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病故后社保賠多少(人死后社保局大概補償多少錢)
社保死亡喪葬費和撫恤金是多少
社保死亡喪葬費和撫恤金額如下:喪葬費=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6個月。
值得注意的是,該計算公式是法定的標準,即使辦理死者喪葬事宜所花費的費用超過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的6個月總額,加害人也無須支付超出部分,而是由死者家屬自行承擔。
一次性撫恤金為死者生前工資15個月,喪葬費為2000元,以上待遇由死者家屬或子女領取(須由所在地村委會出具證明確定具體領取額待遇人員)。
領取人持以下資料到區社保局辦理:
一是死亡注銷證明(死者生前戶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
二是企業退休人員死亡申報表(社保所提供,死亡待遇領取人要與領取人身份證一致,社保所提供的證明必須注明領取待遇者及其死亡者的關系);
三是火化證(由民政局或殯儀館提供),非火化區的,由民政辦出具非火化區證明;
四是領取人的身份證正反面復印件。
退休人員死亡補助的發放標準:
(1)因工死亡的一次性撫恤金本人20個月基本工資;
(2)因病死亡的一次性撫恤金本人10個月基本工資;
(3)喪葬費標準:
因病4000元;
因工(公)5000元;
(4)遺屬生活困難補助費標準:
非農戶一人月補助210元;
二人以上的每人月補助190元;
農業戶口一人月170;
二人以上的每人月150元。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七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7條規定,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六個月總額計算。根據上述規定,喪葬費的計算以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標準。受訴法院所在地一般為被告所在地,在無須經過訴訟程序時,即視為事故責任人所在地。
買社保的人死了喪葬費和撫恤金多少
買社保的人死了喪葬費和撫恤金如下:
1、一次性撫恤金,如果屬于因工死亡的,那么一次性撫恤金本人20個月基本工資;
2、一次性撫恤金,屬于因病死亡的,那么一次性撫恤金本人10個月基本工資;
3、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
4、員工或者公職人員死亡除了進行賠償相應的死亡補償金,還需要進行支付相關的喪葬費,這也是國家規定的賠償項目之一。
喪葬費和性撫恤金的領取流程如下:
1、法定繼承人在3個月內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報喪葬補助費;
2、填報企業離退休人員死亡喪葬補助費申領表,準備離退休人員火化證、代領人身份證等資料;
3、社會化服務科核算離退休人員死亡待遇;
4、離退休人員遺產繼承人領取相關待遇。
享受撫恤金的人,必須符合以下兩個條件:
1、死者的直系親屬;
2、這些親屬主要依靠死者生前扶養。
綜上所述,喪葬費標準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而除此之外還有撫恤金和一次性工傷補助金,撫恤金按照本人工資的比例發放給親屬,一次性工傷補助金則為人居可支配收入的20倍。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
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近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人死后社保局給多少喪葬費
我們知曉在我們國家如果員工或者公職人員死亡除了進行賠償相應的死亡補償金,還需要進行支付相關的喪葬費,這也是國家規定的賠償項目之一。接下來我就來為大家進行新的一年政策介紹。
一、喪葬費發放標準
計發標準為:當地上一年度(或前12個月)職工月平均工資×6個月;由逝者直系親屬領取,如沒有直系親屬,則視情況由組織安葬的人或組織領取,需要開具相關證明。 喪葬費是統一的,只隨時間和地區不同有所變化,不受逝者年齡或者其他因素影響。舉個例子,若某地區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那么該地區2019年的喪葬費就統一按24000元計發。喪葬費實行“少不退、多不補”原則,即家屬實際安葬逝者所花費的金額多于領取安葬費,也是沒有額外補貼的。
二、喪葬費計算標準
企業在職職工和退休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待遇:
(一)喪葬補助費和直系親屬的一次性救濟費,分別按本市上一年度3個月和10個月社會平均工資一次性發給。
(二)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每人每月按當地生活困難補助標準以及物價補貼之和發給。
(三)供養直系親屬孤身一人的,其每月領取的生活救濟費,按當地城鎮企業職工生活困難補助標準的200%發給。
三、退休人員喪葬費領取流程
1、帶上戶口本,死者身份證,醫保兩證一卡(卡要全部消費掉,卡交上去,就不發回來了),火化大廳開據的三張收據到死者單位調檔。
2、如死者檔案不在原單位,原單位會根據你所提供的單據給你辦理一個綠色調檔證,同時,將留下三張收據中的一張收據。你可持綠色調檔證到所在地區的勞動就業局(部門)的檔案室調個人檔案。
3、如子女辦理調檔,得先讓死者配偶寫出委托書,才能辦理,其中檔案部門的工作人員會讓你將死者的戶身份證、火化收據復印交予檔案室。調出死者檔案后,此時,你的手中還剩下兩張收據。其中一張自己保存,拿著最后一張收據(火化收據)到死者所在的社區,讓社區主任在收據背面蓋上所在社區的圓印章。你可以拿著死者的火化證、蓋有印單的收據、個人檔案、身份證到社會保險公司專門的辦理喪葬的辦公室結算一次性的喪葬補助。
4、工作人員會根據你提供的個人檔案里的工資數據與電腦里的數據進行核對,核對后打出四張表,表的內容為喪葬費400元(地區略有不同)加上10個月的工資。辦理該事的人會在四張表上蓋上個人名章,后到社保大廳結算處進行復核后,再蓋上復核的工作人員的個人名章,爾后再回到先蓋章的地方讓部門主管領導再蓋上個人名章。辦理完后,歸還個人檔案到勞動部門,歸還檔案后,讓檔案部門在四張表上再蓋上圓印章,此時表有有三個個人名章和一個圓印章。其中一張存放在檔案里,另處三張再送到社會保險公司進行結算。
5、工作人員會告之你在辦理完后的一個月后,全部喪葬費打到死者的工資卡中(注:當月工資正常發放)。
四、退休人員死亡補助的發放標準
(一)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和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標準和計發辦法,按照民政部、人事部、財政部《關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及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發放辦法的通知》的規定執行。
(二)按照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人事部、民政部、財政部《關于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工作人員工傷有關問題的通知》的規定,參加統籌地區工傷保險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屬于因公死亡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按當地工傷保險規定執行。
(三)已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和離退休人員,屬于病故的,一次性撫恤待遇仍按當地規定執行。
(四) 除上述情形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標準,從2004年10月1日起調整為:因公犧牲為本人生前40個月基本工資或基本離退休費,病故為本人生前20個月基本工資或基本離退休費。烈士的撫恤待遇,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發放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所需經費按原渠道解決。
1、因工死亡的一次性撫恤金本人20個月基本工資;
2、因病死亡的一次性撫恤金本人10個月基本工資;
3、喪葬費標準:因病4000元;因工(公)5000元;
4、遺屬生活困難補助費標準:非農戶一人月補助210元;二人以上的每人月補助190元;農業戶口一人月170;二人以上的每人月150元。
以上就是我為大家所介紹的關于喪葬費相關知識的分享,我們明白這方面的費用是需要按照員工的工資進行計算,而且還需要向其家屬進行支付相關的補貼費用。
社保局喪葬補助費標準:離休人員按本人死亡當月基本養老金的10個月計發。其中本人基本養老金低于上一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按死亡時上一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10個月計發。退休人員和個體參保領取基本養老金人員按本人死亡時上一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個月計發。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八十三條 公務員依法參加社會保險,按照國家規定享受保險待遇。公務員因公犧牲或者病故的,其親屬享受國家規定的撫恤和優待。
社保去世后會有多少補償
法律分析: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的個人死后的補償標準為:1、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參保的個人賬戶養老金屬于儲蓄性質,當社保人死后,社保人個人賬戶內的養老金余額是可以依法繼承的。2、參保人因為疾病死亡的,其繼承人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遺屬撫恤金。喪葬補助金一般根據社保人死亡前的月平均工資發放六個月。配偶可以每個月拿百分之四十平均工資的撫恤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七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買社保的人去世后撫恤金政策
很多人看社會保險,總是只看到一種待遇——養老金。實際上,除了退休可以領取的養老金待遇以外,社保還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待遇。比如說工傷、生育、失業、醫療等保障,參保人提失去勞動能力可以提前退休、退職或者領取病殘津貼等等。今天主要說一下參保人去世以后,家屬可以領取哪些待遇?
第一,喪葬補助金。
對于參保人去世,安葬是第一優先的。為了降低其家庭安葬參保人的負擔,國家設定了
喪葬補助金,具體標準全國統一為參保人去世上年度所在省份城鎮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兩倍。
比如說北京市2020年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為6300元,山東省為3644元。因此2021年北京市的喪葬補助金標準即為12,600元,山東省為7288元。2022年由于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還會實現快速增長,因此喪葬補助金也會繼續提高。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
喪葬補助金必須要提供有關殯葬管理部門出具的喪葬證明。如果不符合有關政策,比如說火葬區沒有火葬,這一部分錢是不會發放的。
第二,一次性撫恤金。
參保職工因病非因工去世,其家屬可以領取的撫恤金是一次性給付。工傷職工遺屬的撫恤金是按月給付的,兩者有很大不同。
因病非因工去世職工的一次性撫恤金,根據參保人的繳費年限和領取養老金的時間綜合確定。
一般來說,繳費年限不足5年的,一次性撫恤金為三個月參保人去世上年度所在省份城鎮月人均可支配收入。計發標準跟喪葬補助金是一樣的。滿5年不足10年,發放6個月的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滿10年不足15年,發放9個月。超過15年的部分,每多繳一年多發放一個月,最高不超過24個月。參保人退休以后養老金每領取一年,減少一個月的發放月數,最低不低于9個月。也就是說,退休人員的喪葬補助金標準一般在9~24個月之間。
像山東省的話,2021年的標準是在4萬元到萬元左右。北京市的標準在萬到15萬元左右。2022年有關標準,會根據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而繼續提升。
第三,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
參加養老保險,每月我們都是按照繳費基數的8%記入個人賬戶,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每年還會按照國家規定的記賬利率計算利息。近年來記賬利率非常高,2016年高達~2021年相應的記賬利率也始終在6%~8%以上。
退休以后,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用于支付每月領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利息每年仍然計發,直至個人賬戶余額領取完畢。
如果參保人去世,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還有余額的話,相應的余額會有繼承人繼承。
企業職工由于自己繳納的部分恰好是繳費基數的8%,也就是說個人繳納的部分肯定不會虧本。至于靈活就業人員能夠進入個人賬戶的只有個人繳費錢數的40%。
第四,醫療保險個人賬戶。
其實,跟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差不多,醫療保險也是有相應的個人賬戶及退休待遇。
每月都會按照當地規定的記賬比例或者記賬金額記入個人賬戶。2022年要啟動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機制,有關記賬比例和記賬金額將會固定下來。
相對而言,參保人去世以后相應的醫療保險個人賬戶余額都可以繼承。
實際上,不管是養老保險還是醫療保險個人賬戶余額部分,都屬于遺產。但是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是屬于給遺屬的待遇。他們在性質上還是有所不同的。
以前的時候,部分地區還有給遺屬的供養親屬生活困難補助,但是2021年9月份,我國全面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遺屬待遇暫行辦法》以后,有關生活困難補助不再新增人員,原有的人員保持待遇繼續發放,困難遺屬可以申請低?;蚱渌戎觥?/p>
這就是社保參保人員去世以后能夠領取的四部分待遇,希望能幫助大家。
人去世了社保上賠多少喪葬費和撫恤金?
主要還是看工資多少,才能算出喪葬費和撫恤金。據了解,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