,在當事人基于離婚的案由訴諸人民法院,但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時,對于當 ...
婚姻
521熱度

合同無效締約過失最高法觀點是什么

合同無效締約過失最高法觀點是締約過失責任是指在合同締結過程中,締約人故意或者過失地違反依據誠實信用原則所應負的先合同義務,致使另一方的信賴利益受損,而應承擔的民事責任。其構成要件是締約一方違反先合同義務、客觀上造成另一方信賴利益損 ...
2023-12-12 14:51

職務侵占罪的定義(職務侵占罪的定義和構成要件)

職務侵占罪刑法第幾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規定,職務侵占罪是指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行為,1997年刑法第271條規定,“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 ...
刑事
48熱度

幫殺人犯掩蓋罪行會構成什么罪

幫殺人犯掩蓋罪行一般會構成包庇罪或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若為幫殺人犯掩蓋罪行還毀滅證據的,還會構成毀滅證據罪;若在公安機關偵查時幫其故意作虛假證明,還構成偽證罪。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三百零七條 以暴力、威脅、賄買等方法阻止證人作證 ...
2023-12-19 14:03

構成主犯的要件(締約過失責任構成的要件)

它既包括符合犯罪構成要件的基本事實,也包括犯罪性質、犯罪情節和犯罪對社會的危害程度等幾個方面,所謂基本的犯罪構成,指刑法條文就某一犯罪的既遂狀態所規定的犯罪構成,所謂獨立的犯罪構成或稱普通的犯罪構成,指刑法條文對具有通常社會危害程度 ...
刑事
49熱度

離婚損害賠償制度,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的構成要件

關于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標準如下: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主觀:民法典對離婚賠償的規定有: 夫妻一方具有重大過錯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可以要求離婚損害賠償,2、法律主觀: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構成要素應有:有致人損害的行為,離婚精神賠償金標準:法 ...
婚姻
459熱度
亚洲an天堂an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