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竊罪和搶奪罪的區別(盜竊罪和搶奪罪的區別案例)

在線問法 時間: 2024.01.16
305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條【搶奪罪】搶奪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搶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盜竊與搶奪的界限法律主觀:盜竊罪與搶奪的區別主要表現在客觀方面的不同,盜竊罪的客觀方面:有秘密竊取公私財物的行為,盜竊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公私財物的行為,【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 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搶奪罪和盜竊罪區分

搶奪罪和盜竊罪區分如下:

1、盜竊罪搶劫罪和搶奪罪都以非法占有為目的;

2、盜竊罪搶奪罪侵犯的是他人的財產權利,不要求使用暴力。搶劫罪不止侵犯了他人的財產權利還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權利,表現為壓制反抗,強行取財;

3、搶奪罪盜竊罪有數額要求,搶劫罪沒有數額限制;

4、搶劫罪主體是年滿十四周歲,盜竊罪和搶奪罪主體是年滿十六周歲的自然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七條

【搶奪罪】搶奪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搶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搶劫罪】攜帶兇器搶奪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搶奪和盜竊的區別

兩者幾乎沒有區別,兩者本質上都屬于非法獲得別人財物的違法行為。

【法律分析】

搶奪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乘人不備,公開奪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盜竊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公私財物的行為。犯罪構成要件中的客觀方面不同,盜竊罪的客觀方面是,有秘密竊取公私財物的行為;而搶奪罪的客觀方面則是,有公然搶奪他人財物的行為。(一)搶劫罪的主體為年滿14周歲并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而搶奪罪和盜竊罪的主體為年滿16周歲并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二)搶劫罪在犯罪過程中存在“行為人實施暴力、脅迫方法以外的其他使被害人不知反抗或不能反抗“,而搶奪罪和盜竊罪沒有。(三)搶劫罪和搶奪罪犯罪時為公開的,而盜竊罪為秘密竊取。盜竊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公私財物的行為。搶奪罪與盜竊罪有許多共同之處,也就是兩罪的構成要件中主觀方面都必須出自直接故意,并且都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兩罪所侵害的客體都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搶奪罪的客觀方面是采取公然奪取的方式。所謂公然奪取是指犯罪嫌疑人當著財物管理人的面,公開奪走其財物,并且這種公然奪取沒有采用暴力或暴力威脅,否則將構成搶劫罪。盜竊罪的客觀方面是秘密竊取,即犯罪嫌疑人用自以為不會被財物控制人發覺的手段竊走財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四條 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第二百六十七條 搶奪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搶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攜帶兇器搶奪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盜竊與搶奪的界限

法律主觀:

盜竊罪與搶奪的區別主要表現在客觀方面的不同,盜竊罪的客觀方面:有秘密竊取公私財物的行為;而搶奪罪的客觀方面:有公然搶奪他人財物的行為。而且盜竊罪與搶奪罪另一不同點就是盜竊罪是秘密竊取,而搶奪罪是公然奪取沒有采用暴力或暴威脅。

搶劫與盜竊罪有什么區別.

盜竊罪與搶奪罪的區別:

1、最本質區別就在于客觀方面行為的隱蔽性和公然性。

2、兩者的關鍵區別就是,是否當面使用暴力或威脅。如:在大街、樓道,公開搶奪掛包就是搶劫罪。如果在車站、飯店,在人不注意時,拎包的人。就是盜竊罪。

3、搶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并對財產所有人當場使用暴力或威脅,而占有他人財物的。而盜竊罪是指在人不知情的情況下,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

擴展資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定,搶劫是指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式非法占有公私財物。

主觀上,犯罪表現為直接故意和非法占有公私財物。沒有這樣的故意內容,就不構成犯罪。在賭博活動中,如果犯罪人僅搶回被盜、詐騙、遺失的財產,不具有非法侵占他人財產的目的,不構成搶劫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盜竊是指盜竊大量公私財物,或者反復盜竊、盜竊、持械盜竊、拾取公私財物造成損害的行為。

盜竊罪的客體是公有財產和私有財產的所有權。所有權包括占有權、使用權、收益權、處分權等。所有權一般是指所有權,但有時也有例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盜竊案件適用具體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對盜竊違禁品的,按照下列罪名處罰:不算在內的,違禁品或者非法占有的財物應根據情節輕重被盜。它也構成盜竊罪?!?/p>

參考資料:搶劫罪-百度百科盜竊罪-百度百科

1、搶劫罪和盜竊罪、詐騙罪、搶奪罪的聯系和區別是什么?

詐騙罪、盜竊罪、搶奪罪、搶劫罪是侵犯財產犯罪中最常見的罪名。這類犯罪,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侵犯受害人的財產權。北京大成(太原)律師事務所刑事部(刀筆律刑事辯護團隊)在侵犯財產犯罪辯護上有豐富的辦案經驗和獨到的辯護技巧。

一、罪名簡介

詐騙罪

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詐騙罪侵犯對象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

盜竊罪

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竊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公私財物的行為。盜竊罪是最古老的侵犯財產犯罪,幾乎與私有制的歷史一樣久遠。

搶奪罪,

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乘人不備,公開奪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是介于盜竊罪與

搶劫

罪之間的一種

犯罪

形態,是中國刑法第五章侵犯財產罪中的一項

罪名

。

搶劫罪

(

刑法第

263

)

,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對財物的所有人、保管人當場使用暴力、脅迫或其他方法,強行將公私財物搶走的行為。

二、

罪名之間聯系與區別

詐騙罪、盜竊罪、搶奪罪、搶劫罪

都是侵犯財產的犯罪,都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是刑法第五章規定的常見罪名。

不同的是:

1、

詐騙罪是通過欺詐使當事人陷入錯誤認識,“自愿”處分自己財產,其他犯罪則是完全違背當事人意志取得財物;

2、

是否公然取財,是區分盜竊罪與搶奪罪的關鍵,公然違背受害人意志,取得財物的,是搶奪罪。目前還有另外一種觀點,即公然取財不是區分盜竊罪與搶奪罪的關鍵,區分兩罪,因以是否存在足以造成傷害的危險為標準,如果取財行為有造成受害人人身傷害的危險,因以搶奪罪論處。

3、

暴力行為是否達到足以壓迫當事人反抗的程度,是區分搶奪罪與搶劫罪的關鍵。

三、轉化問題

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按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

即搶劫罪

)

的規定定罪處罰。

【版權聲明】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律師投稿,刊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于本網聯系,我們將予以及時更正或刪除。【在線反饋】

出借人和借款人區別

出借人是指把錢借給別人的人,也就是債權人。而借款人是指需要借錢、用錢的人,也就是債務人。在寫借條的時候,特別要注意不能把債權債務關系寫反,要注意中文的歧義。雙方出借人與借款人在在借款時需要簽訂借款合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 ...
2023-11-16 16:53

民事糾紛轉刑事詐騙(民事糾紛轉刑事詐騙案例)

2、當事人申請:當事人在民事訴訟過程中,如果發現對方涉嫌犯罪,可以申請將案件轉為刑事案件,此時需要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刑事案件起訴標準,民事案件轉為刑事案件的條件民事案件轉為刑事案件的條件如下:1、案件性質變化:在調查過程中,如果 ...
法律
227熱度

不當得利與拾得遺失物的區別是什么呢

拾得遺失物和不當得利的區別是請求報酬的權利不同和性質不同。拾得遺失物的,拾得人將拾得物品返還失主時,有請求報酬的權利,而不當得利中,不當得利人返還不當得利,沒有請求報酬的權利。拾得遺失物屬于物權問題,而不當得利屬于債權債務問題。 ...
2023-11-27 14:28

民間借貸答辯狀模板范文個人(欠款答辯狀(成功案例))

同時,認為上訴人書面承諾負責還款的行為,是基于原擔保責任所作出的表示,其真實意思并非自愿替債務人償還債務,對此,答辯人認為,上訴人的該上訴理由是不能成立的,綜上所述,答辯人認為,全案所涉債的轉移依法成立,上訴人應承擔償還債務的責任 ...
法律
2熱度

被繼承人的債權如何繼承案例

被繼承人的債權的繼承:被繼承人生前的合法債權,屬于被繼承人的遺產,按照以下規則進行繼承:被繼承人生前立有遺囑,按照遺囑內容進行繼承;被繼承人沒有訂立遺囑,按照法定繼承。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 遺產按照 ...
2023-11-16 16:03

盜竊罪和搶奪罪的區別(盜竊罪和搶奪罪的區別案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條【搶奪罪】搶奪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搶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盜竊與搶奪的界限法律主觀:盜竊罪與搶奪的區別主要表現在客觀方面的不同,盜竊罪的客觀方面:有 ...
法律
305熱度

質權和抵押的區別

質權和抵押的區別為:質押轉移財產的占有,抵押不轉移財產的占有,如果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自己有權處分的財產進行抵押或者質押的,當債務人不能按時償還債務的時候,債權人可以對抵押或者質押財產優先受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 ...
2023-11-29 15:30

人身損害訴訟時效是一年還是三年(人身損害責任比例劃分案例)

民法典交通事故人身傷害訴訟時效是多久民法典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訴訟時效是三年,人身損害屬于一般的民事糾紛適用三年的訴訟時效,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的三年內,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 ...
法律
324熱度

合同重大誤解與受欺詐的區別

合同重大誤解與受欺詐的區別: 1、重大誤解指的是一方當事人因自己的過錯導致對合同內容發生誤解而訂立了合同,其后果是由當事人自己造成的。 2、受欺詐是指一方當事人因為另一方當事人或第三人的欺詐行為而訂立了對自己不利的合同,其后果是由他人 ...
2023-11-22 16:36

欠款人和借款人的區別(欠款人和借款人的區別是什么)

借款人與債務人區別是什么1、債務人指的是債之關系中有義務按約定的條件向另一方(債權人)承擔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當事人,借款人和欠款人的區別欠款人就是借了別人的錢,自己還沒有還的,借款人就是借出去錢或者是借進來的,而且借和欠的含意并不一樣 ...
法律
917熱度

債權貸款的抵押與質押如何區別

債權貸款的抵押與質押的區別有,抵押不轉移財產的占有,質押轉移財產的占有,且法律有規定的權利可以質押,但是不可以進行抵押,當債務人不能按時償還債務的,債權人可以對抵押或者質押財產進行優先受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 ...
2023-11-17 15:59

強制執行期間代位權訴訟(強制執行與代位權的區別)

民法典債權人代位權與訴訟時效是什么法律分析:債權人代位權,是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對第三人也叫次債務人享有的到期債權,危機債權人債權實現時,債權人為保障自己的債權,可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對次債務人的債權的權利,綜上所述,代位權訴訟 ...
法律
180熱度

登記地,核發地,居住地有啥區別

登記地、核發地、居住地的區別是:居住地一般是身份證地址,核發地一般是指通過駕駛證考試后,核發駕駛證的車管所的所在地,而登記地是指考取駕駛證時當事人登記的居住地址。 法律依據: 《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第十二條 機動車駕駛證記載 ...
2024-01-03 16:08

訴權與訴訟權利的區別(訴權與訴訟權利的區別和聯系)

訴和訴訟和訴權三者的區別與聯系民事訴訟中的訴,是指當事人因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發生爭議,而向法院提出予以司法保護的請求,訴權與訴訟權力的區別訴權,是民事主體享有的在其民事權益受到侵犯或者與他人發生民事爭執時,請求國家司法機關作出正確裁 ...
法律
50熱度

探望權與探視權的區別是什么?

探視權與探望權一樣的,只是名字不同罷了。 一、探望權的定義: 探望權,又稱見面交往權,是指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親或母親一方享有的于未成年子女探望、聯系、會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權利。探望權從法理上看,是基于親權的一種派生權利, ...
2023-09-13 10:05

土地訴訟時效20年案例(土地糾紛訴訟時效最長二十年)

1984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中規定:“公民在城鎮依法買賣房屋時,該房屋宅基地的使用權應隨房屋所有權一起轉歸新房主使用,撤銷土地使用證的訴訟時效法律主觀:一、關于宅基地使用權訴訟時效 宅基地侵權屬的規定 ...
法律
377熱度

車損險三責險區別在哪

車損險三責險區別在于車損險可以理解為只賠給自己所駕駛車輛的損失,第三者責任險主要是賠付給第三者的損失。即三責險用于保護賠償對方的損失,而車損險則是用來保護自己的車輛損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五十五條 投保人和保險 ...
2023-11-30 15:56

民間借貸和借款合同的區別(民間借貸和合同糾紛的區別)

借條多用于民間借貸,根據民間借貸習慣,雙方當事人達成一致后,在即時履行的情況下,貸款義務方向對方支付借款,則對方立即向貸款方出示(成立)借據,2、借條與借款合同“持有”文書的法律意義不同借款合同一般一式兩份,雙方當事人各持一份,3、借條與借款 ...
法律
213熱度

詐騙罪與合同詐騙罪有何區別呢(詐騙罪與合同詐騙罪的區別案例)

而合同詐騙罪是行為人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采取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等欺騙手段,騙取合同對方當事人財物的行為,民事欺詐行為的當事人采取欺騙方法,旨在使相對人產生錯誤認識,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法律行為,然后通過雙方履行該法律行為謀取一定的 ...
合同
270熱度

訴訟時效3年和20年舉例(訴訟時效3年和20年舉例區別)

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權利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就強制義務人履行所承擔的義務,三、時效的起算1、侵權行為所生之債的訴訟時效,自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事實和加害人之時開始計算,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 ...
法律
87熱度

實際借款人和名義借款人案例(民間借貸實際借款人和名義借款人法律規定)

庭審過程中,張某抗辯稱,實際收款的陳某才是真正的借款人,自己只是受陳某的委托,以自己的名義向崔某借款,自己只是名義借款人,銀行審批貸款,是根據名義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征信記錄、財力狀況發放額度的,確認名義借款人符合條件才會審批通過,而實際 ...
法律
535熱度

存款準備金率和存貸款利率的關系(存貸款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的區別)

存款準備金率與存款利率的關系是什么,國家是怎樣運用兩工具來抑制通貨膨脹的存款準備金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準備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準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準備金率(deposit-reserve ra ...
法律
1熱度

雙方責任和共同責任的區別:一次真實的案例啟示

在這個案例中,張先生和李女士對家庭都有各自的責任,這是雙方責任的表現,通過一個真實的案例,我們理解了雙方責任和共同責任的區別,以及在解決問題中的重要性,首先,雙方責任強調的是個體在整體中的獨立性和特異性,每個人或組織都有其獨特的職責 ...
婚姻
48熱度
亚洲an天堂an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