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同
1.勞動合同中是否能約定解除條件(勞動合同協商解除怎么賠償)
2023-12-14 15:12:33 閱讀數:209根據《勞動法》第十九條、《勞動合同法》第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中約定解除合同條件,但不得與法律法規規定抵觸,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三條規定,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不得在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規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情形之外約定其他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用人單位應及時安排被錄用的勞動者工作,按照勞動者提供勞動的數量和質量支付勞動報酬,并且根據勞動法律、法規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提供必要的勞動條件,保證勞動者享有勞動保護及社會保險、福利等權利和待遇。
-
合同
2.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是否能隨便解除(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
2023-12-01 13:51:49 閱讀數:258根據勞動契約自由和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則,只要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協商一致,就可以解除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第二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
法律
3.員工因病主動辭職有補償嗎(員工因病主動解除勞動合同)
2024-01-30 10:54:33 閱讀數:123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經濟補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提出離職只有一種情況有補償,就是用人單位存在勞動法規定的情形,勞動者書面提出解除勞動關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單位的批準,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資及經濟補償金。
-
法律
4.企業解除勞動合同怎么賠償經濟補償金(企業解除勞動合同怎 ...
2024-01-27 08:52:49 閱讀數:790具體來說,公司終止工傷職工的勞動合同,需要做以下的賠償:1、經濟補償金(1)員工工作每滿一年的,支付一個月工資,一、企業與員工解除勞動合同如何賠償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補償方式就是向勞動者支付一定數額的經濟補償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員工與企業解除勞動合同,員工有賠償嗎法律主觀: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主要包括協議解除和過失解除以及單方解除,除過失解除外,其他解除勞動合同都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
法律
5.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違反勞動法規 ...
2024-01-19 17:05:27 閱讀數:248第四十條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支配的工作的,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的賠償辦法法律主觀:1、勞動者在 試用期 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就可以 解除勞動合同 ,,2、如《廣東省中山市中級法院 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參考意見 》5.4【額外經濟補償金的新舊標準】《勞動合同法》施行后發生勞動爭議的,《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規定的25%經濟補償金及50%額外經濟補償金已被《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所吸收,對勞動者主張25%經濟補償金及50%的額外經濟補償金的訴訟請求應予駁回。
-
法律
6.勞動合同的解除有三種類型(勞動合同解除賠償金怎么算)
2024-01-12 11:24:03 閱讀數:742勞動合同當事人雙方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勞動合同部分條款與新法律法規抵觸應變更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條 【適用范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法定解除是指在勞動合同的履行過程中,出現勞動法律法規規定的情況時,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3、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主要包括過錯性、非過錯性辭退、經濟性裁員三種情形。
-
法律
7.13年工齡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多少(30年工齡解除勞動合同賠 ...
2024-01-12 08:17:26 閱讀數:1951、由于個人緣由辭職的,沒有補償金依據《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則,員工在一家工廠不管工作多長時間,假如是本人主動辭職,也就是由于個人緣由辭職的,工廠就沒有任何義務,也就沒有經濟補償金,既然是單位的固定員工,當本人辭職時,或者單位解雇本人時,都應該給予補償金,作為一名員工,在一個單位干了十幾年,年齡也老大不小的了,假如這個時分辭職,再去找工作,大多數狀況下,是很難找到理想工作的,員工在辭職時,假如以為本人應該得到補償金時,最好是依據本人的狀況,有針對性地認真學習一下《勞動合同法》、咨詢一下律師或者勞動管理部門,看看本人的根本狀況屬于哪一條哪一款,以便做到對癥下藥、有理有據、力排眾議。
-
合同
8.租房提前解除合同押金是否還能要(租房提前解除合同,押金還 ...
2024-01-11 15:06:05 閱讀數:142 -
合同
9.不可抗力的存在是否一定導致合同的法定解除
2024-01-11 09:10:43 閱讀數:453 -
合同
10.合同丟了是否可以起訴解除合同(合同丟了可以起訴嗎)
2024-01-09 09:07:32 閱讀數:630二、合同的法定解除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既無約定又無法協商一致的,出現法定解除事由比如當事人明確表示不履行債務或者不不可抗力不能實現合同目的時可以解除,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第五百六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
合同
11.合同解除后是否還能否確認合同無效呢
2024-01-05 10:27:07 閱讀數:350若無上述情形而強行解除合同行為因違反法律規定,解除行為無效,能夠繼續履行的應繼續履行,致使合同目的無法實現的,非違約方可請求承擔違約責任,賠償相應損失,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第五百六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
-
合同
12.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標準是如何的(用人單位單 ...
2023-12-27 12:59:06 閱讀數:999法律客觀:根據勞動部《關于印發〈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通知》中的規定,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3、除了上述情形以外,用人單位辭退員工的,就屬于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要按照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即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二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
-
合同
13.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是否需要經過被保險人、受益人同意
2023-12-25 12:31:06 閱讀數:453修改后的保險法規定,訂立保險合同,保險人應當向投保人說明保險合同的條款內容,并可以就保險標的或者被保險人的有關情況提出詢問,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但是,如果投保人和被保險人撤回保險,需要明確誰將收取提現費用,以免保險公司審核時卡殼,耽誤提現金額的到達,2、投保人申請退保?,?合同生效滿兩年且繳費滿兩年?,?保險公司收到退保申請后退還保單現金價值?,?投保人繳費不滿兩年的?,?保險人收取從保險責任開始之日起至解除之日止期間的保險費后?,?剩余保險費應當退還給投保人?。
-
合同
14.員工拒簽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應怎么辦(員工拒簽勞動合同通 ...
2023-12-25 11:26:52 閱讀數:952法律客觀:《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12修訂)》第五十條【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后雙方的義務】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中華人民共和國 勞動合同法 》第五十條02【 勞動合同 解除或者終止后雙方的義務】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 終止勞動合同 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 社會保險 關系轉移手續。
-
合同
15.17歲簽的勞動合同有效嗎(被騙簽了合同如何解除)
2023-12-25 08:54:13 閱讀數:855《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九條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如果此人是限制行為能力人,則根據我國相關的法律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后,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17歲簽的勞動合同有效嗎法律分析:十六至十八歲,以自己的勞動收入作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可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