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外人撤銷之訴的法律規定(案外人撤銷之訴的法律規定訴訟時效)
民事訴訟 案外人
法律分析:案外人,指在民事執行案件中除當事人以外,其法律上的權益因執行行為而可能受到侵害的人,即與執行標的有利害關系的人,包括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組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二十五條 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執行行為違反法律規定的,可以向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銷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
第二百二十六條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三十一條 在執行中,被執行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擔保,并經申請執行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暫緩執行及暫緩執行的期限。被執行人逾期仍不履行的,人民法院有權執行被執行人的擔保財產或者擔保人的財產。
案外人申請再審和第三人撤銷之訴
法律主觀:
第三人撤銷之訴一般為基于新的事實而提起的訴訟,而再審則是對于已經確定的案件事實的錯誤判決進行的重新審理?!睹袷略V訟法》規定,審理再審案件,原來是第一審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原來是第二審的或者是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第二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 發回重審的案件,原審人民法院應當按照第一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 審理再審案件,原來是第一審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原來是第二審的或者是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
案外人能請求解除合同嗎
法律分析:案外人不能請求解除合同,但是案外人對合同撤銷有獨立請求權的,可以向法院起訴撤銷合同。可以行使合同撤銷權的只有合同當事人,而沒有所謂“案外人”之說。至于合同以外的第三人因合同當事人的行為造成自己的利益損害,應當按照侵權處理,要求侵權行為人賠償損失。民法典對民法典中案外人是否可以起訴撤銷合同沒有規定。而民事訴訟法規定,案外人有獨立請求權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撤銷合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七條 基于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基于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八條 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二條 撤銷權的消滅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重大誤解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二)當事人受脅迫,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三)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放棄撤銷權。
當事人自民事法律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
案外人執行異議撤訴風險
目前,案外人權利救濟途徑包括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案外人申請再審程序以及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共計3種方式。其中,第三人撤銷之訴和執行程序中案外人申請再審競合時的處理,“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303條)和“九民紀要”(第122條)僅規定,當執行程序中案外人“對執行異議裁定不服,認為原裁判內容錯誤損害其合法權益”時,只能對原裁判申請再審,但是,前述規定并沒有對案外人先啟動執行異議程序并且執行異議并獲人民法院支持情形下,案外人認為原裁判內容錯誤損害其合法權益,能否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或者是否只能申請再審作出明確的指引。最高法院在本期案例中,明確指出,案外人提出的執行異議即使被法院支持,也不能就原裁判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即最高法院認為,無論案外人提出的執行異議是否被法院支持,案外人均不能就原裁判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而只能對原生效裁判向法院申請再審。
本期案例說理十分到位,對于第三人撤銷之訴和執行程序中案外人申請再審競合的情形,應當如何適用法律,具有很強的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